大陸人看臺灣》含笑的臺灣
每週五去鄧公小學做兩個小時的英語志工。幫一年級的小朋友做手工。(作者提供)
文化是一座有聲無形的橋。走過這座橋,曾在兩岸揹包而行的我們,行中帶着含笑的美意。赴臺交流的回味仿若新北市緩緩流淌的淡水河流進我心田,在文化之水的溫柔訴說中,我發覺在中華文化薰陶下的我們其實是心靈相通的。
用漢字書寫我在「淡江」的學習
每年淡江大學新生入校都要先集體爬克難破,這是爲了考驗同學勇往向上所必須的強健體魄與克服困難的毅力。這個132階的陡坡是淡江初創時進入校園的必經要道,也是我在交換期間每週去做志願者的必經之路,時常是背著書包一爬兩歇才能爬到頂,克難坡頂就是淡江大學的正門口,站在那裡,遠遠地能看到校園內右衽路上極具中式風格的宮燈教室。
在綠意盎然的淡江校園中,既能看到中學爲體、西學爲用的傳統教室,看到廣場上古代竹簡書卷造型的現代雕塑,又能走進24小時自習室和圖書館裡看書學習,還能走進書香畫卷氣息濃厚的文淄藝術中心看展。還記得在與大師對話的課堂上,臺灣的書法大師來給我們上了一節課,那一次我深深地體會到書法藝術是中華傳統文化的延續。
在臺灣,80年代有一檔電視教學節目叫《每日一字》,每天介紹一個漢字,而淡江大學文淄藝術中心的張炳煌老師正是爲這檔節目做了十九年的書寫示範的那個人。他在課上問我們:「大家知道淡大『樸實剛毅』這四個字的校訓是誰寫的嗎?」老師提示學校裡有一條路是用他的名字命名的。我突然想起來自己不經意間看到的那個路名,「是于右任嗎?」起初我還不確定,只記得他是中國新聞史課上老師講過的《豎三民》的辦報人。然而當老師把他特製的書法掛曆送給我作爲獎品時,有種中華文化一脈相承的溫暖在我的心底油然而生。書法像活水般存在着,書法課程進課堂的教育已經在大陸億萬學生中進行着,而張老師也表示期待着臺灣的課堂恢復書法課。寫漢字,寫的不僅是文字符號本身,更是其背後中華民族的傳統文化,文字的形與神皆傳遞着不言自明的文化生命力。
「行」中有愛
對於交流生來說,選課是相對自由的,很幸運的是,從大一到研究生的課我都有選上,在這些課堂中我感受到了臺灣的大學中不同年級的上課氛圍,也感受到了教學的多樣化,有的課程使用的是授課老師自己編寫的課本,有的課程是講座課,每一節課都邀請不同的業界大咖來做主題演講,還有的課是老師帶着學生走進社會做實踐。
在所有課程裡,讓我印象最深的就是王慰慈導演的影視項目企畫與製作課。王老師是美學大師蔣勳的學生,對於影視製作的人文內涵和美學要求都很高。在她指導下,同學們參與到USR計劃裡,大學生們備受鼓勵地進行社會責任的服務實踐學習。具體到大淡水USR專案來說,建築系同學們的任務是爲淡水地區的老街修補房屋,中文系和歷史系的同學們要依據淡水的歷史編寫有地區特色創意文化故事,而學習傳播的我們要做的就是爲大淡水地區拍攝紀錄社會民生的短片。拿起相機,透過鏡頭,我瞭解到了自己原本所不能看見的臺灣社會。
早在三十年前,淡水區正德里還只是一塊山坡地,由於經過建築商的陸續開發,這裡早已成爲大樓林立的社區,近二十年來新北市人口速增,所以在淡水區的居民七成都是外來人口。在這個鄰里之間可能只存在點頭之交的時代,我看見了人與人之間在街裡中還有種種互動的可能。
我所在小組的拍攝對像正是管轄淡水區「正德里」社區的里長。作爲一個新社區的里長,黃里長通過一系列活化社區的努力,讓需要被照顧的人與有能力照顧別人的人相輔相成,彼此連結。他在里民活動中心開辦了一系列好康活動,銀髮族生日會共餐、健康日彌免費體檢、拉伸操課、書法班、少兒聚點等等,不僅讓老年人走出家門,減輕了年輕人的負擔,還吸引了一百多名志工來到這個社區中。透過觀察,我發現這個社區裡有一羣充滿活力、心態年輕的老人,還有一個「有愛」的社工隊伍,每次見到我們扛着機器來拍攝,他們都是笑意盈盈的,還時常要留我們一起吃飯。從訪談的字裡行間,我感受到居民們對於里長以及這個社區的情感。
走進學校周邊的社區,自己才更深刻地感受到人與人之間極具溫度的互動。除了拍攝紀錄片,我還去學校附近的小學當了四個月的志工,幫助小孩子練習英語口語,每次看見鄧公小學裡孩子們的笑臉,整個人都彷彿被治癒了。這些課程以外的社會實踐,讓我產生了很多對於「社區」的新認知。既要心中有愛,也要「行」中有愛,希望自己能將所見所聞的感動帶回到我家鄉的社區中。
課堂直接搬去了在臺北當代美術館。(作者提供)
含笑的美意
我常常在沒課的時候,就搭上「淡水-象山」線的捷運,到臺北市區參加各式各樣的活動,像是文化市集、音樂節、讀書分享會,或是到臺灣科技大學去聽馬世芳老師的課,再或者是去華山文創園區去聽龍應臺基金會思沙龍的講座。
記得有一次《華盛頓郵報》的記者飛來臺北演講,龍應臺老師儒雅起身,也作爲聽衆向主講人提了一個問題,她說:「今天在場有很多二十多歲的年輕人,未來是他/她們的,請問你對這些年輕人有什麼建議?」 記者John給出的建議是互相瞭解。
演講結束,我走到龍應檯面前同她交談。龍應臺的眼睛裡閃現出了一種溫潤的光,讓我不自覺地挽起她的手臂,她的微笑深深地印刻在我腦海裡。她的筆記本上寫到「那些不經意回頭的剎那,盡是瞬間偶然,然而一個剎那、一個剎那接起來……」在我的腦海裡,時常浮現出這一剎那,她溫暖的微笑。正如她化繁爲簡說所的那樣,日子怎麼過,就是文化。文化不過是代代累積沉澱的習慣和信念,滲透在生活的實踐中。
其實,龍應臺那些充滿溫情的文字是我最初想要來臺灣交換學習的原因,她在《文化是什麼》一文中寫到:「人本是散落的珠子,隨地亂滾,文化就是那根柔弱又強韌的細絲,將珠子串起來成爲社會。」
在社會未來的課堂中,老師曾問過我們「你們擅長什麼?」我想了想,寫的第一個就是「笑」。沒錯,我很會笑,雖然經常傻笑,但希望有一天我也能擁有龍應臺老師那種自內而外的儒雅笑容。一個笑容,可以做的不僅是表示友好而已,還可以給予包容與關懷。
信任的樣子
四個半月的臺灣交流生活已成爲讓我含笑訴說的美好回憶,還記得任課老師給我發的第一封郵件裡的問候,她問我在臺灣過中秋會不會想念家人,還記得臨走前去系辦公室跟老師道別的不捨;還記得三兩好友坐在臺北爵士廣場看藝術節表演的畫面,也還記得同一拍攝組的四五個年輕人聚在一起輕鬆地談論着深刻問題的場景。我記得與每個夥伴擁抱道別,看到大家在我的本子上的留言,那一瞬間的心動。這些臺灣師生給了我家一般的溫暖關懷。
不大的臺北,讓我尋覓到某種多元融合的氛圍,收穫了一顆更加溫情的心,不帶有色眼光地去聽,也去表達,互通有無。這段交流學習的回憶似乎已在我們的心中架起了一座無形的橋。在臺交流期間我曾一個人揹包環島,遇到很多美好的人與事。回到家鄉,我們彼此之間的連結還未完結。
元宵節的時候,我提前回到位於濟南的大學,買來一小摞明信片,坐在泉城廣場旁邊的書店裡,構思了將近一個鐘頭,終於寫完了所有明信片,走到山東省郵局,把它們寄到臺灣。
三月份的某一天,花蓮民宿的爺爺突然發來消息,還附上一張印有趵突泉郵戳的照片,他在消息中寫到:「你回大陸了嗎?收到你的信了。你的字很漂亮,跟你的人一樣!」後來,阿里山的巡山員也給我發消息說謝謝,告訴我有收到明信片,我說:「感謝是相互的,我覺得你是一個有溫度的人」。「真的是相互,我喜歡這種信任感。」巡山員回覆說。感謝這些人在旅途中給予我的幫助,他們似乎都帶有一分自然給予的純樸與真摯。「我喜歡這種信任感」,這句話讓我在心中默唸了好幾遍。
再後來,我陸續地收到了一些臺灣朋友的信息,還有的同學要給我回寄明信片,她寫道:「今天請鴿子咕咕給你帶了張臺北,祝它平安送達。」
等我寫下這些,我知道終於可以給這四個半月的訪學交流畫上微笑。(方方/淡江大學大陸交換生)
(本文來源:兩岸青年公衆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