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灣人看大陸-大陸的數位媒體 長些什麼樣子?

許知遠在北京經營單向空間書店咖啡店和文創商品。(作者提供)

騰訊出品的《十三邀》,長達兩個小時四十七分鐘,這檔訪問節目的受歡迎程度讓我有些意外,在這個快餐式的數位媒體時代,《十三邀》向大衆展示了冷靜思考、深度剖析內容依然有存在的價值,一如節目的目標所說:「尋找13位具有模板作用的個人,向他們發出邀請。請求觀察他們的行爲,請求他們分享個人的經驗和心得。提供正在發生的樣本,探求中國發展的切片。」

兼具矛盾趣味組合

最令我印象深刻的就是許知遠訪談《羅輯思維》的創始人羅振宇那集,兩位恰好都是從傳統媒體出來的新媒體人,一位站在公共知識分子的立場感慨時代,一位站在現實與商業邏輯的角度迴應,真是兼具矛盾與趣味的組合。

許知遠認爲他是在爲這個時代唱輓歌的人,不過,他也並非與這個時代完全格格不入。他是單向空間的創辦人,在2006年和12位朋友創立「單向街」書店,去年,依賴合夥人自掏腰包供養9年的「單向街」獲得千萬美金投資,正式進入商業化運作,在「單向空間」的大框架下,衍生出「單系列」產品和「微在」新媒體平臺。

許知遠也與喜馬拉雅合作推出《單讀》音頻節目,《單讀》音頻由一段音樂、一本書、一頁朗讀與一種視角組成,我猜想,許多聽衆喜愛聽許知遠談閱讀、談音樂,除了因爲許知遠的嗓音耐聽、緩慢,或許更多是因爲能在浮躁的日子裡感受到難得的平靜。

羅振宇則是很坦然地表明自己不做理想主義者,而是做現實主義者。他自信地回答不覺得《邏輯思維》目前有什麼問題,被問到自己的焦慮是什麼,羅振宇相信「舒適區是待不住人的」,而非舒適區的原則就是「要不要把一件事堅持做下去」,這也是爲什麼他全年無休堅持每天早上六點半在微信語音,且每條60秒一定要剛剛好。

羅振宇說:「每天說到60秒,意味着你要不斷地試。如果不順利的話,一天你可能得說四五十遍,你才能把它說成整整60秒。並且你終年不能睡懶覺,6點20分鬧鈴必須響。這就是自虐,所謂的『工匠精神』,我的理解就是公開自虐。」

決定買下這本小說

而我自己,忘記是什麼樣的緣分,讓我最先接觸到許知遠,在微信公衆號讀他對生命的感悟,讀他分享的散文、小說、詩歌之類的,現在回想起來,原來書架上有一些書就是因爲《單讀》的引介而買來的。記得有一期許知遠介紹,愛爾蘭當代文學大師威廉·特雷弗短篇小說集《出軌》中的同名小說《出軌》,情節描述一對婚外情情人,很安靜緩慢的日常,但在小說的鋪陳裡,從外套衣領,從鞋子到桌上的談話,女人透露自己終於離婚。

不知道是不是許知遠有意的安排,這篇小說的朗讀最後停留在情人擁抱告別的段落:「他們繼續走着,經過天主教堂,那座牆體灰白的龐然大物,轉入曼徹斯特綠化廣場,再走過菲茲哈丁街,然後到了她乘公車站臺車子靠站了,他們輕輕地擁抱告別。在車窗邊坐穩後,她向他揮手。」而我大概是因爲反覆回聽了幾次以後,深深被這對情人難以言說的秘密吸引,就決定一定要擁有這本小說。

在《十三邀》那集訪談後,許知遠回顧他的想法,形容「這是一場漫長、興奮又讓人疲倦的談話」,但覺得羅振宇是一個非常值得交談的朋友。「一個我們彼此之間對對方充滿保留但仍然可以彼此欣賞的朋友。我覺得裡面既有充滿一個新發現者,甚至是孩子氣的喜悅,其實我也聽出了某種不缺人性,有時他爲了拼命捍衛自己新的商人姿態,說出一些故作的狠話。」

網紅在展現自己的日常生活時,這兩人透過知識積累與人生歷練用心經營內容的質地,也造就了社羣影響力,因此有人稱他們爲知識型網紅。不過同樣閱讀大量書籍,最終形塑成截然不同的品味樣貌,可能剛好也呼應了許知遠說的──「每個人都是帶着成見看待世界的,如果你不帶成見,那你根本就對這個世界沒有看待方式」。

相互傾聽換位思考

我終究沒有過完整看完一集《羅輯思維》的經驗,也還是不習慣以實用化優先導向的知識,卻不得不承認,效率對於今日生活佔有的支配性地位。但或許重要的其實不是我們選擇了商人羅振宇,還是知識分子許知遠作爲我們人生價值的參考對象,而是這兩種看似衝突的觀點碰撞時,些微的不自在與尷尬,兩人相互傾聽的耐性,讓觀衆看見了在對話中互調位置思考的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