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們在大山深處守望“世界”

青春的座標 使命的座標

解放軍報記者 譚靚青

山裡,比想象中更冷。

凜冽寒風中,車子順着蜿蜒的公路繞進深山。白牆灰瓦上,積雪越來越多,某地圖倉庫分庫主任徐憲明笑容越發燦爛。

在徐憲明和這裡的官兵眼裡,這個外人看來冷清的深山偏僻之處,因爲有了青春回憶,多了幾分家的溫暖。

這個“家”已經安在這座大山裡60多年了。

“崢嶸歲月鑄軍魂,人拉肩扛創偉業”。1960年冬,第一代圖庫人迎着刺骨寒風拉開了圖庫建設的序幕,把青春獻給了第一代圖庫建設事業

沒有住房住帳篷,沒有自來水就鑿冰化水,沒有電就點燈照明,沒有工具就人拉肩扛。一錘錘、一車車、一米又一米,靠鋼鐵般的意志和驚人的毅力,他們創造了圖庫的第一條路、第一間房、第一個洞庫……

60多年後的寒冬,記者走進了深山中這個凝聚着一代代官兵青春奮鬥和堅守的地圖倉庫。

走進倉庫,記者震撼於眼前的場景:巨大的倉庫在山腹內延展,官兵們稱其爲“洞庫”。這樣的“洞庫”不止一個,它們相互連通,儲存着各年代紙質地圖,數量龐大。

難以想象60多年前,前輩們在缺乏大型機械的情況下,僅僅憑藉炸藥和簡單機械完成這樣的工程,耗費了多少汗水

“當初這一片區域,駐紮着許多官兵,他們把這裡當成自己的‘家’來建設,把青春留在了這片大山裡。”看着這一幕,徐憲明感慨地說,“如今,我們修建了先進的現代化倉庫,每年新兵來,都會組織他們來這個60多年前建成的‘洞庫’參觀,感受前輩們艱苦奮鬥的創業精神。”

二級軍士長瑞波,一個入伍20多年的老兵,依然清晰地記得第一次站在這個倉庫前的激動心情。

20多年來,方瑞波腳上的作戰靴不知換了多少雙。每天巡邏倉庫時,他總是快走幾步,搶在戰友前面。

離開大山前夕,方瑞波腳步放慢了許多。那天傍晚,他走走停停,很久才結束巡邏。

“往前走。慢點兒不要緊,只是不要停下。”離開這裡的老兵,幾乎都不敢停下,因爲害怕別離。

與方瑞波一樣,多少官兵將青春留在了這個倉庫。大山裡那些看似平淡的時光,是他們閃光的青春足跡,他們捨不得與這個“家”說再見。

如今,這個地圖倉庫只留下很少的 官兵在駐守。在世界都在加快腳步的時候,這個地方的官兵似乎一直不緊不慢地跟在世界背後。

班長王博告訴記者:“大雪封山的時候,也會覺得自己好像被這個世界‘遺忘’了。每當這個時候,我都會走進倉庫巡邏,擦拭前輩手繪的地圖。在這裡,總能找到堅守下去的動力。”

“倉庫雖小,盡收錦繡河山九百六十萬;責任重大,肩負祖國安危職責重千鈞。”倉庫大門兩側牆壁上,用紅色油漆寫着這樣兩句話。

大山裡這些官兵並不怕被世界“遺忘”。他們說,只要仰頭看看這個巨大的倉庫,再緊鎖的眉頭也會漸漸舒展。

大山深處守望“世界”

■解放軍報記者 譚靚青

特約記者 李忠濤 通訊員 吳軍

堅守在大山深處倉庫的官兵。黃海

巡邏、守庫、摘柿子……在這大山裡,上士劉益沒有一絲埋怨。他用自己的熱情,認真雕琢平凡日子裡每一個細節,把生活盡力過得有滋味。

這裡是某地圖倉庫衆多倉庫中的一個。它隱蔽在大山深處的褶皺裡,手機信號時有時無,一年四季只有狗吠雞鳴和鳥叫。

劉益20歲就來到了這裡。由於山路崎嶇,人手較少,一週或者更久他和戰友才下山採購一次生活物資。6年間,他適應了北方的寒冬,也適應了大山的孤寂。

新兵宣誓、結婚生子、退伍儀式……這個很短時間就可以走完的地方,見證了他和戰友生命中太多重要時刻。

和記者走在院子裡,劉益會隨手撿起地上的樹枝、落葉。對他和戰友來說,這裡是另一個“家”。

“我已經離不開這裡了。”劉益說,“以前想走,走不了,現在要走,捨不得了。”

自我認可,纔會選擇留下

衛星導航信號弱,暫時無法爲您提供導航服務。”汽車在原野上飛馳,聽到手機導航裡傳來的聲音,四級軍士長陳超臉上卻綻出笑容。

從2009年至今,陳超在某地圖倉庫駐守了12年。某種意義上,他的笑是對自己戰位的一種自我認可。

隨着衛星導航和數字地圖的成熟,紙質地圖逐漸退出歷史舞臺,取而代之的是各種手機導航應用軟件。

多媒體技術的發展,使得視頻、聲音等都可以成爲地圖的表達手段。地圖不再限於用符號和圖形表達在紙上,它可以經可視化加工表達在屏幕上,衛星遙感影像甚至可以把人們的視野拓展到月球和其他星球。

“我曾一度懷疑自己工作是否有意義,過不了心裡這道坎,很難在那個苦地方待下去。”剛入伍時,陳超和很多新兵一樣,不理解爲啥現如今還需要守着這些紙質地圖。

地圖是指揮作戰必不可少的工具,紙質地圖是最可靠的保障手段。現代戰爭強調各軍兵種協同作戰戰場範圍廣闊,情況複雜多變,組織指揮複雜,對地圖的依賴性更大。

“我們守着的這些紙質地圖是軍事地圖,和傳統意義上的地圖差別還是很大的。”該地圖倉庫政委原宇說,“更大的比例尺,更精細的數據,更有針對性的信息……軍事地圖可以說是‘指揮員的眼睛’,對軍隊作戰行動意義重大。”

地圖,是指揮員決策的重要依據。運籌帷幄,決勝千里的背後是地圖保障的及時到位,地圖保障能力直接關係到戰場勝負。

“戰爭發生時,誰也不能保證信息網絡暢通。某種意義上,紙質地圖就是‘協同作戰的共同語言’,也是我們最後的保障。”原宇對這個戰位的意義有自己的理解。

爲了提高地圖保障能力,該地圖倉庫每週都會進行一次緊急拉動——

“全體注意,上級命令明日凌晨1 時前將物資送達緊急供應點。”初冬,急促的電話聲劃破沉靜的夜幕,一場地圖應急保障演練應聲打響。

寒風凜冽,天凝地閉。經過一夜鏖戰,散發着墨香的地圖順利送抵緊急供應點。

“爲提高地圖保障效率,除每週一次的緊急拉動外,我們還會不定期展開野戰化供圖演練。”該地圖倉庫主任袁忠利說。

研判熱點、一人多崗、預先調送地圖、測算滿載運輸能力……伴隨多管齊下的針對性措施,該地圖倉庫出圖效率越來越高。

戰局如棋局。圍棋棋盤上,任何一個棋子都可能決定勝負大局。正如四級軍士長陳超所說:“看起來我們好像在戰局的邊緣,但我們知道這份工作對未來戰爭勝利的重要性。有了自我認可,纔會選擇爲之不斷奮鬥。”

應急保障演練中,官兵正在覈對地圖信息。黃海 攝

他們的忙碌,在常人視線之外

盛夏,一列綠皮火車在鐵軌上飛馳。

火車某節貨運車廂裡,押運小組組長徐憲明正和三位戰友一起押送地圖,奔赴任務地域。

光線透過貨運車廂窗戶縫隙把車廂照得格外清楚。車廂正中間的藍色防潮隔離板上,地圖像小山一樣堆放着,4名押送官兵分別坐在4個角落。

他們的忙碌,總是在常人視線之外。

“前出保障組,必須安全、快速、精準地將地圖送達作業部隊。”“是,保證完成任務。”……回想起領受任務時的情景,徐憲明記憶猶新。

入伍19年,這是徐憲明第一次接受如此緊急的任務,他激動又忐忑。

此次前出保障用圖量達數噸,運輸距離遠,途中需要多次轉運,給前出保障組帶來了嚴峻考驗。

沒有空調的貨運車廂裡,最高溫度超過40℃。下士張明坤強忍着身體不適,抓緊吃了幾口單兵自熱食品,沒過多久就吐了出來。

看着這一幕,下士潘登主動提出替換崗位,讓他多休息一會。張明坤搖搖頭說:“任務這麼緊,我們每個人休息時間都是一樣的。我不能拖大家的後腿,今天我再難受也要把物資送到!”

聽到張明坤這句帶着幾分稚氣的話,坐在地圖另一側的中尉黃海眼眶紅了。就這樣過了一夜,列車在次日凌晨抵達下一站。

警戒員,託運車左前方就位!”隨着押運員的號令,地圖二次轉運迅速展開。

“我們轉運途中必須保證地圖安全,做到‘人不離圖、圖不離眼’。”組長徐憲明一再強調“裝卸必警戒、挪位必清點、存放必看守”的要求,積極協調開設地圖專用轉運區。

燈光如晝,地圖在官兵手上相互傳遞,山包似的地圖包在空曠的站臺上起了又落,進入新的貨運車廂。4個被汗水溼透的身影,帶着地圖繼續奔赴任務地點。

三天兩夜不敢閤眼,列車終於在月亮第三次升起前拉響了汽笛

“接收員同志,地圖已安全送達,請您驗收!”完成地圖交接時,徐憲明雙手緊緊握着接收員的手。

這一刻,他感到一種前所未有的成就感。這種成就感源自一位平凡軍人和強軍事業之間的緊密聯繫。

徐憲明和戰友送抵的不只是地圖,也是一場勝利。地圖照亮了部隊勝利的路,也照亮了他們內心的路。

站在這一刻,徐憲明回望在地圖倉庫度過的19個年頭,所有經歷的困難引起的不再是痛苦的記憶,變成了一種獨特的生命體驗。

火車到站時那聲汽笛鳴叫,被永遠儲存在他們的生命磁帶上,需要那雙磨出血泡的手才能播放。

四級軍士長賀申造清點地圖數量。黃海 攝

兩個世界之間,是一羣軍人的守望

天近傍晚,寒氣逐漸加重。

站在倉庫的巷道里,嗅着倉庫裡地圖特有的氣味,記者不禁感慨:管理這些地圖絕非易事!

打開幹部王映雪的工作電腦,可以看到新版地圖網絡管理系統的多種地圖查詢方式,視圖縮放、漫遊、刷新工具,更具效率的線上保障流程……新的界面和功能讓人眼前一亮。

“倉庫的新版地圖網絡管理系統已經試運行一段時間,與之前的地圖管理系統相比,它採用新的體系架構,按照網絡化、服務化、模塊化的思路進行地圖管理保障。”王映雪說。

王映雪來自河南鶴壁,研究生期間攻讀的是地圖製圖學與地理信息工程專業,去年剛剛來到該地圖倉庫。

當初剛來到這裡,她也曾被大山裡巨大的“洞庫”所震撼,這也讓她更加珍惜如今這個施展才華的平臺。

“不只是王映雪,我們努力給每一個官兵更好的發展環境,這樣才能更好、更高效地完成任務。”袁忠利說,“換句話說,我們每個人都是一片瓦。”

“每個人都是一片瓦。”這是記者從袁忠利口中聽到最多的一句話。

袁忠利是山東人,理着平頭,身高超過一米八,工作絲毫不拖泥帶水。

“作爲領導幹部,我們要率先站出來,成爲官兵們頭上的一片瓦。”爲了官兵能夠更好地工作、生活,袁忠利把營區的暖氣、車輛、辦公設施等都進行了整修。

在領導班子帶動下,官兵也努力成爲地圖倉庫的“一片瓦”。

在倉庫的廣場中間,有一個十幾平米的叉車訓練場地。場地上,黑色的輪胎痕跡已經浸入地下,像是一條天然的黑色軌道,它見證着官兵練習叉車作業的日與夜。

走進不遠處的室內訓練室,這裡沒有深深的車轍,一個邊角光滑的小木塊進入人們的視線。

“平時我們清點地圖數量,用的就是這個小木塊。規格相同的木塊,每個人都能分辨出哪個是自己的‘老夥計’,因爲木塊這些光滑邊緣都是他們用汗水磨出來的。”看着一個個小木塊,袁忠利說着它背後的故事。

60多年過去了,這個地圖倉庫始終在平穩高效運行,這背後是官兵日復一日的精心守護。倉庫裡這些地圖被送往各個部隊,保護着一次次重大軍事任務,成爲保家衛國的“一片瓦”。

或許,這就是袁忠利總把這句話掛在嘴邊的原因。在這裡堅守的官兵,都在用行動讓這句話變成現實。

“我的夢想,就是退伍前能去看一眼航母,看一眼潛艇。”看着電視裡的艦船,該地圖倉庫政委原宇說出這樣一番話。

在袁忠利辦公室裡,掛着中國地圖和世界地圖兩幅地圖,原宇經常坐在地圖對面的椅子上和袁忠利討論工作。

閒暇時間,他們就看着地圖,想象我們的軍艦在地圖某處馳騁。

大山中,他們的世界每天繞着方寸地圖忙碌;他們的心中還有一個世界,那裡裝着祖國真實的山川湖海。

兩個世界之間,是一羣軍人的守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