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座微水力平臺蘭陽啓用 想普及專家籲調高躉購費率

臺電在蘭陽電廠設置全國首座「流速型微水力測試平臺」,今日舉行啓用儀式,未來可提供民間業者測試校正機組,希望推動微水力四處開花。(圖:王玉樹攝)

爲微水力開啓更多門。臺電蘭陽電廠設置全國首座「流速型微水力測試平臺」,今(7)日舉行啓用儀式。該平臺投資1500萬元,於電廠尾水道設置平臺,可供臺電自己以及民間業者測試校正微水力機組,願景是讓微水力可遍地開花。

對首座微水力測試平臺上路臺灣小水力綠能產業聯盟理事長洪正中給予肯定。但他強調,建置微水力或小水力發電,不能只靠臺電,需要更多民營廠商加入。但現在整體投資環頸經濟誘因技術人才都不足,像是政府訂的電能躉購費率,小水力發電收購每度只有2.8到3.1元,遠比起太陽能低,應該調高才有誘因。

臺電表示,目前慣常水力發電裝置容量共約204.5萬瓩,包含11座水力電廠、87個機組,平均年發電量達40億度,等同提供逾100萬家戶年用電量。因臺灣地理環境不易再開發大型水力電廠,所以近年開始瞄準結合既有水庫、水力電廠與圳路水利設施的「小水力」發電系統,裝置容量在2萬瓩以下。後來又鎖定100瓩以下,更小的「微水力」開發。

臺電目前於鯉魚潭湖山水庫等10處設有小水力發電機組,累計裝置容量近2.6萬瓩;微水力部分,自主開發12處廠域,包含東部電廠、萬大電廠及日月潭大觀明潭電廠等,另外也協助花蓮福慧農場建立示範機組。

臺電表示,宜蘭蘭陽發電廠尾水道有約700公尺的直線開放渠道,特別筆直且流速穩定,最大放流量可達每秒30立方公尺,流速也有1到1.5公尺,臺電進而規劃5瓩的微水力機組,2019年7月正式啓用。

蘭陽電廠的微水力屬於「流速型」,利用自然水流動能,轉動水車產生機械能產生電力,相較於水位落差發電的「水頭型」微水力,流速型規模較小,因初期投入成本較高,較缺乏開發誘因。

因此,臺電再度善加利用蘭陽電廠發電尾水,投資1500萬元於尾水道打造全國首座流速型微水力測試平臺,設置2座間距10公尺的橫向跨河結構,以及2座最大移動寬度10公尺的機組放置平臺,當機組放上測試平臺,可利用天埤機組調整出力控制渠道水深、流速和流量等,結合河道裝設的量測儀器,用以偵測流速及發電機的電壓電流功率檢驗機組效能,可幫助開發者調校參數,提升效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