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今,澳大利亞就是下場很慘的那隻雞”

(原標題:“如今,澳大利亞就是下場很慘的那隻雞”)

澳大利亞《商界新聞》12月8日文章原題:我們應該怎麼與中國打交道?問問我們的鄰國

中方宣佈對澳大利亞紅酒加徵最高可達210%的關稅。此舉雖殘酷,卻有效懲罰了澳公開強硬的對華立場。儘管澳商界和學界都表達了越來越多的擔憂,但莫里森繼續抵制那些呼籲採取更細緻溫和方式聲音,還稱爲保護澳大利亞的地區利益民主主權,他別無選擇。但這種策略是不是經濟後果嚴重且過於簡單化了?

環顧本地區,澳並非唯一與中國存在矛盾的國家。(但就在)上週,印度尼西亞與中國簽署一項15億美元的供煤協議,使印尼每年對華出口達到近500億美元。與澳大利亞不同,印尼防長過去12個月內多次訪華。儘管兩國存在爭端,但雅加達北京保持着緊密的投資貿易商業關係日本也是如此。東京謹慎地處理着與北京的關係,兩國一直保持着友好的商貿關係。印尼與澳大利亞一樣,希望美國在本地區保持強大的對華制衡作用。但在雅加達,務實佔據上風。印尼樂於讓莫里森在不知不覺中繼續以特朗普的地區“副警長”自居。

正如澳國立大學教授休·懷特上週談到這場至關重要的對華貿易衝突時所說,“爲了短期的掌聲而糟蹋最重要的(對華)關係,這是糟糕的政治,也是糟糕的政府。”澳大利亞對這個極複雜問題的處理是笨拙的,暴露出戰略上的無能。正是我們的一些公開言論令中國“深感不快”,也爲北京提供了一個有用的機會,提醒地區其他國家注意中國的一句成語——殺雞儆猴。如今,澳大利亞就是那隻下場很慘的雞。(作者羅斯·泰勒

《澳大利亞金融評論報》12月8日文章,原題:我們需要商界的非正式渠道恢復與中國接觸

澳中兩國政府間的第一軌道外交目前充滿相互不尊重。在短期沒有任何政治解決方案情況下,建設性重新接觸需要第二軌道外交和非正式“特殊渠道”——包括民間企業個人接觸。

兩國政府間的隔閡不斷擴大,立場日漸兩極化。中國並不需要澳大利亞,並準備打擊我們的出口商,以向澳政府表明政治觀點危機管理中有一句老話:掉入坑裡,就別再挖了。不幸的是,莫里森政府似乎沒吸取教訓

莫里森(資料圖)

中國民衆覺得受到澳大利亞的侮辱,且這種感覺由來已久。澳若干屆政府執政好像都在犯同樣的錯誤:公開侮辱中國,而非嘗試閉門解決問題。還有句老話說,若不從歷史中吸取教訓,註定要重蹈覆轍。▲(作者羅伯特·哈德勒,喬恆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