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購Supercell,解析騰訊總裁劉熾平的四大神操作

騰訊在21日港股收盤後,宣佈將收購Super Cell公司84.3%股份,給出的價格甚至超過《華爾街日報》此前報道的90億美元估值,達到了102億美元估值,總收購金額將達到86億美元 。

需要注意的是,與國內大多數媒體報道不同,騰訊公告顯示此次收購是由騰訊主導的買方集團來完成,騰訊在公告中稱騰訊預計在整個收購集團中出資30-40億美元,其餘資金由買方集團其他玩家和銀行貸款填補。

儘管如此,騰訊此次收購仍是筆驚天交易,有報道指出這是國內互聯網公司迄今爲止最大的跨國收購案。要知道當年騰訊收購京東15%股份,也只出了2億多美元,更多是將騰訊電商業務以清洗資產方式折現。

如此大筆資金去收購一家海外遊戲公司,還是騰訊總裁資本運作高手劉熾平親自操刀,這背後的神操作相當多,“企鵝生態”以自己的理解解析下:

神操作一:騰訊是先緊急敲定收購,再去找錢

騰訊希望以買方集團形式來操作收購,但截至公告發布時,騰訊買方集團仍未組成。這意味着騰訊是先敲定與Super Cell的收購案,再去找錢。

此前華爾街日報和彭博社報道中稱,騰訊敲定了44億美元的銀行貸款,並在嘗試拉高瓴資本等入夥買方集團,也證明了買方集團將在後續組建。

先敲定收購,再去找錢,對騰訊來說是有點風險的。金融高手們對風險總是極度敏感,劉熾平願承擔這個風險成本,也意味着事情多少是有些緊急的。

聯繫到此前有信息稱阿里也欲收購Super Cell,加上馬雲孫正義、阿里與軟銀的好關係,還有Super Cell最後成交金額的不小溢價,證明騰訊拿下Super Cell有些虎口拔牙的意味。

那麼騰訊有沒有可能組建買方集團失敗,給自身帶來風險呢?答案是理論上有可能,而現實操作上無可能,騰訊牽頭的買方集團收購Super Cell怎麼看都是個優質項目, 看看國內一級市場的破項目,就知道國內有的是資金願意跟騰訊一起玩。

神操作二:買方集團架構設計,將騰訊風險降低

收購案中,騰訊採用了買方集團架構,這也就意味着騰訊在自己和Super Cell設置了一個隔離層,Super Cell是向買方集團彙報的。

騰訊這樣的做法在“企鵝生態”看來最大考量在於降低風險。行業併購最大的風險永遠在併購之後,軟銀出售Super Cell很大程度上是因爲當年巨資鯨吞Sprint將自己拖入泥潭

而遊戲CP五年而衰的問題,騰訊最清楚不過,國外有Zynga市值縮水80%的案例,國內也有盛大、暢遊、巨人等案例,移動CP如博雅互動、藍港在線都跌成了狗,而觸控科技連上市都難。

遊戲公司缺乏支點,連續出爆款是個摻雜運氣和實力的事情,誰也說不好遊戲製作人們哪天就失去了魔力。Super Cell現在確實是超級現金流沒錯,但很難說3年後Super Cell是繼續高增長還是縮水,遊戲市場千變萬化,萬一VR真的統治世界而Super Cell無法跟進,那麼Super Cell最終給騰訊的利潤說不準連今天的收購資金都填不平。

如何化解風險?騰訊設置了買方集團這個隔離帶,一方面將股份放出去,由自己、其他買方和銀行共同出資共擔風險,不讓騰訊自己資金壓力過大;另一方面,騰訊公告也說得清楚,貸款是買方集團去貸而非騰訊,這意味着萬一哪天Super Cell真的掛了,買方集團清償債務時,頂多是把Super Cell拆了,火燒不到騰訊頭上。

但銀行也不傻,買方集團去貸款和騰訊去貸款,其資金成本也不是一個概念。當然,國內現在“傻錢”實在太多,也支撐了騰訊這一有點“流氓”的買方集團架構設計。

另外,騰訊設置買方集團的另一作用在於捆綁更多股東利益,大家同爲股東自然同爲Super Cell謀發展,比如高瓴資本要是進入買方集團,其手裡投資組合的資源自然也能爲Super Cell所用。

神操作三:控股買方集團,將Super Cell合併進騰訊財報

騰訊可以釋放買方集團很多利益,如果可能,Martin同學可還想讓騰訊出更少的錢佔更少股。但有一個目的,騰訊一定要達成,就是將Super Cell合併進騰訊財報。在港交所原文件中是這樣表述的:

潛在共同投資者加入財團後,本公司目前預計將透過金融工具(某些金融工具附帶贖回權)保持在財團的50%的投票權益。根據相關國際會計準則規定,本公司會將財團中的股息分配利潤(如有)以股息收入在收益表中列賬。

核心信息是騰訊一定要控股買方集團,控股的意義在於根據國際會計準則,買方集團(Super Cell)將合併進騰訊的財務報表。寫到這裡,終於有Super Cell的出場餘地了。

先簡單介紹下Super Cell,其爲一家芬蘭的手遊公司,其開發的手遊作品有最近大火的《皇室戰爭》和《Clash of Clans》(COC,部落衝突)等,雖然產品不多,但Super Cell的作品各個都是超級榨汁機,在2015年 ,Super Cell營收23.3億美元,淨利潤達到9.64億美元,淨利潤率達到41%。

對比下騰訊的財務數據,2015年,騰訊總收入 1028.63億元(158.41億美元),淨利潤 291.08億元(44.83億美元),淨利潤率28%。在2015年,Super Cell的收入是騰訊的14%,淨利潤是騰訊的20%。在2015年,騰訊手遊收入爲213億元,約 32億美元,Super Cell以180人三款遊戲打出了接近騰訊互娛幾千人的成績。這個數據並進騰訊報表,對股價的刺激作用真是太“刺激”了。

同時,Super Cell的收入補充進來,對現階段的騰訊也很關鍵,經歷2014年的端遊換手遊和2015年的微信廣告流量挖潛後,騰訊收入和利潤在進入2016年後增長放緩。Super Cell進入報表,重新使騰訊財務數據進入高速增長狀態。

神操作四:利用中外資本市場差異

騰訊能夠撬動Super Cell,一個很關鍵的因素是騰訊目前高達47.3的市盈率,而以收購價計,Super Cell的市盈率則爲10倍。騰訊收購Super Cell的每分錢都能從市值上加倍賺回來。

目前國內資本市場明顯過熱,對科技互聯網公司的追逐更是盲目,各大互聯網公司都在充分利用國內資本市場的優勢。有的如360要回歸A股,有的如樂視、暴風一直被科技圈稱爲玩概念,還有百度將自己的視頻業務分拆出售給A股上市公司等做法,蘇寧甚至還要去國外收購沒落足球俱樂部,其本質都是在享受國內資本市場“人傻錢多”的紅利

坦白講,騰訊的吃相一直是比較好看的,其資本運作行爲一直還是基本秉承業務需求,而非盲目收購資產,這次收購Super Cell也更多是從業務角度出發,同時利用國內金融市場紅利。

另外,這次出手Super Cell,對騰訊的現金儲備壓力釋放也是個好事,截止 Q1,騰訊有高達274億元人民幣的現金儲備,在國內人民幣不斷貶值情況下,通過收購Super Cell換成未來數年不斷從全球回收的美元。這也是個企鵝君我只能微微看懂的又一神操作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