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話》龍城飛專欄/郝柏村回憶錄的記載──也談張憲義事件(五)【19】

「反共抗俄」標語在金門已十分少見。(李金生攝)

前言:

前文〈五之十八〉刊出後,適逢東京奧運會,中科院前核工所資深研究員賀立維博士說:「看見奧會的國旗歌,回想在建中樂隊時,每天早上升旗,先演奏國歌,然後國旗歌,在軍校時再呼口號:『服從最高領袖,實行三民主義,消滅萬惡共匪,解救大陸同胞。』」這令筆者莞爾,那個時代似乎是完全地消失在我們的記憶中了。筆者記得部隊晚睡前的集合,還要唱「我愛中華」,最後也是「我們一定要消滅共匪」。這對臺灣的基層士兵影響非常之大,加上三不五時地展示大躍進、人民公社、文化大革命的照片,幾十年下來,民間反共、恐共的心態牢不可破。近年來一些當年領導大家唱反共軍歌的將領和黨工們到對岸和「共匪」杯觥交錯,沒想到臺灣民間被「洗腦」得太厲害,許多轉不過來。

那個年代,我們稱中共爲「共匪」,從未聽見有人公開說出全名「中國共產黨」,更不用說「中華人民共和國」了,那時候如此稱呼,可能是會被抓起來的;後來筆者出國,閱讀大陸方面的書刊,才知道他們稱我們這兒叫「蔣幫」,沒有以「中國國民黨」稱呼的,要說「國民黨反動派、頑固派」,更不用說稱「中華民國」了,雙方都沒有好話。現在想來,真是缺乏風範,中國人、臺灣人之間應該多一點寬厚,少一點刻薄。如果上一代人、有權力的人,可以主動地、持續地對不同立場者保持一點尊重、一點善意,下一代人、沒有權力的人,也不至於弄到今天紅藍綠族羣集體地在心理上彼此爲敵。「共匪」、「蔣幫」的名詞基本是過去了,但是大家在心理的芥蒂上仍然存在與持續着。中國文化講家和萬事興,臺灣內部如此,兩岸也是一樣,筆者主張不論統獨,大家應先學會彼此尊重、溝通、相處,纔是根本。現在不少人每天看同溫層的電視、報紙、手機訊息,然後自以爲最正確,別人都是錯的。孫中山先生說中國人一盤散沙,一百年過去了,咱們看來沒有進步,甚至情況更嚴重。

本文:

以下資料摘自郝柏村的《八年參謀總長日記》,(天下遠見出版,2000年),筆者在每一條相關日記記載後,做出自己的意見。前文〈五之十八〉,敘述至1985年11月16日。

1985年大事記(續)

11月25日,凌晨二時抵夏威夷。晨七時,抵美太平洋艦隊總部,艦隊總司令萊斯上將以早餐招待。餐畢,他就飛往印度洋地區去訪問。九時,太平洋總司令海斯上將到旅舍拜訪。餘強調今雖無邦交,而實質關係未變,故如何加強我國防部與美太平洋總部的交往至爲重要。談話要點:一、關於菲律賓局勢,美不可放棄菲島基地,但我在臺灣基地隨時可供使用。二、加強我與太平洋總部接觸,該部官員以私人身分到臺休假,我方軍官以低姿態參訪夏威夷之可能性。午後,Bangnal中將約餘打高爾夫球,並請美前陸軍參謀長魏恩上將作陪。球畢,他們談及美三軍高級將領升遷受文職部長決定,因此某些將領及早與文職人員建立良好關係,往往能有較好發展。

(美艦隊總司令萊斯上將,和郝柏村以早餐後,即飛往印度洋地區視察。現在許多人講美國的「印太戰略」(掌握橫跨印度洋、太平洋的制空制海權以及貿易通道),其實由36年前郝柏村所見,即可看到太平洋艦隊總司令隨時隨地搭軍用專機在印度洋、太平洋上空飛來飛去,如同自家後院,而且中途經過何處落點加油、補給,皆爲美軍租借盟國基地,可見美國的勢力有多大。我們要注意這些美國最高軍事領導人走的通道自成體系,有自己的軍機,不需要入境簽證。美國掌握了二次大戰以後以冷戰名義領導民主國家與共產國家對抗的契機,也就是說蘇聯、東歐、中共、古巴、北越、北韓等國越積極,美國的盟國也就越害怕而籲請美國共同防禦,如此逐步形成了美國戰後的霸權地位,美中央情報局的力量也順勢布建世界各地。

筆者在美國讀書工作的1980年代,阿拉伯國家就指出,美國以全世界5%的人口,享用全球55%的資源,爲何可以如此?由美國政府的政策所致:第一,貨暢其流,美國以極低關稅輸入全球原物料與產品,再輸出昂貴的高科技產品與尖端武器,因此美國人民普遍享受最低物價。舉德國賓士(大陸譯爲奔馳、朋馳)轎車爲例,長期以來在臺灣買賓士要付美國兩倍以上的價格。以臺灣代工成功的筆記型電腦來說,宏碁或華碩低階產品售價一萬六千元計,其中一顆小小的美國英特爾晶片即佔四分之一以上成本;第二,人盡其才,美國以最好的學府吸引全世界年輕學子到美國留學並且給予居留權以及工作機會。而且全球具有專業的人才(比如發明、體育、文學、藝術、語言等等,只要您能舉證),不論年齡,立即可以申請美國居留權與工作權。超過65歲,馬上可以享受基本的醫療保險和申請老人公寓。我們要注意,美國一流大學百年來支付高額獎學金給全球最優秀的學生到美國來取得博士學位,背後難道沒有美國政府與具有遠見的基金會的影子嗎?羅馬不是一天造成的,美國難道是一天造成的嗎?

關於郝柏村建議美國不可放棄菲律賓基地,可能不瞭解是菲律賓政府不願意租借蘇比克灣給美國,這件事相當值得注意,爲何菲律賓如此決定?日本長期將橫須賀港租借美國停泊第七艦隊,日本形同美國保護國。以戰前日本軍人的激烈和勇敢,爲何不能將美國勢力逐步消減?這可能牽涉到中國的問題,日本由於侵華,造成中國人民大量死亡,戰後共產黨趁機而起,日本人對華心理是一直缺乏瞭解的一個重要議題。筆者的一位日本同學即曾告知,日本人認爲日中必然一戰。這也形成日本迫切需要和美國結盟的理由。菲律賓則不會認爲菲中之間會有戰爭。至於郝柏村表示臺灣基地隨時可供美國使用,當然是不可能的,當時美國承認中華人民共和國不久,如果將美飛機、戰艦留駐臺灣,豈不是和中共對着幹嗎?郝柏村建議加強臺灣方面與太平洋總部多接觸,可以以私人身分往來,筆者認同這樣的作法。筆者想起抗戰時期,國民政府是正統,延安是邊區,毛澤東非常希望能夠走通美國關係,甚至訪美,蔣介石極爲反對,所以美國人到延安基本是私人性質,如寫《紅星照耀中國(Red Star Over China 1937)》的斯諾(Edgar Snow,1905-1972)。後來重慶在美國羅斯福總統的溝通下,同意美軍觀察組於1944年7月抵達延安,進行正式的訪問,史稱Dixie Mission。這件事影響很大,後來國民黨在大陸失敗,美國掀起清查美共分子的麥卡錫主義,促成及參與美軍觀察組的人員中不少受到嚴密調查,以至之後此事少有人提起。筆者提到此事,是因爲1979年後國共地位倒置,中共成爲正統,國民政府在臺灣處境孤立,但是不要緊,風水輪流轉,只要不放棄,永遠有機會。

另外,美將領談及美三軍高級將領升遷受文職部長決定,因此某些將領及早與文職人員建立良好關係。這些軍人處熟了,直來直往,這種平常根本聽不到的八卦,現在可以暢所欲言。原來美國人也一樣,千方百計要升官,居然有些將領早早就注意那些可能日後高升的文官,予以示好,可能也免不了巴結一番,後來證明是有用的-筆者按)

11月28日,27日上午乘華航班機由夏威夷起飛,經日本羽田機場,28日下午六時五十一分抵臺北,完成四周的美國訪問。吳東明侍衛長奉總統指示到機場迎接,餘至感光榮。當晚八時,總統在七海召見,餘報告訪美經國及看法,並轉報了錢代表託爲報告事項,關於亞銀會籍不能同意改名,但抗議且不宜宣佈退出。總統告知,安全局策動林希翎來臺至爲不智,損害極大,故決定汪敬熙調職,而擬以宋心濂接替,詢餘之意見,餘報告宋是否最宜,汪如何安排,俟代爲思考一、二天後再向總統提意見。

(參謀總長回國,由總統侍衛長接機,規格不高,而且不對口,郝柏村「至感光榮」,若是筆者,應感到警覺。理應由國防部長接機,總統侍衛長陪同纔對。而且四星上將郝柏村出國四周,實在太久,若是筆者,最長兩週,立即返國。

關於亞銀會籍一事,亞銀-亞洲開發銀行,民國55年(1966)在菲律賓馬尼拉成立時,中華民國爲創始會員國,民國72年(1983),中華人民共和國加入亞銀,要求我改名爲中國臺灣(Taiwan China),美國建議爲中國臺北(Taipei China),我國皆不同意任意更改我會員國名。關於中華民國的國名,在退出聯合國及美國與中華人民共和國締交以後,一直困擾着政府和國人。記得筆者留學時,同寢室的同學,臺大電機系的高材生李聲漢,說我們臺灣和南非一樣是國際孤兒,筆者當時大怒,和他大吵一頓。然而多少年來,這個問題一直沒有辦法解決。錢復認爲「不能同意改名,抗議且不宜宣佈退出」,到底要如何處理?如兩廣總督葉名琛,不戰、不和、不退,箇中實在不是滋味。

關於林希翎來臺一事,正好筆者和她熟識,一般人不知道發生了什麼事。林希翎(1935-2009),本名程海果,浙江人,1953年進入專門培養共產黨接班人的中國人民大學法律系就讀。她個性爽直,是非分明,如果沒有曲折的政治運動,林希翎一定是日後中共領導層中的女性高級幹部。她在1957年6月毛澤東發動反右運動前,在北大集會上數度發言爲胡風講話,用詞激烈,轟動北大校園。之後她被打爲右派分子,判刑15年。1983年中共批准林希翎前往法國。1984年林希翎在臺灣的父親病重,1985年9月23日來臺,她公開宣佈「不是共產黨的統戰工具,也不做國民黨的反共義士」,引起國民黨方面的不滿。問題出在她受邀參加黨外的競選活動,筆者那時候正好在臺灣,親耳聽見她在黨外的競選臺上,以激烈、尖銳的浙江口音高聲喊叫:「蔣氏父子在大陸打敗仗,跑到臺灣作威作福!」臺下許多本省籍同胞極爲亢奮,熱烈鼓掌,他們從來沒想到有一天會有這樣一個大陸女人出現在主要講閩南語反對國民黨的競選臺上,以兩蔣的鄉音嚴厲批判蔣氏父子,實在是太戲劇化了。然後林希翎變成黨外簇擁的超級輔選員,到處登臺大罵國民黨。筆者意識到國民黨的邀請單位要倒大楣了,當時以爲是救總(救災總會),現在讀郝柏村日記,才知道是安全局。爲什麼安全局要安排林希翎來臺?說明安全局派在外國的人員可能以爲林希翎在國外經常公開批露中共內部秘辛,可以爲國民黨宣傳的頭號輔選員。沒想到她是一個絕不爲政治利用的人,共產黨爲她頭痛,國民黨不明就裡,以爲林希翎來臺後,安全局可獲大功一件,結果形勢逆轉,變成了安全局的燙手山芋。那麼,林希翎怎麼會離開臺灣的?這件事,只有少數人知道。由郝柏村日記,我們知道經國先生聽見林希翎公開批評蔣公和經國先生,一定是非常震驚與憤怒的,下令安全局立刻將林希翎送離臺灣。但是要怎麼做呢?有一天,林希翎(在資深立法委員胡秋原先生家中)告訴我她要去香港爲政大的國關中心買書,等到選舉一過就回來。我當時完全不能置信所聽見的「謊言」,不是國關中心主任誘導她離臺,就是林希翎自己說謊。我和其他朋友都告誡她,她一旦離開臺灣,就不可能回來的,她不相信,結果她一抵達香港,她的來臺簽證就被撤消了,她在臺灣出版的自傳在印刷廠被調查局給抄掉了。林希翎在香港大罵國民黨。但是,我認爲國民黨藉由國關中心給了林希翎不少錢,後來是林希翎和國關中心唱的一個雙簧。這件事,還有許多不爲人知的內幕,筆者因爲親自和她接觸,瞭解筆者這一方面的故事。若不是藉張憲義事件解讀郝柏村日記,筆者沒有機會講出當年的情形。林希翎事件,讓筆者認識到國民黨在對人對事的性質上,和共產黨有不少雷同之處,王升在晚年覺悟後告訴他的子女「政治沒有人性」,筆者很早就覺悟過來,對國共兩黨都不信任,至於民進黨,是國共兩黨文化下的產物,他們選擇完全依靠美國,如果依靠國共,早就結束了。另外,有關林希翎網絡上的介紹,都避開了當年林希翎嚴厲批評中共沒有法治的大量言論。林希翎由於和胡耀邦的秘書是男女朋友,看見了1956年2月蘇聯總書記赫魯雪夫(大陸譯爲赫魯曉夫)批判史達林(大陸譯爲斯大林)在1930年代大清洗黨內高層幹部達78萬人的資料,大爲震驚而講了出來。這件事使得中共追查泄密來源,當時的民主黨派人士並不清楚此事,一旦史達林事情在毛澤東鼓動知識分子言無不盡中被披露出來,影射到毛澤東的作風,是非常危險的。筆者認爲林希翎被拘禁十幾年,她在北大的發言是導火線,但是揭露史達林的獨裁與殘害同黨纔是主要問題。共產黨缺乏民主與法治,從中共亦步亦趨學習蘇聯制度和史達林作風來說,已經是一個本質性的問題,到現在仍然不能解決。

關於汪敬熙調職一事,林希翎應該只是部分原因,主要還是汪敬熙處理江南案的作法,顯示出和汪希苓嚴重不合,使得蔣經國相當不滿。蔣經國以宋心濂接任安全局長,詢郝柏村意見,事實上,蔣經國已經決定,等郝柏村回來便由郝柏村通知,說明郝柏村並無決定權。而且此次郝柏村出國太久,軍方運作如儀,參謀總長形同虛設。筆者認爲,多次郝柏村以爲可以做主之事,卻仍由蔣經國乾綱獨斷,這必然讓郝柏村內心滋生不滿。日後李登輝請郝柏村擔任行政院長,固然局面頗似「二桃殺三士」,郝柏村仍然願意冒險一試,和他長期缺乏完整實權以具體執行他的意念有關。事實證明,兩年半的行政院長確實是郝柏村一生中最能揮灑的時期。筆者認爲,蔣經國先生晚年的用人格局不如李登輝擔任總統初期,可惜李登輝可能日益受到省籍情結干擾以及缺乏對中國的感情與責任,後來處理事情慢慢失去平衡,臺灣的政局從此開始崩亂-筆者按)(待續)(龍城飛,原名楊雨亭,臺灣師範大學歷史學博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