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話》郭冠英專欄/米格機搆不着 U-2如入無人之境──王錫爵爲國立義(二)

蔣經國與CIA官員在臺灣桃園空軍基地觀看U-2所攝照片。(作者提供)

Oh,shit!

當年U-2一般維持兩個飛行員,1964年初卻幾乎都是李南屏一人擔綱,下半年纔是王錫爵張立義。7月7日抗戰紀念日那天,是有兩架U-2執行任務,王錫爵自桃園出發,李南屏從菲律賓的美軍基地起飛,偵查大陸華南地區北越運送物資的情形,同時還有一架RF-101巫毒偵察機也向大陸前進。

守候在桃園基地的指揮人員,其實比較擔心第一次出任務的王錫爵,卻忽然聽到李南屏在座艙中喊着:「啊!我被鎖住了。」之後再沒有任何消息。

美國人罵:「Oh,shit!」成了以後U-2電訊裡最不祥的一句回聲。

張立義是1963年底,衣復恩召見談話後,被選入U-2隊,去美受訓,回來後接替了李南屏,與王錫爵兩人輪班飛。

1964年9月,王、張在泰國待命,要去偵查大陸的原子彈基地,但還未飛,10月14日原子彈已試爆成功。10月31日,張第一次出任務,由泰國北部的塔克力TAKLI 基地飛昆明、成都到蘭州,再轉回桃園。第二次從桃園、華南飛到泰國,再飛回來。

再下來,王錫爵飛蘭州的任務,成功,一般都是凌晨一點落地,空軍司令徐煥升還到機場迎接。其間他們被蔣介石召見兩次。

U-2飛得高,大陸的米格機搆不着,進出如入無人之境。1958年大陸由蘇聯進口了五套共六十二枚薩姆-2飛彈,這是當時世界上最好的防空兵器,射程遠速度快、威力大,單發擊毀飛機概率是70%,而要是三發齊射,命中概率可以達到97%。1962年9月,先在南昌打下了陳懷,後來美國給飛機加裝了反制設備,地面啓動追蹤雷達,飛機就接着示警以做規避。大陸空軍也研發了對策,先估算路徑,到U-2進到有效距時再開雷達鎖定,十多秒內立刻發射,令U-2機來不及躲避。

機腹下方的大相機,性能極佳,焦距36英吋的長鏡頭,從七個角度來回不停地轉動,將航路中心線左、右各一百哩範圍內的情況拍攝下來。相機卻可攜帶長達2500公尺,寬約22公分底片,足夠連拍9小時。回到基地後,底片被沖印成四千張18吋的大相片,全部排起來有一哩長,可以拼成一張涵蓋五千公里長、二百公里寬的地面景象。在這條長走廊範圍內的情形,一覽無遺,光是分析研判這數千張相片,往往就要花上幾星期時間。

照片解析度極佳,放大後甚至可看到站在窗邊的人,地上的車牌高爾夫球也可見。衣復恩說:「有次黑貓隊員順道拍了溪口鎮的照片給蔣公,照片上的王太夫人墓地都看得一清二楚。」

要拍照,當然是白天,故以前都是清晨飛出,但在1964年11月換裝紅外線照相機,得以在夜間照相。

第一個在大陸進行夜航任務的,就是王錫爵。第一次他的夜航電力故障,折返,但大陸已從雷達上發現他的蹤跡,知道會晚上飛機也會來。就等着。

執行任務前一天,隊上通知飛行員回基地待命,同時由兩位航行計劃官根據目的地,參考天氣狀況等資料來規劃航線

出任務時,飛行員其實並不清楚目標物是什麼,只是按照計劃好的航線前進,並在預定的時間和地點啓動或關閉相機。完成任務後,也不會有人告訴他任何從相片上得到的情報,他甚至連相片都看不到。

當時美方最感興趣的,是遠離臺灣三千公里以上的蘭州和包頭市,這兩處都有核子反應爐,可以生產鈾235來製造原子彈。位在包頭北邊的雙城子,則是飛彈試射基地。

蘭州扼守河西走廊東端,黃河自城北蜿蜒而過,核原料廠利用這條大河,冷卻在提煉235過程中所產生熱度工廠排出的高溫廢水,在河面形成大量蒸汽

爲了瞭解核原料廠的生產力,美方科學家想出一個方法。先以田納西河畔的核能工廠爲樣本,根據田納西當地的日夜溫度及水溫,和蘭州一帶相比,再比較兩者所產生的蒸汽量,就可以估計蘭州廠每個月大約生產多少原料,也就能推算出大約可製造多少枚原子彈。

收集這些數據,必須在不受其它熱源的影響之下才正確,需要在晚上進行,王錫爵再次前往蘭州時,遭到飛彈攻擊。那炫目的火光從旁閃過,造成他短暫失明,什麼都看不見,所幸自動駕駛儀尚可正常運作,便靠着它返航。

帶着一肚子火回到基地,一眼瞥見走廊上長磚形的花,怎麼看怎麼覺得外形觸黴頭,「砰」地一腳將它們全踢翻。

紅外線相機拍到至少三枚飛彈衝他而來。(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