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區團購駛入“深水區”

高歌猛進的社區團購,被迫按下暫停鍵。

繼同程生活、十芸團等老三團陸續暴雷,新三團中的美團優選裁員,滴滴旗下橙心優選被爆業務關停,社區團購賽道中其它玩家興盛優選、多多買菜、淘寶買菜也在掙扎中求存,社區團購似乎駛入了深水區。

政策環境、疫情反覆、供應鏈等因素,左右着社區團購這條賽道的寬深度,變現週期長、變現難度大,熱衷於在本地生活深耕的互聯網巨頭門,如今也在監管督促下停止價格戰、收縮市場。

風吹過後,社區團購來到十字路口,無論是轉型升級尋找出口,還是堅守一方等待時機,現階段的下行壓力,都是一道短時間難以逾越的天塹。

01

社區團購生變

2020年新冠疫情給了社區團購們機會,用戶居家使得短途在線配送優勢突顯,資本在風口起來前嗅到了商機,滴滴、拼多多、美團、京東、阿里等順勢入局。

巨頭們紛紛在社區團購賽道加碼,對其投入不設上限的豪情壯語,更是增添了一份行業執念。即便在美團優選虧損率高達25%-28%,多多買菜盈利不見頭情況下,雙方仍分別定下2000億和1500億GMV目標,阿里巴巴爲了加碼社區團購業務,還專門成立MMC事業羣。

然而,這把虛火也被迅速澆滅。2020年底,市場監管總局聯合商務部組織召開規範社區團購秩序行政指導會,要求互聯網平臺企業嚴格遵守社區團購新規,從價格補貼、市場壟斷、限制競爭、大數據殺熟等多維度對社區團購提出嚴格要求,各大企業以資本爲驅動的“野蠻生長”之路被按下暫停鍵。

關乎民生的社區團購賽道,種種亂象“迎來”監管部門出手整治。2021年3月,市場監管總局對橙心優選、多多買菜、美團優選、十薈團、食享會五家社區團購企業不正當價格行爲做出行政處罰。

6月,社區團購不得出現“一分錢秒殺”商品的條例,更是給擴張期的社區團購潑下一盆冷水。虛火被撲滅,社區團購的風向轉變也自此開始。

去年以來,陸續有社區團購玩家崩盤。2021年7月7日,同程生活正式宣佈破產。

作爲老牌社區團購獨角獸,同程生活發展3年共經歷8輪融資,在最後一輪融資中,估值更是達到10億美元,但仍避免不了“彈盡糧絕”的結局。

同程生活破產,成爲多米諾骨牌推倒的第一張,頹敗跡象如潮水般擴散,迅速延申到其它玩家身上。

去年7月底,完成三輪融資的社區團購老玩家食享會,被媒體報道已經人去樓空,供應商貨款未結,員工工資被拖欠,並且業務停滯、官方小程序也打不開,標示着徹底告別社區團購賽道。

而巨頭旗下的新三團,也未能獨善其身。市場投資機構調研分析,橙心優選2020年底日單量約爲1300萬單,2021年6月補貼叫停之後,單量下降至800-1000萬單之間。

據滴滴2021年第三季度財報數據顯示,該季度滴滴淨虧損達306億元,其中橙心優選虧損額度就達208億元。儘管滴滴深扎交通出行領域,擁有着大量平臺司機的積累,但社區團購在供應鏈之外,更需考驗履約率以及物流運輸環節。

零售商論認爲,社區團購賽道步入平緩期,平臺之間的能力比拼,逐步嫁接到承壓的耐受力比拼。

一方面,社區團購的生意,本質上還是在於餐飲材料的供給輸送,保障商品新鮮度、提升用戶體驗度,纔是留存用戶的關鍵;

另一方面,平臺“補貼戰”停止,行業趨向良性發展,對於各平臺是一次“內部調節”,優化運營體系,建立正向的盈利模式,方是業務長期增長的基礎。

02

生鮮引流,標品賺錢

受困於模式,社區團購採用的仍是預售和團購,其人羣畫像呈現:客單價較低、復購率高、用戶羣體分散、對價格高度敏感等特點,制約平臺提升用戶黏性度。

據中金公司在研報中指出,去年6、7月份多多買菜和美團優選在部分區域停止補貼,結果訂單量下滑近20%,其他區域性小平臺的下滑幅度更高達到60%,但重啓補貼後,訂單量很快恢復。

可見,用戶的“忠誠度”始終建立在平臺價格維度上,這致使平臺需持續補貼以保障日活。目前,社區團購仍屬於資本驅動型產業,此前各大平臺跑馬圈地也只是停留在表層,並未有很深的根基與護城河,一旦資方退場、補貼減弱,僅留下一組亮麗的數據報表。

作爲生活必需的一日三餐食材,生鮮具有剛需特性,又因易腐爛而保質期短,因而決定了生鮮品類高頻、短消費半徑屬性。對“鮮”度要求較高的水果、蔬菜品類,消費者購買的頻次更高。

而生鮮非標準化程度高、低客單、低毛利、易損耗、高時效性等特點,又決定其觸網難度大。

傳統生鮮電商通過前置倉、倉店等方式解決生鮮非標準化、易損耗、高時效性要求等難點,但也帶來單票履約成本較高的缺點,在消費水平較低的下沉市場難以跑通。

社區團購的優勢在於,其以低於快遞物流的履約成本,解決了生鮮電商面臨的難題,同時具備下沉能力。這使得社區團購在具備盈利潛力之餘,擁有成爲下沉市場重要流量入口的戰略意義。

如今,各路玩家也開始探索新的思路,包括淘菜菜和美團優選等,各家社區團購都在控制生鮮品類,現在去看社區團購產品,大多推薦日用品、預製菜等,這些標品比生鮮還多。

日用品的品類廣且受衆人羣多,不同於非標品,平臺更傾向於用生鮮的流量去滋養日用品、預製菜等可以產生高客單價的商品,這也是社區團購演變爲超級流量入口的潛在空間,補齊傳統商超短板。

從經營者角度上來看,一家社區店完全可以不用貨架,也可以正常運營,這個前提就是捨棄那部分有急需和喜歡逛店的顧客,但運營成本具有明顯優勢。

顯然,對於很多已經經營實體店的零售商來說,更願意將“望風窗口”和社區團購相結合。

不過,社區團購雖然以預售+自提模式運行,能夠降本增效,避免商品浪費,但自提本身存在天然短板,次日達聽起來很快,但如果當天急需,大部分人仍然選擇線下超市。

零售商論認爲,現階段因疫情反覆,生鮮仍是平臺賴以存計的核心品類,而隨着用戶習慣養成,流量池逐漸飽滿,擴增品類也將成爲趨勢,這也是社區團購們可以選擇的盈利操作路徑之一。

一方面,在供應鏈健全的前提下,生鮮作爲引流品類,持續吸引用戶加入,而周邊也將擴充“高客單價”品類,緩解經營壓力;另一方面,不同於傳統商超,受限於物理空間,在社區團購平臺上,可以承載足夠多品類供用戶選擇,平臺演變爲“大型超市”。

03

B端還是門好生意嗎?

就在橙心優選放棄C端業務的同時,又在市場中上線了一款新應用“橙掌櫃”,據瞭解,這款應用的定位是零售B2B撮合平臺,目前已在河南、河北、雲南、福建、廣東等地區陸續開展業務。

根據公開報道,橙心優選負責人陳汀早在去年社區團購業務大面積收縮時就曾表示,“忘記舊模式,All in 新模式”,新模式即批發業務,目標只有一個——盈利。

如今看來,“橙掌櫃”就是下一個新模式,相較於發展C端業務,聚焦B端能更好釋放人力和物流兩大成本,但需要解決的新問題是進價的優化和B端的開發,想要通過轉B端實現盈利,同樣不容易。

B端生意似乎是社區團購玩家們最後一道命門,在C端流量走低後,服務於企業是最具有“變現”價值的,然而,失去C端龐大市場後,供貨端的主動權也就不在平臺方,而轉變爲上游供貨端,需求決定供給,是C端市場剛性定律。

失去銷貨渠道,對上游的溢價空間也隨之減弱,倒逼B端業務下滑,在開拓下游客戶中,也失去了價格優勢。

B端生意並不是流量生意,而是企業信用生意,給到客戶實際價值是衡量合作與否的標尺。但橙掌櫃的難度在於,其背靠的企業“缺乏全品類電商基本盤”。

值得注意的是,與橙掌櫃模式類似的匯通達,上月剛剛在港股上市,旗下產品名爲千橙掌櫃。靠着農村版淘寶、產業互聯網的概念,匯通達市值穩定在240億港元,摺合30億美金。而當時的滴滴上市招股書裡顯示,橙心優選的估值爲18億美金。

B端生意是一門重生意,除了貨源的一端外,物流鏈也是一大投入,短途生鮮配送尚可依附體系內資源搭建,而涉及寬品類商品,即需要冷鏈體系支撐,要麼引入第三方物流平臺,協助服務,保障生鮮的新鮮度,要麼自建冷鏈體系,頂住前期持續虧損投入,建立網格式運輸中臺。

這兩種方式決定了平臺的硬實力,社區團購趨向於輕資產模式,以流量爲核心業務指標,往往會選擇引入第三方平臺做基礎支撐,在C端生意上,有流量的天然優勢,社區團購平臺方也擁有較高議價權。

但如果純走B端模式,這種做“貼牌式”服務模式,似乎在商業路徑上缺失了閉環,這種模式變得人人可以介入,入局門檻大大降低。

除了內部模式受限外,介入B端生意的社區團購玩家,也不僅僅橙掌櫃一家,美團的快驢、阿里的菜划算、美菜網等等,單純做B端生意,橙心優選的市場縱深度遠遠不夠。

不同於電商平臺,社區團購承接的是民生業務,其本質是將“菜籃子”生意搬運到互聯網平臺,無論是C端還是B端生意,維繫平臺運作,仍離不開自身供應鏈硬實力。

如今,在轉型升級難、政策高壓、流量見頂等不利因素下,社區團購已駛入深水區,活下去,或許纔是成爲超級流量入口的充分必要條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