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評/文在寅外交術走在鋼索上

旺報社評

南韓總統文在寅日本首相菅義偉之後赴美訪問,拜登總統在白宮接連迎來日、韓領袖,凸顯美日及美韓同盟在美國對中政策上的重要性。文在寅與拜登達成構築疫苗同盟」共識,將取得55萬韓軍所需的疫苗,並與美國合作生產疫苗,以擴大全球疫苗供應。在區域安全方面,文在寅儘量與美國立場一致,但仍保留了自己的餘地

地緣戰略 拜登不下險

拜登積極協調盟國共謀抗中對策齊一步伐,菅義偉順勢調整對中政策,南韓則與美國保持適度的距離,希望在美、中之間維持平衡,且爲避免朝鮮半島成爲戰場,捲入另一場衝突,不願將美韓同盟擴及北韓問題之外的區域安全議題,更不迴應「2加2」會談中,美國對南韓在「四方安全對話」(Quad)扮演角色的期待。

南韓若加入Quad應爲文在寅最強烈的「抗中」姿態,無疑將對中國形成更大的戰略壓力,此不僅將使中韓關係倒退,更牽動中、俄的「朝核問題」政策,牽一髮動全局。 在「拜文會」前的美、韓折衝中,拜登並未強求南韓參與Quad,在尊重雙方各有側重下,另闢蹊徑強化美韓同盟。美國印度太平洋地區事務協調官坎貝爾接受「韓聯社」採訪時直言,美國沒有擴大Quad的計劃,域內衆多夥伴接受自由繁榮的印太地區之共同價值,美國尋求繼續深化區域合作,包括與南韓、東協等其他夥伴的合作。

拜登顯然不願下險棋,中、美在朝鮮半島雖存在地緣戰略矛盾,但在半島無核化上,雙方並無二致,中、美須在「朝核問題」上尋求合作,不使北韓領導人金正恩「尾巴搖狗」奏效。此外,將Quad擴及朝鮮半島亦對俄羅斯構成戰略挑戰,恐使中、俄的戰略安全合作更形密切,徒令拜登的全球戰略備多力分

在中、美對抗下,文在寅勉力維繫中、韓友好的氛圍,試圖扮演緩解衝突的角色,創造中、美在朝鮮半島事務中的協調空間。文在寅前往美國國會山莊會見衆議院議長裴洛西並發表演說指出,中美關係發展對南韓極爲重要,南韓將在美韓同盟的基礎上爲維護中美關係穩定做出貢獻。因此,穩定的中韓關係對中、美在「朝核問題」上的合作無可或缺,而此將決定文在寅的對北政策能否收效

孤立中國 無助印太安定

在「抗中」上,南韓雖未如日本站上急先鋒,但在東亞的海域問題上,文在寅仍呼應拜登,對南海的自由航行及臺海和平穩定等主張敲邊鼓。「拜文會」後的記者會上,文在寅以「壓力並不大」迴應記者提問拜登是否施壓南韓在大陸對臺灣的威脅上採取更強硬的態度,拜登更以「祝你好運」,略而不答。日本與南韓對「臺海問題」顯然有溫差,「離中」而不「抗中」應是文在寅在中、美對抗中,維繫南韓安全與經濟利益外交操作。

然而,美國對南韓外交逐漸強勢,在中美對抗難解下,文在寅的避險操作將更形困難,偏向美國仍是南韓不得不的困難抉擇,因中國的崛起對南韓確實構成戰略壓力,「重視美國」爲南韓多數民意的要求,此乃歸因於現實與歷史的結果。

中國對周邊的力量伸展快速,過程中缺乏對鄰國設身處地的着想,導致周邊外交形勢漸趨惡化,在中、美對抗或競爭時,時常陷入不利的被動處境,讓美國以逸待勞。但把中國逼爲孤獨的大國,對印太地區的安定絕非好事,美國在對中外交上須對中國維持適度「善意」,善意的批評效果遠大於化身清教徒,以美國的價值觀對北京說教。

拜登的外交強調「價值」,需揚棄「以我爲主」,美國無須也無法界定民主」。美國壟斷「民主」的話語權往往使自身陷入「雙標」的尷尬,無助於說服中國。拜登倡議的「民主國家聯盟」若淪爲「美國戰略利益結盟」,將招致盟國疑慮、卻步,使團結盟國平添障礙。

相對地,重回大國位置的中國應重拾歷史自信,走出近代歷史中列強侵略所造成的屈辱與亡國感,展現大度。「和平」不僅是戰略安全上的權宜之計,中國更須將之視爲價值,如此方能近悅遠來,承擔國際社會公共財提供者的角色,在全球化新秩序中創造機會。

南韓外交操之在「我」的成分太低,文在寅在美中之間力求平衡如同走鋼索,難度很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