確認過眼神,都是吃小龍蝦的人

一天的人間味從這裡開始,

歡迎關注本站旅遊“味知飯局”欄目(微信公衆號ID:TastesLife)喲!

你有沒有想過,爲什麼小龍蝦那麼受人歡迎?上得了五星級,下得了大排檔,進可高大上,退可接地氣。在排擋前的空桌放開一坐,大喝一聲,“來兩份小龍蝦和一瓶冰鎮啤酒”,聞着空氣中瀰漫起來的小龍蝦味道,滿足感油然而生。也許唱K局、桌遊局會有人佯裝矜持,但小龍蝦局從來沒有人缺席。

這時要是約上三五好友,吃着Q彈緊緻的蝦肉,一邊嘮嗑着工作、家庭、生活等等話題,手上不慌不亂,嘴上也很“誠實”,如果有人夏天約你出來吃小龍蝦,大概是對夏天最大的尊重,也是對友誼最巧妙的詮釋。扇扇大門歡迎你自己或約伴來吃蝦,條條小龍蝦也敞開胸懷歡迎你來剝。

陳曉卿在《圓桌派》上曾說過:“小龍蝦是最好的社交食物”。在吃小龍蝦時,無論你戴不戴上手套,都要徹底放下手機,而除非吃完這盤小龍蝦或是被催命電話驚醒,你都一定不會在中途放下手機,盛行在夜宵場景的小龍蝦,都是大家下班後最津津樂道的美食,如果一盤小龍蝦談不完的天,還可以再叫一盤,直到你把天聊死爲止……更何況小龍蝦真的很誘人啊,紅色的外殼就是夏天胃口不振的良藥,連《風味人間》都給油燜大蝦蓋過戳:「油潤不膩,辣而不燥,蝦肉入味,又充滿彈性。滿手甜辣的濃香,是最享受的時刻」。

雖然現在的小龍蝦大街上隨處可見,但真正小龍蝦卻最早來自北美。據統計,美國95%的小龍蝦全都產自路易斯安那州,所以小龍蝦也俗稱路易斯安那鰲蝦。在歐洲殖民者來到路易斯安那之前,這裡的美洲原住民就已經開始廣泛的食用小龍蝦了。

歐洲人的到來,將自己的文化和烹飪技法帶到了這裡。特別是阿卡地亞後裔(Acadiens)帶來的以辛辣爲主的卡疆Cajun food(美國中南部菜系),更是風靡全美,對比中國吃小龍蝦短短二十年的歷史,而美國人食用小龍蝦的歷史已經超過一百年。

路易斯安娜州在1983年甚至將小龍蝦選爲州吉祥物,而且每年都會舉辦“小龍蝦節”。參加節日聚會、不認識的人也都聚在一起,一邊載歌載舞,一邊品嚐小龍蝦的美味。就算不參加節慶,小龍蝦也是家庭聚會的常用美食,人們在後院搭起大桶,用木柴燒起旺火在大桶裡煮起小龍蝦,氛圍十分熱烈。

吃小龍蝦這件事,在北美已經是廣爲流行,美國總統奧巴馬訪問新奧爾良市時的工作餐也是小龍蝦,這足以見小龍蝦之流行了。

美國人煮小龍蝦時,會選用一口直筒的大湯鍋,裡面放上水和一大包卡疆粉(cajun),主要包括塔巴斯科辣椒、檸檬、胡椒、芹菜粉、月桂葉、姜粉芫荽籽、芥末籽、洋蔥以及鹽。然後倒入一鍋小龍蝦,一邊熬煮一邊緩緩攪動,讓調料和小龍蝦充分的混合,期間放入一些蒜瓣提香,除了這些還可以加其它食物一起熬煮,比如玉米、紅土豆、蘑菇等。

小龍蝦煮熟後,很有儀式感的在長條桌上鋪滿報紙,把控幹水的小龍蝦們“Duang”的一下傾倒出來,頓時辛辣香氣撲面而來。人們圍坐在桌旁大快朵頤,而眼前的美式小龍蝦繼承了美式菜系一貫的淳樸粗獷、講究一個“大”一個“多”字的風格,小龍蝦下鍋和玉米段與土豆一起煮,玉米要大段,土豆要整隻,在吃小龍蝦這件事上,無論美國人還是中國人都非常“甲方”。

在大多數中國人知道小龍蝦之前,世界上最早吃小龍蝦的歐洲人恐怕是芬蘭人和瑞典人。自16世紀以來,就有吃小龍蝦的傳統。當今,比利時、芬蘭、丹麥、瑞典和美國都是小龍蝦的消費大國。上世紀九十年代以來,湖北和江蘇的特大規格的淡水小龍蝦,都被相關廠家做成熟食後出口到了這些國家。據估計,整個歐洲市場的小龍蝦年消費量約15萬噸,難以自給自足需要進口。

家裝風靡全球的瑞典人,在吃上可一點不“冷淡”,每到8月份,瑞典人民就裝扮一番,爲吃一頓小龍蝦,舉辦聲勢浩大、堪比“cosplay”的派對活動。

在歐洲的瑞典和芬蘭的餐桌上通常是水煮小龍蝦和蝦醬吐司,將加鹽的水煮開後再放入小龍蝦,蓋上鍋蓋繼續烹煮至小龍蝦變紅煮熟,待小龍蝦冷卻後,放入冰箱中冷藏,讓其充分入味。他們還會在水煮時放入蒔蘿,平時也會用它來佐鮭魚和馬鈴薯等,已經是北歐很常見的料理食材了。

雖然美國和歐洲也在不遺餘力的吃小龍蝦,但真正將小龍蝦的做法發揚光大的當然還是中國人。九十年代初中國就大量出口小龍蝦,而在國內最開始遇冷的原因,竟是小龍蝦的正確打開方式“不對”!原來剛開始做小龍蝦還沒發現這麼多新奇做法,只知道清洗流程特別複雜,但是到了後來,當中國人發現小龍蝦口味能這樣這樣時,就被爭相開發,除了經典的十三香、麻辣、蒜蓉以外,還有冰鎮、黴乾菜燒、蛋黃鍋巴、檸檬、臭豆腐、紅油、拌湯、芥香等等不怕吃不到只怕想不到的版本……小龍蝦的消費場景也從街邊小吃擴展到餐館乃至星級酒店——由此小龍蝦進入了它的“發家致富”版本。

聚餐敘舊,吃龍蝦是一個聰明的選擇。除了它挑逗舌尖的口味,正襟剝蝦的儀式感,最重要的是沒人能在吃小龍蝦的同時還能兼顧手機。想吃小龍蝦,只能把滑動手機的手指用在與蝦殼的搏鬥中,把注意力專注在眼前的美食和一起進餐的人上。由此,小龍蝦能成爲宵夜文化的明星也就不足爲奇。小龍蝦碰上了地球上最會吃的中國人,其下場就是“沒有一隻小龍蝦能活着逃出中國”。

按照《中國小龍蝦產業發展報告(2018)》的統計,2017年我國小龍蝦全社會經濟總產值約2685億元。另外根據相關報告,過去一年,國人吃掉了近 7 億隻小龍蝦,圍起來的話可以繞地球2圈!其中,北京用戶最能吃,上海、廣州、深圳、杭州、成都也不甘落後。不止內銷,還遠銷國外,送十萬小龍蝦千里“赴死”。俄羅斯世界盃的時候中國隊派出了10萬小龍蝦,堪稱史上中國隊參與規模最大的一屆世界盃了!

小龍蝦銷量最多的區域也已從之前以堂食爲主的商圈延伸到生活圈。某外賣平臺發佈的相關報告發現,北京商圈中,回龍觀黃村等住宅區成爲小龍蝦消費“大圈”,中關村、望京等排位其後,分別佔據第三和第四名。而在廣東,民治、龍華和沙井等生活圈成爲小龍蝦銷量前三名,其外賣銷量佔總銷量均超過75%。

北美著名樂隊卡朋特兄妹的一首家喻戶曉的歌曲《Jambalaya》,歌中唱道:“Jambalaya, a-crawfish pie and-a fillet gumbo(什錦菜,小龍蝦餅裡脊秋葵)。後來出了多個跨國翻唱版本,比如小野麗莎的慢板風格,以及國內的鄧麗君成方圓版本,還有改編爲中文版趙薇演唱的那首《小冤家》……是的呢,“小龍蝦”是全世界的。

抓住小龍蝦季的最後時刻,哪怕孤身一人,抱着小龍蝦和冰鎮啤酒,也能在沙發上深深的舒口氣,這個夜晚,真是太美好了。

//////////

在市場上挑選小龍蝦時,抓一隻起來看看,如果是張牙舞爪的,那就說明它是比較健康和新鮮的。

健康的小龍蝦顏色發亮,一閃一閃的特別漂亮;如果是不健康的小龍蝦,無光澤還偏暗。

一隻健康的小龍蝦,它的底板是白的,鰓是白的,肉也是白的。

想要買到的小龍蝦肉質Q彈好吃,有一個很好的方法,那就是用手捏一捏小龍蝦的尾巴,如果捏起來很緊實,那就說明肉質比較好。

//////////

1

買回來的小龍蝦一定要先浸泡,而且要在添加了白醋的清水裡浸泡15分鐘。

小龍蝦最髒的地方就是它的肚皮,需要準備一隻牙刷,像刷牙一樣刷它的腹部。教大家一個方法,就是把小龍蝦放在水龍頭底下,順着水流刷,可以刷得更乾淨。(小貼士:乾淨的小龍蝦肚皮是白色的哦!)

和我們平常吃的蝦一樣,小龍蝦也有一條輸送養料的腸子,這個是需要去掉的。怎麼去呢?很簡單,捏住尾部中間那個尾翼擰斷往外拉就可以了。

這是很關鍵的一步了,一剪刀下去既要去掉頭部的胃,又得保住頭部的黃膏,技術含量很高的。首先,用剪刀剪去頭部三分之一的地方,然後用刀尖挖出裡面的黑色囊狀物即可。

更多精彩內容,請關注我們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