岐澳古道 舊時香山與半部中國近代史
並不知名的岐澳古道,曾是中國人開眼看世界的窗口。如今駕車由廣東中山市城區出發,只需十幾分鍾就可靠近城市綠肺——五桂山脈,岐澳古道的遺蹟就藏於山中。這條修築於清咸豐十年(1860年)的古道,年代並不算久遠,七十公里的長度也不算可觀,可在那個因矇昧而落後,因閉關鎖國而與世界文明隔絕的時代,它不但是海上絲綢之路的重要通道之一,也是人們僅有幾條開眼看世界的通道之一。
岐澳古道遺蹟。本文圖片除署名外均爲 資料圖
“岐澳”的“岐”指香山縣城石岐,也就是如今的中山市石岐城區,“澳”則指澳門。
那時,中山還不叫中山,它與如今的珠海和澳門一起,都屬香山縣。遠古時代,香山還是伶仃洋上的島嶼,後因多年泥土沖積,與大陸連爲一體。北宋《太平寰宇記》仍記載“香山在縣南,隔海三百里,地多神仙花卉,故曰香山”。南宋時,香山升格爲縣,成爲中山、珠海、澳門三地古稱。
如今臨近中山的江門,那時也不叫江門,而是叫四邑。所謂四邑,是指新會、開平、恩平和台山四縣。後來,四邑加上鶴山,便成了如今隸屬江門市的五邑地區。
香山和四邑都是著名僑鄉,尤以後者爲多。祖籍四邑的華僑遍佈世界各地,達四百萬人之巨。
當年出洋打拼的第一代華僑,不少就是沿岐澳古道走向澳門,乘船前往香港或者出洋。也有不少人,揹負各種貨物,目的地也是澳門,不過是爲了與洋人做生意,終日往返奔波。還有一些人,沿着岐澳古道見到了一個新世界,轉頭望向自己腦後的辮子和千瘡百孔的大清,開始思索中國的未來。在他們口中,岐澳古道被稱作“香山的茶馬古道”。
如今打開電子地圖,珠三角是中國高速公路最稠密的地區,小小的範圍裡道路交織如蛛網,與其他地區呈鮮明對比。中山也不例外,南下珠海和澳門,北上廣州和佛山,東至深圳和東莞。西去江門,車程都在一到兩小時之間。可在清代,香山縣的交通仍極落後。
《香山縣誌續編》記載:“西北諸鄉,均以航行爲捷;東南諸鄉,則陸路交通爲多”。通往澳門,走的便是陸路。
如今翻查《中山市志》,所記載的古代陸路要道有四條。除了建於康熙年間的西河石路位於西北區域外,東干大道、南幹大道和長不過百米的蜆涌瑩石路都在東南區域。
其中,東干大道從香山縣城東側至南朗,途經南朗鎮翠亨村,這裡是孫中山的故鄉。從南朗再出發,就可到達大名鼎鼎的唐家灣,民國首任總理唐紹儀,清華首任校長、主導庚款留美的唐國安,民族實業家唐廷樞等都出自這裡。沿着海邊繼續前行,便是澳門。南幹大道從香山縣城南麓通往澳門,途經三鄉雍陌村,這裡是鄭觀應的故鄉。東干大道和南幹大道都是岐澳古道的一部分。
航拍孫中山故鄉翠亨村
近現代史上香山最出名的幾個人物,就這樣看着古道長大。他們也許會望向遠方,那是澳門,更遠處則是無可預知的海外,某種意義上還關乎着中國的未來。而在他們背後,仍是那個蒼涼落後的中國。這個情景總會讓我想起赫拉巴爾的《我曾侍候過英國國王》,某個版本的中譯本里有一句我非常喜歡的話:“我覺得這條路象徵着我的一生,我的身後荒草叢生。”
如今隱藏於五桂山脈之中,卻也因此得以保存的那段岐澳古道遺蹟,當年屬於南幹大道的一段。1924年,也就是民國13年,香山縣擁有了第一條真正意義上的公路——岐環公路,此後又修成多段公路。繼而有人提出,應在香山縣城石岐開闢一條直達澳門的公路,以便運輸。於是,幾位香山人合作成立了中國第一家民營公路公司——岐關車路公司。經過近十年努力,至1936年,他們打造的岐關公路全線通車,總長99公里。
隨着岐關公路的使用,岐澳古道漸漸湮沒。
七十公里的岐澳古道,非但多半不存,即使想沿原路走一趟,也因城市建設變遷而難以實現。《香山縣誌續編》有路線記載:“自縣治南門起,十五里爲桂峰茶亭,又十五里爲雙合山,又十餘里爲石鼓墶,又十三裡曰沙橋,中通一徑,上爲平逕頂,有云徑寺茶亭,良谷二都交界處,由雲徑寺稍北折而東至石瑩橋,又二里至大南坑,又二里蚺蛇塘汛,又南行裡餘至馳馬坡,三裡許至平湖沙岡,又五十里至前山寨,又十餘里至蓮花逕沙堤,又六七裡至澳門。”僅看字面也可知道,這一路跋山涉水,絕非易事。
香山人鄭彼岸曾寫過長詩《走翠微》,記錄岐澳古道上的艱辛行者。這位鄭彼岸,早年加入同盟會,創辦過香山第一份縣報《香山旬報》,晚年主持縣誌編撰,致力於本土文化的整理。
《走翠微》用的是中山石岐方言,老廣讀來更爲上口。所謂“翠微”,指如今的珠海。當年從香山縣城走岐澳古道前往澳門,珠海是必經之路。許多人就揹負瓜果蔬菜前往珠海和澳門關閘販賣,再購置石岐緊缺的火柴、煤油和蠟燭等貨物回香山縣城售賣。
長詩主角是鄭彼岸的表妹徐慧俠,當時年僅15歲。因父親早亡,只能靠“走翠微”餬口並贍養母親。
當年走翠微,往返一趟需兩天一夜。頭一天未天亮就啓程,下午到翠微,賣完東西后投宿一晚,第二天黎明時去圩市買貨,再啓程回縣城,黃昏時分才能到家,第二天一早又要去售賣運回的貨物。如此反覆,終年無休,才能勉強填飽肚子。
沿途的休憩之所不多,縣誌中提到兩處,一爲桂峰茶亭,一爲雲徑寺茶亭。前者如今仍存,立於現中山南區馬嶺村的村口。後者只剩斷垣殘壁,據說拆除於上世紀50年代,但恰恰位於保存完好的古道終點處。
馬嶺村,仍可見舊時茶亭。白帆 圖
如今保存最爲完好的岐澳古道故跡,就在五桂山脈之間,爲一段寬近兩米,長五百多米的石階,沿山而上,終點便是山頂的雲逕寺遺址。一塊塊青石板,隨地勢鋪設,自帶歲月斑駁的痕跡。在遺蹟湮沒的那些年裡,積土覆蓋石階,許多地方甚至厚達一米。近年來經過清理,才現出舊時模樣。
當年香火鼎盛的雲逕寺,似乎還不及寺外茶亭受歡迎。畢竟,拜遍神佛也只是個心理安慰,可茶水於揹負重物艱難跋涉的行路人來說,卻如雪中送炭。
如今的雲逕寺遺址,斷垣殘壁隱於草木之間,地上又有青磚散落,偶可見階梯,有着古樸蒼涼之美。這其實是一個數百平方米的山頂平臺,可遠眺山下道路,蜿蜒曲折,卻是現代化的暢通。說來也巧,山下那條公路,修築於上世紀90年代初,原本與岐澳古道多半重合,偏偏在雲逕寺下的石鼓村到南橋村一段偏移,也因此保留了如今的岐澳古道遺蹟。
鄭觀應故居。繆曉劍 圖
也是在雲逕寺遺址,可以見到一塊古碑,上刻“存心不善、風水無益;父母不孝、奉神無益;兄弟不和、交友無益;行止不端、讀書無益;做事乖張、聰明無益;心高氣傲、博學無益;作事乖張,聰明無益;不惜元氣,服藥無益;時運不通,妄求無益;妄取人財,佈施無益;淫惡肆欲,陰騭無益。鸞鳳和鳴,天下無敵。天下爲公,長安無窮。”
這塊碑關乎兩個大人物。原文即《十無益格言》,出自林則徐之手。而石碑落款爲“順德黃敬孚敬書,鄭陶齋恭勒”,這位捐資建茶亭的鄭陶齋,便是鄭觀應。
有關岐澳古道的歷史文獻並不多,林則徐日記中的記載尤爲珍貴,它甚至讓後人知道了岐澳古道的大致軌跡。這則日記的時間是道光十九年(1839年)七月二十五日,林則徐寫道:“二十五日,戊午,晴。卯刻出南門……自石鼓達至嶺上之平逕汛,計十里……又十里雍陌,在鄭氏祠內飯……又十里前山寨,在都司署中住……”其中的“嶺上之平逕汛”,即雲逕寺遺址。鄭氏祠則是鄭觀應家族的鄭氏宗祠。
林則徐之所以經過這裡,是因爲他要前去巡視澳門。有感於澳門鴉片氾濫,林則徐在巡視後寫下《十無益格言》,也就是雲逕寺石碑所刻。
按照林則徐的路線,從雲逕寺而下,便是三鄉雍陌村,也就是鄭觀應的家鄉。這位早期買辦、民族資本家,曾在太古輪船公司、上海機器織布局、輪船招商局和粵漢鐵路公司摸爬滾打,也是近代最有名的啓蒙思想家,寫下《盛世危言》。
有人曾說,《盛世危言》這種石破天驚、振聾發聵之作,只會出現在舊時廣東香山這個最早開眼看世界的地方。
鄭觀應捐資所建碑刻,上刻林則徐的《十無益格言》。文波 圖
1553年,葡萄牙人強佔澳門,將之作爲商貿往來基地。清代海禁後,一度只剩廣州一個口岸對外,澳門地位水漲船高,成爲重要的貿易中轉站。來往岐澳古道者,絕非只有香山民衆,廣州乃至粵北、粵西的客商,西方商人與傳教士,各路冒險家與拓荒者,希望出洋打拼者,紛紛踏上這條古道。
沿着這條古道遠赴重洋的,有一代代華僑,還有瓷器、茶葉和絲綢。而沿着這條古道進來的,則有西方物產和先進思想。守舊的中國在顫顫巍巍中與世界文明接軌,多少就是拜這條古道所賜。也正是在這文化輻射之下,香山乃至南粵,成爲中國最早向近現代文明轉型之地。甚至多年後的今天,這裡仍是中國與世界文明接軌的最前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