砒霜治白血病,王振義、張亭棟獲未來科學大獎生命科學獎

(原標題:百萬美元“未來科學大獎”揭曉:張亭棟王振義生命科學獎

澎湃新聞記者 賀梨萍 虞涵棋 張唯

2020未來科學大獎”生命科學獎“

2020年9月6日上午10時30分許,2020未來科學大獎在北京揭曉。哈爾濱醫科大學第一附屬醫院張亭棟、上海交通大學瑞金醫院王振義摘得三項大獎之一的“生命科學獎”。獎金爲100萬美元獎金,使用方式不受限制。

此次大獎之所以頒發給他們,是爲了表彰他們發現三氧化二砷和全反式維甲酸急性早幼細胞白血病的治療作用。

張亭棟被譽爲砒霜醫治白血病的奠基人。其出生於1932年11月,中國共產黨黨員,哈爾濱醫科大學附屬第一醫院終身教授。三氧化二砷治療白血病的發明人,國家臨牀重點專科中醫專業腫瘤科建設單位學術帶頭人,全國區域中醫診療中心(腫瘤)培育單位學術帶頭人。

其個人及課題組先後榮獲黑龍江省政府科技進步二等獎、黑龍江省政府改革開放30年十項科研成果獎、國家中醫藥管理局科技進步二等獎、國家自然科學二等獎(與上海合作)、美國杜邦科學技術創新獎中國專利優秀獎、國際發明專利獎等獎項,1995年獲得國家專利,1999年被批准爲國家二類新藥。2011年9月,獲得葛蘭素史克中國研發中心生命科學傑出成就獎,2015年度獲“求是傑出科學家獎”。2015年12月,獲得第六屆中國中醫科學院唐氏中醫藥發展獎——中藥研究獎,並獲得2015年中國科學年度新聞人物。2019年4月,榮獲首屆“以嶺整合醫學獎”。

王振義,男,1924年出生,江蘇省興化人。內科血液學專家,中國工程院院士法國科學院外籍通訊院士,上海交通大學醫學院終身教授,瑞金醫院終身教授,上海血液學研究所名譽所長。他在醫學上的最主要貢獻是利用全反式維甲酸誘導急性早幼粒細胞白血病細胞分化,在臨牀上極大地提高急性早幼粒細胞白血病病人的完全緩解率和長期生存臨率。

王振義1948年畢業於上海震旦大學醫學院,獲博士學位。他先後擔任過內科學基礎、普通內科學、血液學、病理生理學等教學工作,先後培養博士21人,碩士34人,2003年被評爲“上海市教育功臣”。歷任上海交通大學醫學院附屬瑞金醫院主治醫師、主任(1948-1960)、上海第二醫科大學病理生理教研室副主任、主任(1960-1982)、基礎醫學部主任(1982-1984)、上海第二醫科大學校長(1984-1988)、上海交通大學醫學院附屬瑞金醫院上海血液學研究所所(1987-1996)。

1954年起,王振義從事研究血栓和止血,在國內首先建立血友病A與B以及輕型血友病的診斷方法。1980年起開始研究癌腫的分化療法。1986年在國際上首先創導應用全反式維甲酸誘導分化治療急性早幼粒細胞白血病,獲得很高的緩解率,爲惡性腫瘤在不損傷正常細胞的情況下,可以通過誘導分化療法取得效果這一新的理論,提供了成功的範例。因而獲得國際腫瘤研究獎五項,國家級獎七項(一項第一作者)。發表論文20餘篇,主編專著5本。1992年當選爲法國科學院外籍通訊院士。1993年獲法國榮譽騎士勳章。1994年當選爲中國工程院院士。2000年美國哥倫比亞大學授予其榮譽科學博士學位。2011年榮獲2010年度國家最高科學技術獎。2012年3月6日,由於在急性早幼粒細胞白血病研究中取得原創性成果及開發全新療法,與中國科學院院士陳竺共獲第七屆聖捷爾吉癌症研究創新成就獎。

新聞發佈會現場與王振義進行了現場連線。96歲的王振義在電話中談及獲獎心情時表示“好的壞的都有”。“好的是我們國家重視科學,做的工作對人民有益處就受褒獎。”但他表示,“另一方面我也憂愁,我96歲了,爲什麼這個獎給我不獎勵年輕人?我們年輕人難道沒有科學家了嗎?難道沒有創新了?我的方法只能治療一種急性白血病,不是治所有急性白血病,每天還有很多人因爲急性白血病去世,我真的很難過。”

癌症仍然是人類健康的一個主要威脅。在人類探索癌症治療的過程中,張亭棟和王振義對治癒急性早幼粒細胞白血病(APL)做出了決定性的貢獻。APL曾經是最兇險和致命的白血病之一,張亭棟和王振義的工作使APL治癒率達到90%。幾千年來,三氧化二砷(ATO,俗稱砒霜)曾被試用於多種不同的疾病,但其療效一直沒有得到可靠的、可重複的和公認的結論。20世紀70年代,張亭棟及其同事的研究首次明確ATO可以治療APL。20世紀80年代,王振義和同事們首次在病人體內證明全反式維甲酸(ATRA)對APL有顯著的治療作用。張亭棟和王振義的工作在國際上得到了驗證和推廣,使ATO和ATRA成爲當今全球治療APL白血病的標準藥物,拯救了衆多患者的生命。

未來科學大獎是中國首個世界級民間科學大獎,由未來論壇於2016年創立,下設生命科學獎、物質科學獎、數學計算機科學獎三個獎項,單項獎金100萬美元,每個獎項由四位捐贈人共同捐贈。大獎採取提名邀約制和國際同行評議制。在獎項評審過程中,有包括諾獎得主圖靈獎得主、菲爾茲獎得主以及數十位美國、法國、德國等國的科學院、工程院院士,參與了未來科學大獎的提名與評議過程。今年三個獎項共接收到200多封推薦信

未來科學大獎每年在中國北京舉辦頒獎典禮,對爲全人類做出重大科研成果的科學家予以表彰。頒獎典禮同期舉行的科學峰會,旨在邀請全球範圍內卓有建樹的科學家,分享科學發展的前沿成果,探討學科交叉與學術創新,推進科學主導的產業應用。

歷屆獲獎人

2016年至今,未來科學大獎共評選出16位獲獎者,獲得了科學和社會領域的廣泛認可。他們均是來自生命科學、物理、化學、數學、計算機等基礎和應用研究領域極具成就的科學家。他們分別是:

生命科學獎

2016盧煜明(Yuk-Ming Dennis LO)

2017施一公

2018李家洋 袁隆平 張啓發

2019邵峰

物質科學獎

2016薛其坤

2017潘建偉

2018馬大爲 周其林 馮小明

2019王貽芳 陸錦標(Kam-Biu LUK)

數學與計算機科學獎

2017許晨陽

2018林本堅(Burn J. LIN)

2019王小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