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未來科學大獎揭曉,鄧宏魁獲生命科學獎

未來科學大獎(Future Science Prize)是由科學家、企業家羣體共同發起的民間科學獎項,旨在獎勵在中國內地(大陸)、香港、澳門、臺灣取得傑出科學成果的科學家,以創新模式帶動更多民間資金推動中國基礎科學的研究,促進科學事業發展。

未來科學大獎目前設置“生命科學獎”、“物質科學獎”和“數學與計算機科學獎”三大獎項,單項獎金 100 萬美金,於 2016 年首次頒發。

2024 年 8 月 16 日,未來科學大獎揭曉。其中,“生命科學獎”授予北京大學昌平實驗室鄧宏魁,表彰他開創了利用化學方法將體細胞重編程爲多能幹細胞,改變細胞命運和狀態方面的傑出工作。

鄧宏魁,1963 年出生於北京,北京大學博雅講席教授、昌平實驗室領銜科學家。1995 年於美國加州大學洛杉磯分校獲得博士學位,之後在紐約大學做博士後。

鄧宏魁項目組長期致力於開發調控細胞命運的新方法和建立多潛能幹細胞製備的全新底層技術,並將這些技術應用於細胞治療等再生醫學應用領域。

項目組在小分子化合物誘導細胞命運轉變方面做出了一系列開拓性工作,首次實現完全使用小分子化合物逆轉“發育時鐘”,讓小鼠體細胞重新獲得多潛能性(Science, 2013),首次實現完全使用小分子化合物誘導人類體細胞轉變爲多潛能幹細胞(hCiPS 細胞)(Nature, 2022),是我國從源頭上獨創的新一代多潛能幹細胞製備技術;利用小分子化合物實現功能成熟細胞在體外的長期維持(Science, 2019),從多潛能幹細胞誘導製備功能成熟的肝細胞,在急性肝衰豬模型上成功完成了人工肝治療的動物實驗;從多潛能幹細胞高效分化製備功能成熟的胰島細胞,在糖尿病小鼠和猴模型上驗證了有效性和安全性(Nature Medicine, 2022);發表論文 160 餘篇,近年來在NEJM、Cell、Nature、Science、Nature Medicine、Cell stem cell等頂級雜誌上發表諸多具有國際影響力的原創性工作。

2013 年,鄧宏魁團隊首次在Science雜誌上報道了一種新型的化學誘導方式,即利用小分子化合物將小鼠成體細胞轉化爲多能幹細胞。

2022 年 4 月,鄧宏魁團隊在Nature刊發了利用化學方式誘導多能幹細胞領域的又一突破性進展,即使用化學小分子誘導人成體細胞轉變爲多能幹細胞。

他的研究爲體細胞重編程開闢了一條全新的路徑,不僅有助於更好地理解細胞命運決定和轉變機制,也爲未來再生醫學治療重大疾病帶來了新的可能。

免責聲明:本文旨在傳遞生命科學和醫療健康產業最新訊息,不代表平臺立場,不構成任何投資意見和建議,以官方/公司公告爲準。本文也不是治療方案推薦,如需獲得治療方案指導,請前往正規醫院就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