萬億存款消失尋蹤:樓市限貸+股市分流+理財化
萬億存款“消失”尋蹤
“洛陽親友如相問,就說我在拉存款”——今年銀行攬儲大戰來得尤其早。
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在採訪中,銀行機構人士普遍反映,今年的存款業務開展更顯嚴峻。同時,央行的數據也顯示,今年前11個月的銀行存款減少超過7000億,而銀行業界人士則普遍認爲,存款今年減少的額度,起碼萬億起。
那麼,這萬億存款去哪兒了呢?銀行明年的存款形勢會有什麼變化?是否會影響到明年的存貸平衡、甚至產融格局?(李伊琳)
導讀
一個尚未被市場關注的邏輯是,2016年末推出的“限購”、“限貸”政策下,銀行提高首付貸款比例,會使得購房家庭付出更多的首付款資金,甚至“限購”下無法從銀行融資而選擇全款買房。這會消耗居民家庭大量的儲蓄存款,居民儲蓄由此被逐漸消耗。
“洛陽親友如相問,就說我在拉存款”——今年銀行攬儲大戰來得尤其早。
“我覺得還是要從根源上思考,今年少增的存款去哪裡了。”華南某大行零售負責人表示,實際上,季末、年末考覈時刻,分支行總會有辦法拉到存款滿足總行要求。
2017年以來,銀行存款增長乏力尤甚於往年,特別是居民儲蓄、企業存款同比大幅少增。據央行數據顯示,2017年1-11月,居民儲蓄新增3.82萬億元,相較於去年同期新增4.54萬億元,今年前11月儲蓄少增超7000億元。
下半年存款少增情況尤爲嚴重,7月至11月,居民儲蓄存款少增1.1萬億元。一季度儲蓄同比多增4900億元,二季度變化不大,三季度儲蓄少增6000億元。到2017年10月、11月,居民儲蓄同比少增5188億元。
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調查發現,今年以來居民儲蓄存款大幅減少,與房地產市場限購、股市吸引、理財化趨勢加劇有關。華南以零售見長的某股份行今年還專門發文想方設法增加存款。
華南某大行零售負責人表示,今年居民儲蓄增長尤爲困難,該行雖然季度末“衝貸款”可以滿足考覈,但日均存款增量實際經常爲負值。
究其原因,他認爲,與房地產市場持續近一年的限購、限貸政策有關。
一個尚未被市場關注的邏輯是,2016年末推出的“限購”、“限貸”政策下,銀行提高首付貸款比例,會使得購房家庭付出更多的首付款資金,甚至“限購”下無法從銀行融資而選擇全款買房。這會消耗居民家庭大量的儲蓄存款,居民儲蓄由此被逐漸消耗。
從數據看,2017年商品房銷售雖然增幅放緩,但仍將創下歷史新高。
根據國家統計局數據,2017年1-11月份,商品房銷售額達11.55萬億元,增長12.7%。該數據已接近2016年全年11.76萬億元的商品房銷售額。
根據央行金融機構貸款投向統計報告,截至2017年9月末,個人住房貸款餘額21.1萬億元,同比增長26.2%。
“商業銀行做個人貸款,如果做到30年,利息和本金差不多。”另一大行零售負責人表示。從首付看,“即使首付比例只提高一成,居民存款就要多付出10%的資金,這將是千億的儲蓄消耗。”
而從各大城市看,提高首付比例是房地產重要調控手段,下半年以來按揭利率提高,也增加了購房資金支出。
以一線城市爲例,去年10月各地密集發佈的樓市新政中,北京、上海等地首付款比例要求爲:首套房首付比例不得低於35%;二套普通自住房首付比例不得低於50%、二套非普通自住房首付比例不得低於70%。今年3月17日,北京市提高二套房最低首付比例,普通住宅被提至60%,首套房認定標準恢復至“認房又認貸”,住房貸款期限降爲25年。部分二手房因被認定爲非普通住宅,首付比例從4成驟增到8成,相當於多支出幾十萬至上百萬不等的成本。
按揭利率則大幅上升。根據融360數據,2017年11月全國首套房貸款平均利率爲5.36%,相當於基準利率1.09倍,同比上升20.72%。
股市分流儲蓄
一個長期以來的現象是,中國股市波動與居民儲蓄增長呈現出明顯的“蹺蹺板”現象。若股市上漲,則居民儲蓄增速下降,若股市下跌,居民儲蓄迴流。
“從銀行來說,誰家的股票、基金推得好,客戶就把錢放在哪家的銀行。股市上漲的時候買入,熊市就休息了。”有股份行財富管理人士表示,在“大零售”轉型下,銀行也會根據股市向客戶推薦買入或賣出時點。“比如2015年4月、5月,我們連發了三封警示函,提醒股市風險。”
從歷史看,儲蓄與股市的“蹺蹺板”現象在2007年、2015年都有體現。2007年A股大牛市中,居民儲蓄增速降至6.8%的歷史低點。2008年的熊市,居民儲蓄增速迅速反彈至26.29%。
2014年末,央行降息,股市開始火爆。2015年上半年存款增速普遍降低,二季度存款少增5500億元,特別是在2015年4月、5月,儲蓄存款少增1.5萬億元。
2015年6月股災發生後,股市暴跌,部分存款又迴流銀行,三季度、四季度銀行存款分別多增8900億元、4300億元。
2017年,以藍籌股爲代表,A股迎來一輪上漲。截至12月26日,滬深300指數上漲22.46%。
除了股市動盪,在理財產品加快向淨值化轉型的情況下,部分資金在一定時期內也將部分投資資金轉變爲儲蓄。不過,居民資產配置多元化趨勢仍將繼續。
值得注意的是,若股市等資本市場與儲蓄存款存在一定的蹺蹺板關係,則隨着資本市場的快速發展、波動性加大之下,有可能衝擊商業銀行的儲蓄存款,使得銀行流動性風險提高。
存款理財化加劇
2013年下半年以來,以餘額寶爲代表的互聯網金融產品正在慢慢撬動銀行儲蓄。
這給商業銀行帶來兩方面壓力,一是分流銀行存款,主要是分流儲蓄存款。
截至2017年9月末,餘額寶規模爲1.56萬億元,環比二季度末增加8.93%。這一規模超過招商銀行今年中的個人活期存款(1.04萬億元)和個人定期存款(3342億元)之和。
從總規模看,根據基金業協會數據,截至2017年11月末,貨幣基金總規模超過6.80萬億元,貨幣基金佔公募基金的比重達到59.64%。這一規模比2016年末的4.28萬億元,增加了2.52萬億元。而在2016年,貨幣基金規模160餘億元。
另一方面,貨幣基金再以同業存款的形式迴流到銀行,銀行負債成本。而且,在季度末資金緊張下,貨幣基金收益率反而上揚。根據Wind統計,2017年12月第三週,貨幣基金市場7日年化收益率平均爲4.13%,相比上週上漲了7個百分點。
(編輯:李伊琳,郵箱:liyil@21jingji.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