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導新作口碑下滑,個人表達需更好融入時代文化

作者:楊慧

電視劇是一種“爲時而著”的藝術,在選題創作傳播等各方面,今天的中國電視劇已經以較快的速度在翻新,因此一些舊有的創作經驗也需要更新換代,需要考慮到觀衆變化,考慮到觀衆在新的時代下的新審美、新關注、新趣味。如何將個人表達融合進時代文化中,實現美學創新,並引領時代文藝,可能是創作者們需要持續保持思考的課題

《大宋宮詞劇照

《東四牌樓東》劇照

在差不多20年前,有兩部電視劇一先一後播出,都是甫一登場就石破天驚,成爲名動一時的作品,也成爲導演風格代表作、觀衆念念不忘的“白月光”。這就是2000年播出的《大明宮詞》和2001年播出的《大宅門》,前者以另類的女性視角和詩意的莎翁風格,刻畫了盛唐氣象中權力巔峰的女性的愛與欲;後者以家國筆法,書寫了老字號的百年興衰和家族變遷的世事浮沉。

今年,不約而同地,這兩部作品的導演均推出新作,且題材都和自己20年前的代表作異曲同工。《大明宮詞》導演李少紅執導的《大宋宮詞》播出,講述北宋章獻明肅皇后劉娥的一生以及她與宋真宗的帝后愛情故事,仍舊是從女性視野觀照歷史;《大宅門》導演郭寶昌執導的《東四牌樓東》也登臺亮相,講述了清朝末年一個破落王孫哈嵐的成長際遇和愛情選擇,仍然是京味兒傳奇。

但這一次,兩部作品從一開播便都遭遇批評,相關網站評分、社交媒介評論一路走低,令人大跌眼鏡。

其實近年來,許多傳統金牌導演都有類似遭遇:新作登場,質疑聲大過喝彩。我們或許可以把《大宋宮詞》和《東四牌樓東》作爲案例,來一窺這其中的緣由。

網友評論過激,但兩部作品確實各有各的問題

打開《大宋宮詞》和《東四牌樓東》觀看,不得不說的是,比起有些痛罵中的一文不值,這些作品並沒有糟糕得那麼徹底,網友評論中有過激的成分。《大宋宮詞》的反宮鬥思維、《東四牌樓東》的反常規主角,都是隨着作品深入展開,而能夠感覺到的創作者的獨特思考與設計;包括音樂、京劇等元素的運用,也能看出創作者對作品的雕琢和打磨。

但也必須承認,觀衆對有些缺點提出質疑確有其合理之處。拿《大宋宮詞》來說,開篇節奏突兀,剪輯混亂,閃回氾濫,李少紅導演也在採訪中承認她 “一開始的速度確實太快,有點操之過急”。再看《東四牌樓東》,正如觀衆所批評的,除了和《大宋宮詞》一樣存在劇情前期演員年齡和角色不匹配之外,故事尤其人物的行爲邏輯多處缺乏一致性。加之兩部作品的導演都有可類比的珠玉之作在前,觀衆心理預期格外不同,則更是落差劇烈。

而理智的批評聲中說得多且中肯的,是老套。具體到兩部作品,則各有不同的體現。

《大宋宮詞》讓人聯想到前幾年流行的“瑪麗蘇”大女主劇,即女主角人見人愛到不顧邏輯的地步。而劇中的劉娥讓觀衆有這樣的印象也不無道理:襄王因爲落難被劉娥搭救,有妻有子但就從此情根深種;劉娥進入秦王府爲僕,立刻因爲茶藝被秦王另眼相看,隨後又征服了原本因此產生醋意的秦王妃,而其他一應侍女、路人等,也多有爲劉娥所征服傾倒。“瑪麗蘇”的人物創作方式由於完美到失真,在近年來已經越發讓觀衆覺得在對女性的刻畫上蒼白無力,再加上審美疲勞,“瑪麗蘇”已經成爲一種“過時”的套路。

而《東四牌樓東》則是人物故事與拍攝手法較爲傳統,三角戀家庭倫理的故事在今天的電視劇市場上已經有了不同的變體、翻新的議題。哈嵐的角色性格令觀衆無法共情女爭一男的劇情,而哈嵐原生家庭的嚴父慈母模式也是並未脫出舊式的創作路徑。

在創作創新不足的情況下,兩部作品都起用中年演員在劇情前期扮演青年男女甚至少年男女,更是在直觀感受上加重了觀衆的負面印象。雖然是爲了較長的人物成長線做準備,但這種違和感不僅令演員在前期的發揮頗爲受限,也令觀衆感覺難以入戲。最後使得作品從人物到故事呈現,都難免讓人感到一股暮氣。

再加上當下輿論和評價環境,已經更多地被年輕觀衆所主宰決定,自然就對這種老派創作和老成氣質,更難欣賞和嘉許。

互聯網環境下,大衆的電視劇審美更迭不斷加速

近年來,討論中國電視劇的創作和傳播,都離不開互聯網語境。互聯網不僅深度參與了中國電視劇產業鏈的每一環節,甚至一部電視劇的影響力,也不再是以收視率或播放量來評定,而更與互聯網平臺上的討論熱度、參與熱度正相關。

而互聯網帶來的不僅是環境變化,還有文化變化。互聯網的活躍用戶以年輕觀衆爲主,他們的消費需求構成重要市場,他們的參與和表達也往往是電視劇的口碑和輿論形成的重要因素。因此,年輕觀衆的審美趣味,深入地影響了許多電視劇在創作中的選擇,電視劇的題材、類型、表演、視聽、演員等等都向青年口味有所傾斜,甚至許多作品在創作主題上,也有從宏大敘事轉爲更接近青年觀衆心理的個人情感個體生活的趨勢。

《大宋宮詞》和《東四牌樓東》等作品,則還是更接近傳統電視劇類型創作,在對當下觀衆需求變化的適應上顯得有些力不從心。雖然郭寶昌在接受網絡自媒體採訪時說,“如果說我曾經拍戲只是爲了自我滿足,那麼坦白講,這部劇我只想滿足觀衆。”但實際上,最後的呈現卻離今天的觀衆審美趣味相去甚遠。

而除去前文所說的在故事邏輯、情感模式、人物性格、演員選擇等各方面體現出的審美風格上的老派持重之外,這兩部劇的劇情節奏在網絡傳播時代也有劣勢。

有業界人士曾說現在的觀衆耐心對電視劇提出的挑戰就是,“黃金七分鐘,生死前三集”。在這樣的情況下,《大宋宮詞》開篇的龐雜信息,《東四牌樓東》開局的人設欲揚先抑,都容易令觀衆失去耐心。尤其是網絡傳播的口碑確立迅速,很快棄劇或批評的人的發聲會令更多人不給電視劇機會,從而劇情後面可能的柳暗花明、峰迴路轉,也很難挽回口碑的頹勢和觀衆的流失。

電視劇創作的與時俱進,應表現在拓展而非一味迎合

《大宋宮詞》和《東四牌樓東》顯示出的是一種帶着往日氣息的電視劇風格。電視劇是一種 “爲時而著”的藝術,在選題、創作、傳播等各方面,今天的中國電視劇都正以較快的速度在翻新,因此一些舊有的創作經驗,也需要更新換代,需要考慮到觀衆的變化,考慮到觀衆在新的時代下的新審美、新關注、新趣味。

但這也並不意味着簡單地迎合觀衆。如前文所述,在互聯網構成電視劇的新生態環境之後,電視劇文化整體上多向青年文化風格轉型,其中一些古裝、家庭、愛情等類型劇集存在着過於考慮受衆口味所導致的過度亞文化傾向。過猶不及,一味迎合青年受衆的文化創作,也並不完全有利於我國電視劇的良性發展,反而會形成新的同質化、模式化,從而扼殺電視劇創新和高質量發展的豐富空間。

另一方面,觀衆的審美能力並非不能被引導和拓展,尤其是青年觀衆,其本身的好奇心、不確定性都使得他們的接受範圍、接受能力比一般預想的寬廣和強大。

在去年到今年播出的電視劇中,如《山海情》和《覺醒年代》的藝術創新和觀衆接受就是典型。這兩部作品一爲農村扶貧題材,一爲重大革命歷史題材,但都在藝術創作上更多是對觀衆審美的拓展而非迎合,前者的農村景觀,後者的文學表達,都爲我國電視劇提供了耳目一新的藝術探索。可喜的是,這樣的作品受到了觀衆的廣泛關注和熱烈追捧,顯示出了觀衆在電視劇藝術上的審美可塑性和接受度。這些作品着眼於傳播效果市場但並不一味迎合市場,重視經濟效益但更看重社會效益,在其雙效統一的追求中,反而成就了自己的獨特藝術品質,也因此真正抵達了廣大青年觀衆。

《大宋宮詞》和《東四牌樓東》等作品遭遇的口碑嚴重下滑,折射的是電視劇創作的時代與個體的協同問題。電視劇作爲一種大衆文化,始終既是創作者的個人文藝表達,也要契合整體性的時代文化需求。而如何將個人表達融合進時代文化中,實現美學創新,並引領時代文藝,則可能是創作者們需要持續保持思考的課題。

(作者爲文學博士、首都師範大學文學院文化產業系講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