數字化時代高速發展 老年人更需要被溫柔以待

一邊是日益增長老齡人口,一邊是數字發展日新月異,面對移動支付、線上掛號網絡約車等“數字化生活洪流,不少老年人感到茫然。“手機掃碼時代,數字化帶來的便利正在成爲一些老年人的“障礙”,老年人與數字化社會齟齬也成爲一個重要的社會課題

那麼,目前遼寧老年人數字化生活的狀況如何?又遭遇了哪些困境?連日來,本報記者通過調查問卷以及電話郵件微信隨訪方式,調查瞭解遼寧老年人“數字化生活”現狀

調查結果來看,我省87.5%的老年人會使用手機上網,每天上網時長多於5小時的佔15.62%,上網用途主要是閱讀新聞資訊、看電視劇或短視頻等。由此可見,我省大多數老年人在努力適應“數字化生活”。

雖然有很多老年人在積極地適應“數字化生活”,但仍有12.25%的老年人從未用手機上過網。相對於老年人用手機上網主要是爲了跟上時代的腳步、打發空閒時間等,不用手機上網的原因則不一而同。對於65歲的張桂枝老人來說,用手機上網是“一項不可能完成的任務”。

張桂枝現在每天都圍着自己兩歲的孫子轉。談及不用手機上網的原因,老人直言“很複雜”,歸結起來,無外乎幾點:自己眼睛花了,看屏幕會累;每天都在帶孫子,沒時間上網;不願意讓小孩過早接觸電子產品網上騙局太多,擔心上當受騙……同張桂枝一樣,買東西現金、出門沒有健康碼只能登記身份證號是一些老年人生活的常態,對他們來說,保留傳統服務方式顯得尤爲重要

不用手機上網的老年人希望能保留傳統的服務方式,會用手機上網的老年人則在手機上網過程中遭遇各種各樣的困境,令他們在“數字化生活”邊緣手足無措。而在衆多令老年人“寸步難行”的窘境中,手機APP下載、手機系統升級與維護、軟件註冊登錄這些基本操作是他們遇到的最爲常見的難題

另外,會用手機看資訊、刷短視頻、展示健康碼、線下支付等,只能說明老年人“能”上網而非“會”上網。網絡上真假信息難辨,謠言真理共存,剛接觸網絡不久的老年人還很難判斷信息真僞,更容易上當受騙。

與調查結果一致的是,記者在走訪中發現,老年人在使用手機遇到困難時一般都會求助於兒女深圳大學“數字代溝與數字反哺課題組”曾就此開展過專題調研,得出的結論是“解決老年人數字鴻溝問題需要多方合力”,其中“家庭反哺”是最有效的方式。從調查結果來看,老年人很希望兒女能夠做自己的“數字化生活”領路人,與老年人的意願相比,兒女的積極性則略有差距。數字化時代,老年人更應該被溫柔以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