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拉松第一股"財報揭開市場變化 運營一場掙多少?

視覺中國

21名選手參加甘肅白銀黃河石林百公里越野賽不幸遇難的消息,引發外界賽事運營的反思。雖然山地越野並非狹義上的42.195公里路跑的“馬拉松”,但是“馬拉松”躺槍也在情理之中,誰讓近些年它在各地鋪天蓋地的展開呢。運營一場馬拉松比賽到底能掙多少錢北京青年報記者查詢相關上市公司公告的財報數據發現,在馬拉松賽事爆發的2017年,有公司運營馬拉松賽事平均毛利能逼近每場400萬元。

四年前辦一場賽事毛利接近400萬元

根據公開的資料,一場馬拉松獲得的收益大多來自政府補助、報名費和贊助費用。素有“馬拉松第一股”之稱的智美體育的財報則能窺見馬拉松這門生意的冰山一角。

雖然遭遇了“黑天鵝事件事件”導致公司業績下滑,但是作爲較早的入行者,智美體育也嚐到了馬拉松賽事先行者帶來的豐厚收入。比如其明確將業務重心轉爲馬拉松的2017年。根據智美體育2017年的財報,當年其運營了“奔跑中國”16站賽事,第16屆亞洲馬拉松錦標賽以及長春榮成濱海常德國際馬拉松。

當年財報中,智美體育也首次公佈了以馬拉松爲主的賽事運營及營銷的毛利。當年毛利達到7830萬元左右,比前一年增加了約80%。此外,其體育服務這一業務中產生了5230萬毛利。這一部分收入包括賽事舉辦收入、廣播銷售以及個體消費等。智美體育也表示,毛利的增加主要是由於馬拉松運營場次增加並加強了成本控制。

按照上述數據計算,該公司運營2017年的大型馬拉松賽事的平均毛利達到391.5萬元/場,如果將馬拉松產生的周邊毛利均計算在內的話,一場大型馬拉松賽事的毛利將超過600萬元。

前年全國日均5場,生意越發“擁擠”

經歷了輝煌後,專注於馬拉松生意的智美體育業績開始走了下坡路。今年3月30日,智美體育曾發佈2020年財報,公告稱,通過投資理財,智美體育2020年收穫了800萬的收入。而智美全年收入爲894.2萬元,這意味着,在2020年,投資理財成爲了智美體育幾乎唯一的收入來源。當年,其僅運營了南昌馬拉松和深圳馬拉松線上賽。其賽事運營和銷售共計毛利約爲70萬元。

這與2020年的疫情不無關係,但是越來越“擁擠”的馬拉松生意,也讓在2018年失去“奔跑中國”運營權的智美體育無力重返巔峰

北青報記者通過查詢公開資料瞭解到,2017年中國田徑協會規模馬拉松賽事達到1102場,較前一年增加了236%。當年參與比賽的總人次近498萬。而《2019中國馬拉松大數據分析報告》數據顯示,2019年全國共舉辦馬拉松規模賽事1828場,較2018年增加247場,平均每天舉辦馬拉松賽事超過5場。

同樣增加的還有在這一市場中的企業數量。企查查數據顯示,目前我國共有31.7萬家體育賽事相關企業,其中41%的企業成立年限在3年以上。近十年體育賽事相關企業年註冊量呈不斷增長趨勢,其中2019年和2020年註冊量最多,2019年註冊量爲7.4萬家,2020年註冊量爲7.8萬家,同比增長了5.4%。2021年前五個月,我國體育賽事企業註冊量爲4.0萬家,同比增長了90.5%。

中標價碼水漲船高,贊助商出手更謹慎

除了“擁擠”的市場,隨着馬拉松賽事在各個城市越來越受到政府的重視,越來越能爲當地吸引到旅遊資源等因素,一些省會級、一線城市的馬拉松賽事也成了衆多運營商中的“必爭之地”。各地開始以招標的方式選擇運營商,中標的價碼也水漲船高。

根據公開的信息,2017年,智美體育中標青島國際馬拉松賽事運營服務項目金額爲2100萬元。同樣的價格在第二年已經無法爲智美體育贏下杭州馬拉松。2018年,阿里體育以投標報價1.03億元獲得杭州馬拉松賽事2018-2021年開發和運營權的第一中標候選人,摺合每年的賽事金額超2500萬元。而當時,智美獲得該標的第二中標候選人資格,投標報價約爲8631萬元人民幣。

相對於中標金額的水漲船高,贊助商們卻在遭遇了疫情後,投資更爲謹慎。

艾瑞諮詢數據顯示,贊助收入是馬拉松賽事收入的主要構成部分。一般而言,省級馬拉松賽事中,贊助收入基本能覆蓋50%到60%的賽事成本。智美體育總裁任文便曾對媒體表示,早在2015年,智美體育的賽事運營收入佔比中,商業贊助能達到90%以上。

智美體育2014中期年報顯示,賽事運營毛利率達到了65.8%,集團整體的毛利率爲46%。而在失去“奔跑中國”獨家運營權之前的2018年,其毛利率降到了27.6%,賽事運營毛利率也僅有14.4%。

分析人士認爲,目前馬拉松市場競爭激烈,收入相對單一,單獨依靠賽事本身來盈利的能力早已不如前幾年。同時,馬拉松對賽事組織、選手服務、安全保障、後勤補給等有極高的要求,操作不當極易引發安全問題。

對於馬拉松賽事這項已經“不太好做的生意”,粗獷發展的隱憂如今已經帶來了嚴重的後果。但是,站在馬拉松這一圍城之外的資本,仍舊期望有機會進入這座城。

(原題爲《“馬拉松第一股”財報揭開市場變化 運營“馬拉松”是好生意還是壞生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