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基興》反核者的迷思

當前臺灣反核,已經缺電,從「競價變頻」等措施即知,若不缺電哪需給廠商高價而拜託他們不用電?又改變電頻率以稍增加一點電?另外,未來燃氣電佔一半,不但需漲電價,更觸及能源供應國安問題。

反核的主因是害怕核輻射,擔心致癌。但去年9月,美國核能學會《核新聞》(Nuclear News)刊登美加核安專家之文《當前輻防限度:亟需改變》,綜整輻射生物學等多年來的研究指出,人若受到稍高於自然背景的輻射,對健康有益,例如,核電廠員工放射性醫護較少罹癌。

損害細胞基因因子,包括日常生活中的壓力,與外太空地球自然界放射性的物質。最大的傷害卻來自生存不可或缺的氧氣,因氧化作用會產生自由基,使細胞每天面臨10億次的損傷。但因體內天生的保護機能使得這10億次的損害,降低到一百萬次的基因改變。大部分這些基因改變都是無害的,因體內具有修復的機能,然而基因的改變也是癌細胞成形的主要來源。人體靠兩大機制消滅癌細胞,一是體內的免疫系統,另一是由外來的輻射激發而達到類似打防疫針效果

瑞士醫生植物學家帕拉賽瑟斯(Paracelsus)的名言萬物均有毒,關鍵劑量;其多寡即成毒物療劑之分」,例如,1796年由英國醫師金納(Jenner)發現,注射溫和劑量的疾病牛痘),就可增進防護更劇烈劑量的疾病(天花)。

2006年,法國國家科學院報告指出,鬆綁的輻射安全措施將帶來福祉,包括「人類輻射曝露安全值應可建議爲:若是單一劑量則100毫西弗;每個月總量100毫西弗。……證據顯示,在85歲前,若工作人員曾曝露於低劑量輻射中,其癌症死亡率就少15至20%,顯示低劑量輻射劑量似乎是有益的。」

當前世界規範是,每年每人輻射劑量1毫西弗,來自不合理假設,亟需修正。起而行的包括美國總統在2017年2月24日簽署了法令(Executive Order 13777),環保署在4月開始準備放寬法定放射性劑量上限的工作。

另外,2017年,英國「正解科學」(Sense about Science)組織,發佈報告《瞭解核能》指出,在英國,支持核能者漸增(2005年爲26%,2013年爲32%)。原因在於,民衆權衡利弊得失,包括排碳導致環境變遷(暖化),不用核能就會使用更多的石化燃料;其次,科學界對輻射的長期健康效應更瞭解其利弊;第三,科技進步與多年經驗讓核電廠更安全與有效。

國內反核者應當放棄意識型態,支持我們獨立電網使用核能。(作者大學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