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岸新時代》這一年我爸從農民變成了總裁

坐在二樓陽臺上聊着民宿二老。(作者提供)

這個有點魔幻故事,還得從前年4月份講起。

前年春天,有位專門做民宿的大老想跟我家合作開民宿。田府坐北朝南,面朝秦嶺,地理位置優越。而且我家的小院,也被我爸媽打理得井井有條,甚至連我家廁所,都喜提了「文明示範廁所」稱號,確實有做民宿得天獨厚的條件。

這是難得一遇的好機遇,意味着以後就可以多賺一點錢或者很多錢了。我爸心潮澎湃,一心想合作,對方便草擬了合同。然而一看合同,裡面的條款對我家很不利,且對方絲毫不願讓步。我們由「甲方爸爸」,逐步淪落爲「卑微乙方」。除了我爸外,我家所有人以及親朋好友們都覺得這事不妥。我還諮詢了當律師的同學,得出的結論也是合作風險較大。基於此,合作未遂,但開民宿的想法,自此就在我爸心中萌芽了。

本以爲我爸只是說說而已。畢竟開民宿,對一個從沒做過生意的農村小老頭來說,並非易事。但去年國慶前,我爸突然在「相親相愛一家人」羣裡說,他準備十一過後,就開始動工,還讓我們週末回家一起共商民宿大計

其實一開始,我對我家開民宿這件事是不抱希望的,所以壓根沒太放在心上。鄉村民宿在我看來,就是有錢人的遊戲,以及誘騙文藝青年下鄉的圈套。他們在城市賺夠錢了,厭倦了鋼筋水泥,就去鄉間找個小院,花些錢打造成民宿。一方面增加副業收入,一方面給自己打造個能休閒娛樂的後花園,講究的就是個「詩和遠方」的情懷。至於能不能成功,盡人事,聽天命。成功更好,失敗了的話,還能重新回到城裡「打工」。而且受疫情影響,無數民宿都在瀕臨倒閉的路上

我家開民宿,一是沒經驗,二是沒人脈,最重要的是:沒錢。我微薄的存款,本來是留着買車的。好不容易拿到了駕照,特別想擁有人生中第一個「大東西」。而現在,卻陷入了兩難:是先滿足自己的需求比較好,還是投入到民宿大計裡?一開始因爲這個,我還在我爸跟前發了好幾次火。我覺得開民宿就是一場「博弈」,輸贏未知。但至少買車,鐵架子是實實在在擁有的。而且我覺得他理解不了,對於畢業五年都碌碌無爲的我,終於有存款可以實現自己小心願時,那種興奮又迫切證明自己的心情。

「你去年還說咱們一起攢錢,到時候好好做民宿給你爸圓夢。現在又變卦了,一會兒想買車,一會兒想買房,咋整天想一出是一出!」我媽在我家羣裡的激情發言又瞬間點醒了我。雖然存款杯水車薪,但對於我家來說,卻也舉足輕重。我的小心願最終還是臣服於全家人的大夢想,我們一致同意開始做民宿。

我爸提議,我家採取股份制,投多少錢就佔多少股份。我弟沒存款,只能喊加油。我和我爸媽一人4萬(人民幣,下同),作爲首批啓動資金。就這樣,三位股東坐在炕頭,在並不是很和諧的氛圍中,完成了田氏集團的第一次股東代表大會。

曾經聽朋友提起過,那些稍有名氣的連鎖酒店,一間客房的裝修成本都在10萬左右。而我家的這一點點啓動資金,真的就只夠啓動的。對比起1個月就能賺十幾萬的商界大老,那一刻的我,只覺得自己渺小如蜉蝣。就像一隻小雞仔,硬要擠破身子,在一羣大鵝中間搶蟲子吃。我惶恐、忐忑,卻也無計可施。

但我爸那邊,已經風風火火地開始搭建起了「夢工廠」。他帶領工人一起,把我家原來的大車庫鑿開了三個大窗戶,改造成了餐廳,以便欣賞窗外秦嶺美景。還把我家的「小別墅」,內內外外都重新粉刷了一遍。

我家一共有5間房間可以做客房,如何加蓋衛生間、通下水是個大問題。我爸研究半天,又「斥巨資」,在拼多多上花了一萬八,買了5個衛生間。我問質量如何?我爸說槓槓滴,倆人站裡面踩都沒問題。

本來老父親沒跟我們商量,就在拼多多上買廁所這件事,我非常想大刀闊斧吐槽。我當時得知這個消息後,分外震驚。一是我沒想到衛生間都可以在網上買,二是更沒想到會有人在拼多多上一次性消費近兩萬。我真的想不出來,我爸下單時,是抱着多大的勇氣和決心。

既買之,則安之。當我回家看到安裝好的廁所實物後,我還是小小地震驚了一下:廁所雖然空間小了點,但卻五臟俱全,質量也還可以。雖然從細節上,還是透露出那麼一絲廉價的「拼夕夕」風。在我和我媽的三令五申下,我爸才答應,以後絕不在拼多多上買東西。

事後我反省了一下自己,我之所以想取笑我爸,是因爲我好像一直都站在一個局外人的角度,看待做民宿這件事。但是作爲合夥人之一,我又完全能設身處地,理解我爸能省則省的想法,畢竟資金有限。

老人家在拼多多網購的走廊燈。(作者提供)

我爸從一開始的不會網購,到後來可以和客服熟練周旋,不知道經歷了多少個坑。他現在歌也不唱了,每次一有機會,就和我媽去周邊別的民宿參觀學習。回到家看手機的時候,永遠看的都是關於民宿的內容。

我爸雖然摳門,但格調還在。他嫌衛生間裡自帶的花灑不洋氣,又果斷花了1500元重新買了幾套酒店專用的花灑,安上後確實一下子有酒店那味了。我們不讓他在拼多多買東西,他還是偷着買了幾個燈。沒想到效果還出乎意料的不錯。得到我們的讚許後,我爸的勁頭更足了。

週六晚上,我和我弟幫我爸一起調整完燈帶位置後,我爸站在二樓陽臺上,慷慨激昂地給我們說着他對院子的設計,說着每個房間想怎麼佈局,說着他所有的規劃和想法。從山上吹下來的下山風格外刺骨,颳得人臉生疼。但也沒有吹涼我爸心裡的熱血。

「我和工人把每個房間都又吊了頂,可以隔熱隔音;咱房子外頭,用真石漆全噴了一遍,現在都流行這種材料;我還買的遙控開關,方便人家來住的時候躺牀上關燈;咱二樓陽臺上,到時候我買幾個地燈,晚上燈一開,就把二樓外牆照亮了,好看得很;院子裡我還想搭個遮陽棚,夏天人坐着聊天涼快;牆角再栽幾棵竹子;門頭你覺得啥顏色好看……」我聽着我爸興奮地演講,此刻,他在發光。言語間,都是對未來的美好憧憬。我好幾年,都沒見過我爸這麼開心過了。

我爸講的很多名詞和術語我都沒聽過,我一直覺得他待在村裡,知識面審美肯定不及年輕人。沒想到,他在偷偷地學習,想要驚豔所有人。他的審美和創意也不禁讓我嘖嘖稱奇。我一直害怕最後出來的是個半土不洋的農家樂風格,但至少從現有的樣子看來,還是半個北歐簡約風。或許有很多不完美之處,但已經盡力了。

講了這麼久,一直都沒提到我媽。因爲家裡的裝修事物都是我爸一手打理。我媽爲了多攢點錢投到民宿裡,還一直在縣裡上班。我家的每個人貌似都沒有閒下來,我爸負責在家裡裝修,我媽負責屆時在西安小吃培訓班裡精進廚藝,我負責後期宣傳外聯,就連我弟,也發揮自己專業技能,用電腦繪製裝修效果圖。一家四口的勁兒都在往一處使,這種感覺怎麼說呢,緊張又讓人期待。

母親在西安的小吃培訓班精進廚藝,給客人燒上一桌好菜。(作者提供)

我自己,也在這條路上,開始體會到了創業的艱難。做「打工人」,只需要把分內之事幹好就行,而作爲老田家農家樂CEO,得考慮到一切因素,儘可能壓低成本的同時,又得處理好一切內憂外患。這條路真的比想像中的道阻且難,纔剛開始起步,就遇到了「資金鍊斷裂」「股東內部意見不合」等問題。從選牀選桌椅、地板選什麼風格,到資金不足、辦證艱難、應對檢查、如何宣傳……所有的難題好像都亟待解決。由打工人到CEO的轉變,我的角色似乎還是沒有完全轉化過來。

我每次回家時,家裡都會有點改變。我有時也會拍照片發朋友圈裡,更新下家裡的民宿事業,得到的全是大家暖心的鼓勵和祝福。但我也清醒地明白,對於我家來說,我們沒有試錯機會可言。成功的話還好,失敗了,就只能當是一場夢吧。

我爸講起民宿時的興奮與開心,以及眼裡的光,是我決心想把這件事做好的源動力。即便,這是一件看起來很「烏托邦」的事。做不成民宿,還可以做農家樂,只要我爸我媽可以在家裡,安安心心地有點收入,不用再下田苦賺錢。我爸也能發揮他社交老達人的技能,還能陪顧客唱歌嘮嗑;我媽呢,就喜歡別人誇她做飯好吃,說不定以後,除了家人外,會有更多好心顧客願意吹她彩虹屁。

前途未卜,但不去試,就什麼都沒有。畢竟,這或許是我活的這20多年來,離當富二代最近的一次。

想起了一句很應景的歌詞,可以送給我爸:「那些你很冒險的夢,我們陪你去瘋。」

(田大牙/陝西西安)

裝修後的民宿陽臺。(作者提供)

開張後的民宿。(作者提供)

徵文啓事】

中時新聞網「兩岸徵文」欄目,延續《旺報》兩岸徵文活動,徵文主題:臺灣人大陸、大陸人看臺灣、兩岸看世界、兩岸一家人、兩岸新時代,歡迎全球華人投稿

期盼作者透過親身經歷的故事,刻畫兩岸社會肌理,描繪世界見聞,打破刻板印象,促進兩岸民衆相互瞭解、建立全球視野,向讀者展現時代的脈動與發展趨勢。

投稿信箱:[email protected]

臉書粉專https://www.facebook.com/520ROC,歡迎線上互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