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岸和平指標-兩岸和平與衝突並存之解讀
兩岸民衆對彼此未來和平發展關係的期待,與現實互動中充滿各種衝突,這兩種認知並存的現象已經持續很長一段時間。一個更大的悖論是,多數人認爲兩岸的客觀現狀是和平的,雙方政府互動也持續在改善,軍事對峙也未因共軍飛彈與海軍部署質量提升而惡化;但卻同時認爲,兩岸的「主權衝突」與「外交衝突」形勢仍十分嚴重。
化解衝突成就有限
馬總統2008年就職時給民衆的一大承諾,就是國民黨的執政不僅能緩和兩岸軍事緊張,也能拓展臺灣國際活動空間。長期的「主權對峙」就算不能立即解決,至少能予以凍結,不使其干擾臺灣其他領域的利益。但執政3年以來,民間固然感受到了總體面的「和平」,卻仍認爲改善局部衝突成效有限。這部分甚至成爲在野黨對政府執政成果批判的熱點,並將持續延燒到明年大選。這種「和平認知」與「衝突認知」並存的民意如何解讀?
政治大學預測市場研究中心、政治大學安全研究中心與《旺報》合作辦理的「和平指標」計劃,可以對臺灣「和平認知」與「衝突認知」並存的現象,提供持續與深入的觀察。根據計劃最近的數據顯示,公衆(主要是臺灣,但對海外開放)對兩岸未來朝向和平發展的綜合展望,仍維持審慎樂觀,分數甚至比專家評測還高。公衆對兩岸軍事衝突的預期維持低檔,但「主權衝突」與「外交衝突」的指標依然頗高,甚至高於專家評測的期待。既然是公衆與專家的「預測」,效應與意涵當然是延展到明年大選。最表層的解讀,自然是馬政府的兩岸政策促進了和平,化解「主權與外交衝突」的成就卻有限,而且「預期」來年難題仍無解。如果經濟「無感復甦」的問題年內能改善,政府「主權與外交衝突」問題失分有限。如果不能,連任的挑戰就相當嚴峻。
參與國際機構無望
無可否認,從連胡願景、「胡六點」及歷次江陳會以降,兩岸和平的綜合形勢獲得了顯著改善。「憲法架構下、九二基礎上、以臺灣爲主、對人民有利」方針引導下的活路外交戰略與「外交休兵」政策,使臺灣的「國際空間」有不少進步。馬總統還主動要求公務體系,稱呼對岸避免直稱「中國」。在野黨領導人蔡英文與蘇貞昌等也因而提出「對ECFA做最好的處理」、「不必要整天跟中國嗆聲」的溫和訴求。但政府希望「有意義參與」聯合國專門機構,並以「氣候變遷綱要公約」(UNFCCC)及「國際民航組織」(ICAO)觀察員,爲優先目標的設想,卻不見進展。原本推動ECFA時提出的「有助達成與他國洽籤自貿協定」訴求,甚至連臺星經濟協議,都難以達陣。民衆的印象中,似乎北京只想將盡早把臺北鎖入中國軌道,對臺灣開拓與他國的經濟關係不但毫無興趣,還要推遲、防阻。
不僅如此,我國央行在1992年以「Central Bank of China, Taipei」名義加入的「東南亞國家中央銀行總裁聯合會」最近也被迫改名。特別是類似東京影展江平失言事件這樣的民間衝突,仍不時發生。雖不能說是北京刻意指導,但對臺灣民衆觀感影響之惡劣,甚至還大於一般公衆所知有限的「氣候變遷綱要公約」等爭議。而臺灣盼望能在友好氛圍中,再適度提升出席層級的亞太經合會,也沒有什麼進展。人們預期大局和平,但主權與外交衝突無解,其來有自。
須創造出新的身分
最近總統在出席海基會20週年慶祝大會時,提出「互不承認主權,互不否認治權」,是大選前兩岸政策的守勢表現。尤其是大陸國際地位空前提高,臺灣又困於選舉政治,臺北對和平大局的推進,實難再有主動作爲的空間。但是儘管外交與主權衝突短時間無礙和平大局,但卻使兩岸社會認同益加疏離。這一趨勢也已被「和平指標」計劃的評測證明。
外交與主權衝突事涉兩岸互動時的「身分」,關係到臺灣民衆「自我」認知的本體穩定感和安全感。這不是僅僅靠經濟讓利、相互依存可以改善。與此相反,「本體安全」的惡化,反而可以與經濟不對稱互賴同時並存,並在未來惡性、重大事件發生時,逆轉和平氛圍。如何在外交與主權這種古老而保守的議題上,創造共享的新身分,在臺灣「世代輪替」不可逆轉的未來,將是兩岸和平的最重要的課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