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東方前途出國、歐亞教育俞仲秋:到歐亞國家去留學 接受第二種外語及背後的多元世界

新東方前途出國總裁、新東方歐亞教育總經理仲秋

5月7日,新東方《2019中國留學白皮書》於北京正式發佈。新東方集團助理副總裁、新東方前途出國總裁孫濤,新東方前途出國助理副總裁兼市場總監李浚,新東方集團國外考試推廣管理中心副主任賀銳奇,新東方前途出國副總裁、新東方歐亞教育總經理俞仲秋,新東方前途出國副總裁、斯芬克國際藝術教育總裁郝斌以及Visa中國產品部副總經理莊立筠出席了本次發佈會,並對留學行業現狀與未來趨勢進行了深度分析解讀。

新東方前途出國副總裁、新東方歐亞教育總經理俞仲秋帶來了以下精彩的演講。

各位領導,各位來賓,各位媒體朋友,下午好!非常榮幸今天來給大家做一個關於歐亞留學的解讀。

可能大家對歐亞不是那麼瞭解,其實歐亞留學歷史非常長。最早中國人去海外留學的時候,當時首選的是德國法國日本,歐亞留學的人數從數量來講並不少。當然也有去美國的,比如胡適樑思成。根據最新的教育部統計,現在一年出國的留學人數大概60多萬。簡單粗獷地說一下,比如英國10萬、美國10萬、澳洲+加拿大10萬出頭,發現從人數來講剩下的都是到歐洲大陸或者亞洲國家去留學,有至少20多萬人的體量

歐亞留學一直被認爲性價比很高,像日本、韓國收費來講相比美英澳加明顯便宜一些。一些歐洲的國家就更加便宜,包括德國、法國很多的公立教育本身是沒有學費的。舉一個例子,比如德國留學的費用,主要是生活費,生活費也是德國留學的指導價格,拿到簽證留學生必須提供7萬元作爲生活費,所以學費本身大概就是200歐左右的註冊費。留學一年的費用其實比國內一年讀大學的費用高不了太多,從這就可以看出歐亞留學的性價比確實很高。歐亞國家其實有很多非常好的教育資源。大家對大學排名有一定的認同,我舉個例子,比如QS 2019年的排名,中國是7所,美國當然非常厲害,有48所,剩下差不多接近一半是分佈在歐洲大陸和亞洲國家當中的。

當然大家知道,到歐洲包括日本、韓國這些國家去留學,不僅是到這個國家去學具體的專業和文化知識,其實也順帶地學到這個國家的語言。哪怕本身是個英語的項目,你到了這個國家去生活,也會學到這個國家的語言。到歐亞國家去留學,就會去接受第二種外語以及背後多元的世界沃爾夫假說:一個人的思維離不開語言。人不能離開語言憑空地思維,人做夢的時候一定也是在用語言做夢。語言本身會決定一個人的思維方式,這個只是一種假說,認爲一個人所使用的語言、包括掌握的語言對他的生活方式都會帶來很多積極的影響。

歐亞留學這個市場,如果要說未來的話,我談兩點。一個是留學人羣當中的長尾增量市場。長尾的意思就是說,歐亞是典型的長尾,就是說它非常細分,每一塊量看上去都不大,而且互相之間其實不相關的,如果要考慮去日本留學的人,根本不關心法國、德國怎麼回事,所以每一塊都非常小。在以前,像這樣長尾的市場是很難有一個比較好的商業模式,因爲每一塊都特別小,起不來量。隨着科技發展,隨着像前途這樣的公司有能力來建立巨大的總部,我們有信心能夠把這樣一個長尾的市場做起來。

增量的市場是什麼意思呢?其實很容易預測每年出國的人數,因爲出國留學總的來說和一個家庭的收入和他的支付能力是非常相關的。但是歐亞不一樣,就像我剛剛介紹的,其實歐亞可以小到幾萬塊一年就可以實現留學,並且教育質量是非常好的。某種意義來講,如果有更多的家長和家庭能夠對歐亞留學有更好的瞭解的話,是能出現增量的。會產生“原來從來沒有想過自己的孩子可以去留學”的現象,因爲他找到了這樣一條路徑的存在,有可能會選擇留學,所以多樣化的選擇導致存在增量。現在大家也看到,包括國家的政策,從“一帶一路”的提出,到現在很多第二外語進入到了高中課程當中,高考也開放了除英語以外的其他語言,研究生考研本身就可以選考很多語言,所以以後都會是這樣多元化的市場。我相信這個世界未來也不會是單極的,而英語的霸權也是從二次世界大戰以後才形成的,這個格局也只有半個多世紀的時間。我相信這個世界未來的發展會往更多元化的方向發展,歐亞留學可能還會有進一步增長的空間。

我今天的分享就到這裡。謝謝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