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世暉/日本建國大業至今未完,待續
▲歷經兩次來自外在壓力後「開國」的日本,皆成功邁向強國之路。(圖/路透社)
文/李世暉
在日本的辭典中,「開國」是「鎖國」的反義詞,主要是指經濟上的對外開放,但同時也具有建國以及前進、開拓的意涵;而「立國」一詞則是指「建立國家」,或是讓國家發展、繁榮的基本國策。自明治維新之後,日本的政治家們就圍繞着「開國」與「立國」的概念,不斷試圖形塑自己心目中的「日本國」。
以現任首相安倍晉三爲例,他在2017年1月20日的施政方針演說中提到,爲了下一個世代,他有責任要與國民共同創造新的國家;這是一個「開國」的概念。此外,安倍晉三也直接提出了「觀光立國」的政策方針,宣示將大力推動日本的觀光產業;這是一種「立國」的思維。
從日本的近代歷史來看,日本歷經了兩次的「開國」。第一次是在江戶時代末期,日本在西方列強的壓力下,推動了大規模的體制變革。此一明治維新的過程,又被稱之爲「明治開國」。第二次則是在二戰之後,在GHQ(盟軍最高司令官總司令部)視爲的主導下,戰敗國日本進行了一連串的體制變革。此一過程,被稱之爲「戰後開國」。兩次的「開國」都是來自於外在的壓力(或者可以說是來自於「美國」的壓力),而開國之後的日本,也都成功的邁向了強國之路。1990年代初期,日本在政治上進入了新的「平成時代」,但在經濟上卻面臨的成長停滯。此一時期,日本國內開始出現以「平成開國」的體制變革,讓日本重新走上富強之路的論述。1990年代中期之後的政治改革、制度鬆綁等變革措施,都在此一開國思維下進行的。2013年,安倍晉三首相所規畫的「強大的日本」藍圖,也是想借由美國主導的TPP壓力來進行「開國式」的變革。另一方面,日本的「立國」思維,比較接近基本國策、國家定位的意涵。最著名的「立國口號」,則屬明治維新之後的「貿易立國」,以及二次戰後的「經濟立國」。前者是日本帝國走向富國強兵的基本國策,後者則是戰敗國尋求新國家定位的政策方針。
▲日本明治維新時期,描繪橫濱繁榮景象的浮世繪。(圖/翻攝自維基百科)
值得注意的是,戰後的日本在不同階段,會有不同的基本國策或國家定位,也由此發展出各種不同的「立國」概念。例如,在1980年代,爲了建立電子產業的競爭力,日本政府喊出了「電子立國」;1990年代爲跟上電腦科技與網際網路的風潮,日本政府提出了「科技立國」;2003年,當西方輿論贊揚日本流行文化之際,日本政府則順勢推動了「文化立國」;全球金融海嘯之後,日本政府也於2010年強調「金融立國」的重要性。此外,爲了行銷日本的綠能產業與基礎建設技術,日本也曾提出「核能立國」(2006年)與「環境立國」(2007年);而爲了把日本打造成體育大國,也曾出現「體育立國」(2010年)的構想。
然而,經常出現在日本國內的「開國/立國」討論,直接反映了當代日本所存在的兩項事實:
第一,日本自明治維新之後,從未真正的「開國」。傳統的日本體制在明治維新之後雖然華麗轉身爲現代法制,但許多思維與慣習依舊保有江戶幕府時代的精神。這樣的傳統思維,形成日本社會與市場的封閉性。正因爲沒有真正的「開國」,纔會不斷地強調「開國」的重要。
第二,二次戰後的日本,始終處於「國家定位」的混亂。因爲戰後日本的「國家定位」,在「日美安保」體制與和平憲法架構的拉扯、制約下,一直襬蕩在「和平的中立國家」與「重新武裝的正常國家」之間。《日本國憲法》不允許日本擁有軍隊,但在「日美安保」體制下,日本必須建立自衛隊來保障本國與周邊區域的安全。這樣的矛盾,也讓日本必須不斷的以「立國」思維,對內凝聚國內認同,對外強化日本在國際社會中的存在感與價值。
▲日本陸上自衛隊員參與2010年觀閱式。(圖/翻攝自維基百科)
本文一開始提到,「開國」與「立國」都有「建國」的意涵。而日本不斷的追求「開國」與「立國」,其實在某個程度上顯示了日本仍是一個「未完成的國家」。最後必須強調的是,由於日本是亞太區域最具影響力的國家之一,這也使得日本在「開國/立國」思維上的交錯,無可避免皆受周邊國家的關注。
好文推薦
李世暉/獻貢之行?安倍訪美的背後意義
李世暉/日本博弈默示錄
●李世暉。慶應義塾大學SFC研究所上席所員,慶應義塾大學媒體政策研究科特別招聘教授,現職爲國立政治大學日本研究學位學程教授兼主任。專長領域爲日本產業政策、日本經濟安全保障,以上言論不代表本報立場。88論壇歡迎網友參與,投稿請寄editor88@ettoday.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