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人文聯合講座/蛤?!
日前爲澳洲返國的友人接風,席間一道甜點「南北杏仁糊雪蛤」,引發我們對「蛤」的字義思辨。
「蛤」字除了在蛤(ㄏㄚˊ)蟆和蛤(ㄍㄜˊ)蜊的音義不同外,它同時也是臺灣相當流行的網路用語。試問友人是否知道它的網路用法,他不明所以,脫口而出「蛤(ㄏㄚˊ)」?而我則因他久居國外,竟然不知此一國民詞彙,也驚訝地說出「蛤(ㄏㄚˊ)」!然後我們爲同時說出「蛤」又再「蛤」了一次,恰恰反映了「蛤」是臺人常見的口頭禪。
「蛤」是萬用的開頭詞,常用來表達困惑、懷疑、質問或驚訝,藉以向對方指出不清楚或不合理之處。例如,聽不清楚時說「蛤」,是請求「再說一次」;有聽沒有懂時說「蛤」,是表達「請用其他方式解釋看看」;知道對方有聽沒有懂時說「蛤」,是透露「很驚訝你居然不懂」…。於是大家就這樣蛤來蛤去,蛤成一團了。
隨着網路詞語的多方演進,「蛤」字近年來廣受臺灣網民喜愛,其榮景可說是網海無處不飛「蛤」。究其原因,除了該字的用處多元外,個人認爲還得歸功於「蛤」讓人聯想到靈敏生動的蛤蜊。兩枚蚌殼的開開合合,像不像我們對話時的張嘴閉嘴呢?當兩枚蚌殼全面張開時,像不像我們聽不清楚時把雙掌緊貼雙耳後面呢?而當蛤蜊吐沙時,是否如同我們驚訝時的「吐槽」呢?
其實,「蛤(ㄏㄚˊ)」的讀音並非臺灣所專用,它也是世界通用語音。我們知道語言間本就存在許多差異,例如我們說「狗」,英文是dog,日文是inu,德文是hund,法文是chien。大約十年前,三位歐洲學者發現讀音似蛤(ㄏㄚˊ)的「Huh」這個音詞(或其音似詞)似乎存在於五大洲的多種人類語言中。例如當一個人沒有清楚地聽到某人剛說的話時,它是對話間的修復啓動詞。他們推論它是一個普遍使用的字詞,並觀察到「它滿足了所有語言一個共有的關鍵需求—有效地發出聽覺和理解問題的信號。」該項研究着實有趣,在二○一五年時獲頒搞笑諾貝爾文學獎。
「蛤」的日語讀音是hamaguri,取「浜」(hama)和「慄」(kuri)的合體音,猜想這是因爲蛤蜊看起來就像是散落於海濱的栗子。該日語讀音正巧讓蛤蜊的蛤(ㄍㄜˊ),與另一讀音的「蛤蟆」(hama)產生連結。無巧不成書的是,「蛤蜊」的閩南語常說成「蚶仔」,念起來恰恰與日文的hama不謀而合。
「蛤」另有一種臺語讀音爲kap,例如「文蛤」念成bûn-kap。宜蘭早期被稱爲「蛤仔難」,念起來就近似後來我們熟知的「噶瑪蘭」(Kavalan),其名稱源自於世居蘭陽平原的原住民「噶瑪蘭族」。
還記得「蝦蟆」也作「蛤蟆」嗎?「蛤」的另一孿生同音字詞是「蝦」。因此,如果我們在網海里老是瞧見海鮮總動員,千萬不要大驚小怪。
筆者是文字學的門外漢,論述不甚考究,但望諸君見諒,閱畢就一「蛤」置之吧!(作者爲臺灣大學資訊工程系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