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人文聯合講座/真畢業.真畢典
畢業典禮也是生涯的重要開學典禮,建議以真誠的態度面對。圖/張俊哲提供
我必須承認:如果可以拋開績效的壓力,在學校工作其實是件有趣的事。除了可以享受隨着四季變換的校園美景,每年還可以看到各式的「畢業季」佈置,好似欣賞特有的「第五季」景觀。雖各系館的畢業裝飾難免有點粗糙俗氣,但它們早就融入爭相合影的人氣,呈現不完美之美,令人感到親切。
畢業季由「離情依依」演化至「人聲鼎沸」,其來有自。這和過去二十年來各大專院校所颳起的「撥穗之風」,息息相關。某些讀者可能還不知道,現在除了校級的大型畢業典禮(大畢典),幾乎每個系所還額外籌辦了小型的畢業典禮(小畢典,又稱撥穗典禮)。各單位都希望能透過撥帽穗的儀式感,來增強畢業生對系所的認同感,以利聯繫這些未來的系友。然而年輕的讀者們可能難以想像:早在三十年前,這類的小畢典幾乎不存在臺灣!甚至連當年校級畢典的盛況,都遠不及近年大畢典的豪華排場。
我雖樂見畢業典禮蓬勃地發展,卻也爲其時序的安排抱憂。據悉目前大多數身着學位袍、頭戴學位帽,坐在臺下等着撥穗的同學,竟然還要在畢業典禮過後的一到兩週,參加期末考試;比例不低的碩博士生,甚至要在典禮結束後的一到兩個月,纔會參加論文口試。換言之,現行的畢業典禮其實是場「準畢典」,或像是場提早慶功的派對。對那些不幸在期末考或學位考鎩羽而歸的同學來說,這場畢業慶典更帶有濃濃的諷刺味,情何以堪!
或許目前各校將畢業典禮提早至期末考前舉行,有其複雜的行政考量。我也曾問過幾位延畢的大學生和研究生,請教他們爲何不明年再來參加大小畢典,讓自己更名實相符些?他們一致的回答都是:我只喜歡和我一起入學的同班同學拍畢業照,畢業典禮不過是個形式!我雖被同學們純真的同窗情誼說服,卻也訝異他們僅把畢業典禮視爲拍照留影的場合。撇開撥穗典禮的意涵不談,個人以爲:畢業即是真畢業,延畢就是真延畢,彼此很難畫上等號。
若現行體制暫時無法讓畢業典禮名實相符,個人倒鼓勵延畢的同學「袍照穿、帽照戴、緩進場、勤合照」,既可做個堂堂正正的延畢生,也能在畢典散會後和同期同學拍照留念,可謂有情有義,敢做敢當。我相信拒絕虛假的撥穗,將會在同學心中內化爲坦蕩的自省力量;如此情操,一輩子都將受益無窮。
最後,我要向三十年前負責教育行政的前輩們致敬。在當年沒有網路的時代,他們竟然可讓我們在大學、碩士畢業的當天,充分體會到「如釋重負」和「有驚無險」的真實感。因爲,成績單顯示我們可以畢業了!我真希望能再有機會向他們說聲謝謝。同時,我也相信在網路與電腦科技發達的今日,那些繁複的行政程序,應不是無解的難題。科技的力量,正在等待那顆決心。(作者爲臺大教授、出版中心主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