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人文聯合講座/即興奧斯卡
首先和讀者們分享個秘密:每年收看完奧斯卡頒獎典禮,我都變得比較快樂些!類似的好心情也發生在金馬、金鐘、金曲獎舉行的當晚。衆星雲集固然令人興奮,但聆聽得獎感言,纔是心情變好的主因。
其實所有的得獎感言,不外乎「感謝再感謝」。然而,它們總是那麼地百聽不厭。個人以爲「真誠」和「感動」所化成的感謝,完美地詮釋了「真情流露」。得獎人的感言和眼淚,透過媒體的放送,讓我頓時覺得不少人還會掏心掏肺地互助,使得世界變得光明瞭些。就算那只是錯覺,至少我的快樂,是真真切切。
一如往常,兩週前的二○二四奧斯卡頒獎典禮,得獎人的致詞又再度感動了我。兩週過後,我還意猶未盡,經常觀賞精采片段重播,細細品嚐得獎者酸甜苦辣的人生,欣賞他們不可思議的奮鬥歷程。例如,我喜愛的「鋼鐵人」小勞勃道尼在三度入圍奧斯卡後,終於獲獎。雖然他這次不靠「鋼鐵人」取勝,卻活脫像個脫去盔甲的「鋼鐵人」,帥氣地上臺領取最佳男配角獎。他用黑色幽默自嘲自己的荒誕青春,同時又用款款的深情投向其妻,感謝她的愛心,收容他這隻喪家犬。或許您可質疑他和其他獲獎的演員實在太會演了,連頒獎典禮都不放過。然而我毋寧相信他們選擇演活了自己,才能在臺上如此地真情流露。如果我再多疑,恐怕只會消滅自己的快樂。
懷着上述的感動,我現學現賣,在奧斯卡次日的「新生專題」,與同學們分享感恩的可貴。爲了避免落入說教的冷場,我在同學們觀賞頒獎精華後,索性請上學期獲得「書卷獎」的大一同學,上臺發表得獎感言,好似一場「即興奧斯卡」。因爲是即席演講,同學們剛開始稍顯緊張與靦腆,但很快地就能侃侃而談。在欲罷不能的掌聲中,我還把剛得校長獎的助教也請上臺,加碼演出。最後我靈機一動,把自己還原成當年甫入學的大一新生,用小勞勃道尼的口吻發表曾得書卷獎的感言,好似用一首安可曲,來感謝臺下的聽衆。我自認演得很不像,但因懷着感恩的心來回憶當年的不堪,共鳴超乎預想。因此,我深刻體會:只要不是出於虛情假意,感謝與讚美總能轉換心情;至少,讓悲傷或憤怒不再是唯一選項。
逾半世紀以來,學校教育常以「勝不驕」來貶抑成就感,或以「敗不餒」來壓制挫敗感,導致「勝也不是,敗也不容」之認知失衡,造成學習意願低落,教養問題層出不窮。如同溫馨、創意的頒獎典禮,若我們可營造一個容許師生大方分享成敗的學習環境,幸福感將會油然而生。當然,我也注意到入圍但未獲獎者的強顏歡笑。欣慰的是,當我看到他們手拉着身旁的親友時,臉上的表情變得不再那麼僵。這個肢體語言,也是百分百的感謝。最後我感謝這個專欄,讓我可分享教學點滴,使我的心情變好。
(作者爲臺大教授、出版中心主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