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健雜誌/生酮飲食熱潮該跟嗎?掌握決策10關鍵
因爲能短期見效。如果你或者身邊朋友也想試試看,先了解有哪些注意事項。
受臺客劇場的影片影響,生酮飲食成爲今年最受矚目及討論的飲食法。
回溯至西元前5世紀,患有癲癇的人被認爲是惡靈附身,發病時常被隔離且無人敢靠近,病人因此沒有食物可吃。在飢餓狀態下,體內肝糖消耗殆盡,就會開始代謝體脂肪爲酮體,而酮體可減緩腦部不正常的神經傳導,因而改善病人肌肉僵直等症狀。而現代醫學許多臨牀試驗發現,生酮飲食可減緩兒童癲癇症狀,與古時候處理癲癇的原理有些許雷同,臺北醫學大學保健營養學系教授葉秋莉說。
除治療癲癇,也有數篇研究指出,生酮飲食能抑制腦瘤。由於腫瘤細胞只以葡萄糖爲能量來源,但大腦正常細胞還能靠酮體運作,腫瘤細胞因而受到抑制,臺北馬偕紀念醫院營養師趙強解釋。
傳統生酮飲食爲高脂低糖的飲食形態,脂肪佔總熱量約80%,糖類降至10%以下,其餘熱量則由蛋白質供應;而新的生酮飲食則以中鏈三酸甘油酯爲主的油脂(Medium Chain Triglyceride oil,MCT oil)作爲大部分脂肪來源,主要是因MCT油脂較易引起酮體產生,葉秋莉說。
這種飲食促使身體在缺乏葡萄糖的狀態下,轉而使用肝糖,肝糖耗盡後再將脂肪酸及胺基酸轉化爲新生葡萄糖利用,接着便以脂肪代謝物——酮體爲熱量來源。一則因減少澱粉類食物攝取,血糖自然降低,二則因消耗脂肪,在短期內有燃脂減重效果,便被用於減重及非正統治療的血糖輔助控制手段。
短期見效的方法符合人性,以最少力氣、時間取得最大效果,但其他面向有哪些事情該注意?跟風之前應清楚掌握。
身體機制太精密,容易顧此失彼。目前已知生酮飲食可能發生下列健康風險。
1.針對癲癇孩童採生酮飲食治療2周至2年的研究發現,副作用包括酸血癥、腎結石、感染、高尿酸血癥、低血鈣和高膽固醇等問題,長期則可能導致生長遲緩。
3.低血糖昏迷。糖尿病友避吃糖類食物又未調整藥物易造成低血糖,低血糖會觸發腎上腺素,頻繁啓動會降低靈敏度,亟需腎上腺素救命時反而上不來,嚴重者會低血糖昏迷。
4.酮酸中毒。因血液酸度上升,電解質不平衡,影響呼吸、氧氣交換,連帶影響肺功能,最嚴重可能致命。
5.酮體產生時易伴隨脫水現象,造成體內電解質不平衡,心肌易收縮不良。
6.動物性蛋白質攝取過量,易阻礙鈣質吸收,提高骨質疏鬆機率。
7.變老、傷心。部分男性將生酮飲食當作大量吃肉的藉口,若以高溫炸烤烹調,會產生糖化終產物(AGEs)造成身體氧化、老化及心血管疾病。
關鍵二/不需生酮飲食也會產生酮體
想靠酮體減重,並不需要吃到生酮飲食才能產生。趙強指出,只要某些時段在飢餓狀態下,身體就會藉由產生酮體提供能量,「比如餐與餐間隔久一點,晚餐後別再吃東西,到隔日早餐間超過12小時,身體就會產生酮體。」
再舉個實例,單純血糖控制不佳也可能產生酮體、甚至酮酸中毒。恩主公醫院最近收治一名酮酸中毒的28歲女性患者,營養師徐沛甄指出,病人患有第一型糖尿病,三餐不規律、偶爾正餐沒吃到澱粉類食物,或喝了杯含糖飲料,又忘了注射胰島素,就因噁心、嘔吐及倦怠感至急診就醫,被確診爲糖尿病酮酸中毒。
關鍵三/健康人也可能酮酸中毒
健康無病的人也有酮酸中毒風險。萬芳醫院內分泌暨新陳代謝科主治醫師劉漢文爲文指出,從國外知名期刊《刺胳針(Lancet)》、《新英格蘭醫學期刊(NEJM)》等5本期刊中,已找到5個非糖尿病人,卻因生酮飲食或低碳水化合物飲食造成酮酸中毒的病例報告。
這5篇報告發現,這些患者執行生酮飲食的時間最多3~6個月,短期的3~10天就發生酮酸中毒。
關鍵四/第一型糖尿病及需打胰島素的第二型糖尿病患者不適合採用
酮體仍需胰島素代謝,先天無法分泌胰島素,及胰島素相對不足的病人,酮酸中毒風險極高。
人體內的胰島素約一半是用於處理飲食增加的血糖,另一半用於管理肝糖和調節脂肪代謝,包括抑制酮體產生。無法分泌胰島素的第一型糖尿病,及胰島素相對不足的第二型糖尿病人,處於高血糖時,即使糖類攝取適量,已處於易生酮的代謝狀態,酮酸中毒風險極高,嚴重可能致死。
再者,糖尿病的併發症包含脂肪代謝異常及大小血管的病變,若無醫護人員監測而貿然採用,易有酮體堆積過多、發生酮酸中毒的疑慮,葉秋莉說。
趙強也擔心,不自知已罹患糖尿病,或糖尿病前期、代謝症候羣的人,跟風吃了生酮飲食而出事。他解釋,胰島素偏低時,糖類進入肌肉組織的速度變慢,體內儲存的肝糖也減少,一旦心臟有狀況如心肌梗塞、血氧不足時,連緊急備用、幫助心臟繼續工作的能源(肝糖)都沒有。
若是已有腎臟病變的人,藉由生酮飲食控制體重或血糖,則會增加腎臟代謝負擔,恐導致腎功能惡化、甚至洗腎,徐沛甄說。若是有痛風的人,生酮飲食中過多的油脂也會妨礙尿酸排除,引起痛風急性發作。【全文未完,完整內容請見《康健》226期】
【延伸閱讀】生酮飲食減重好迷人?你該知道的5件事不必嚴格的生酮,低糖飲食也能降血糖以極端的低碳水化合物飲食減肥,反而可能導致心臟受損!
詳見《康健雜誌網站》。※本文由康健雜誌授權報導,未經同意禁止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