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準後疫情時代網購商機 蝦皮超市以低價策略超前部署

蝦皮超市」強打「價格力、方便性競爭優勢,攻佔超市採購線上移轉商機。(蝦皮提供/黃慧雯臺北傳真)

疫情時代無接觸服務已成趨勢電商也要與時俱進!蝦皮購物觀察「宅經濟」主要帶動站上民生必需品、3C家電、居家娛樂商品需求,爲超前佈局,發展出「線上專店策略,打造「蝦皮超市」、「蝦皮電子」、「蝦皮書城」向「通路化」拓展經營觸角;更看好食品類線上採購趨勢不減,鎖定主要客羣消費訴求優化蝦皮超市服務,強打「價格力、方便性」競爭優勢,以挑戰市場低價價格優勢,創造優於實體的購物體驗

經濟部最新報告,網路購物平臺近年蓬勃發展,2020年更因疫情影響,臺灣零售業網路銷售額在上半年即創下年增16.8%的成績;財政部資料也指出在電商淡季的2月份,電子商務銷售額反而大增4成。蝦皮購物內部數據亦顯示,東南亞各國消費頻率在疫情期間皆呈數倍成長,臺灣站內用戶使用時長連帶提升3成,顯見疫情帶動的「宅經濟」大勢已是必然。

市場趨勢推動品牌零售業者加速佈局數位版圖,打造全通路策略,疫情爆發期間即有上千家品牌進駐蝦皮商城,包括鼎泰豐、希爾思、白蘭氏等國內外知名實體品牌。而涌進電商的人潮也轉爲流量紅利,使得品牌紛紛加大電商廣告投資比重,善用蝦皮購物「新媒體平臺」拉擡線上業績。疫情期間平臺關鍵字的廣告投報單月成長 20%,實際爲合作品牌帶動流量和訂單雙重躍升。

除品牌加速數位轉型進程,電商也依市場動態積極尋求發展契機。蝦皮購物洞析各國消費需求,發現因企業分批上班、居家時間長,帶動辦公電子設備和娛樂遊戲類商品消費力成長數倍;自煮料理、生鮮食品銷售增長更爲強勁,疫情期間單月在站上多次購買料理食品的用戶需求竟增加近2倍,顯示消費者已逐漸養成線上採買的習慣。鎖定疫情環境下聚焦的三大網購需求,蝦皮購物推動成立「線上專店」,由「蝦皮超市」滿足民生必需品採購需求,更從防疫基本需求出發每日開賣醫療口罩,另以「蝦皮電子」提供優於實體門市的專業原廠保固及超值優惠,「蝦皮書城」則精選時下熱門書籍類型推出專屬折扣。

蝦皮購物策略暨數據分析總監樑日威表示:「疫情期間電商用戶流量突增,不僅需要持續增加用戶黏着度,更需要開拓更多客源與市場。爲此蝦皮購物縱觀消費需求,着力佈局「線上專店」策略,藉由平臺優勢升級購物體驗,搶佔實體購物行爲線上移轉的商機。」

根據內部調查,男女用戶對民生必需品的採購需求皆顯著成長,其中超過半數的購買者上班族家庭主婦,此類客羣採購時間較零碎、重視商品價格與採購的方便性。因此,「蝦皮超市」主打「價格力」與「方便性」,價格部分藉由大數據精選商品入倉,降低倉儲與存貨成本,獲取大量採購優勢;並較實體超市量販少去實體店租、管銷高額費用,讓「蝦皮超市」具備較線下更有力的價格優勢,搭配活動折扣、折價券點數機制,週週祭出指定商品市場最低價,以價格回饋給用戶。

此外,「蝦皮超市」亦結合24h快速配送到府,節省實體採買的時間、搬運人力及交通成本,實際滿足時間碎片化趨勢下的消費需求。期盼藉由「蝦皮超市」鎖定線下采購移轉線上的新商機,帶給消費者更勝實體的購物體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