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會放PPT時,不小心打開了電腦裡收藏的“小電影”,然後...

繼「糊弄學」之後,胖編最近又挖到了一個有趣的豆瓣小組——社會性死亡。

別問胖編爲何總是能挖到“奇怪的寶藏”,在帶領大家姿勢,開眼戒這件事上,胖編始終如一,從未變心,不容置疑。

作爲當今互聯網上的流行熱詞,「社會性死亡」並非像其他網絡熱詞那樣源於網友們的段子調侃,而是出自美國作家托馬斯·林奇《殯葬人手記》一書。

在書中,托馬斯·林奇對「社會性死亡」進行了這樣的劃分和解釋:

聽診器腦電波儀器測量出的,叫做“肌體死亡”;

神經末梢和體內分子活動的停止,叫做“代謝死亡”;

親友和鄰居所共同知曉的死亡,叫做“社會性死亡”。

只有當一個人經歷了“社會性死亡”,他纔算是真正歷經了死亡的全過程。大概意思是:當與你相關的社會成員認可並且習慣了你的消失,“個體”纔算是迎來了它在社會上的終結。

然而,這個既嚴肅又充滿哲學意味學術詞條,在當今的網絡文化語境衝擊下,從原本宏大而深沉的層面,逐漸演變成一場接地氣的詼諧自嘲狂歡。而“尷尬”,則成爲了這場狂歡的籌碼

作爲當今在年輕羣體中流行的網絡熱詞,「社會性死亡」並非指沒有靈魂地活着,或是死後被大家遺忘,而是用來表示在公衆(除去親密關係的人)面前出醜,已經丟臉到無法見人,強烈希望此時此刻地上就有個洞能鑽進去的程度

常常用來形容一個人經歷過極度尷尬的事情後,無地自容到只想當場去世的狀態,與另一個網絡熱詞「公開處刑」相類似。

魯迅的話來說就是:“有些人活着,但他已經尷尬致死了。”

在豆瓣上,這個今年3月剛成立的「社會性死亡」小組,在短短半年內已經聚集了超過20萬的成員。

成員們自稱“屍體”,與大家分享着各自的“死亡現場”。隨便翻一翻該小組的帖子,慢慢你就會發現,人類很難不把快樂構建在別人的痛苦尷尬之上,由此也充分印證了“人與人之間的悲喜並不相通”的真理

“當來到門口,自信滿滿地在老師同學的注視下,從書包裡掏出鮮豔的紅領巾,準備莊嚴地戴在脖子上時,看到老師的眼睛瞪得像銅鈴低頭一看,手裡拿着的正是姥姥鮮豔的紅內褲,恍惚幾秒後,迅速塞進書包,逆着人流跑向校門口的小賣部買紅領巾………”

小區門口等車,然後司機來了,我一上車師傅開口說:哇~好香啊~

內心暗爽美滋滋,心想美女當然是香的,還順便低頭聞了一下自己今天噴的香水假裝羞澀地回了師傅一句:是嘛~可能是我的頭髮吧~我新換的洗髮水~

然而師傅彷彿沒聽到,繼續說:真的好香啊,你帶了便當嗎?

我(依然沒有醒悟),回答到:沒有啊~ 可能就是我的頭髮吧~

司機(還是沒接話),然後探出頭四下看了下,異常興奮地說:啊~我聞到了,就是那家鴨脖吧!!太香了啊!!

我猛然醒悟!!那可不就是那個飄香十里的鴨脖嗎?(那家鴨脖確實是很香)

此時氣氛突然有點尷尬,沉默如同店裡安靜躺着的鴨脖。

我好想唱一句“我應該在車底,不應該在車裡……”

學冷知識,就在《胖編小課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