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週刊/沒這家臺商 露華濃會斷貨兩個月

文/吳美慧太和集團總經理 郭靖凱 (攝影者賴建宏)

一開年,國際化妝品品牌大廠露華濃(Revlon)、歐萊雅(L'Oréal)旗下卡尼爾陸續退出中國市場,爲這兩家代工彩妝製造商太和集團本應擔憂不已,沒想到總經理郭靖凱卻一點也不擔心。因爲這家亞太彩妝製造業龍頭,早於兩年前,將代工重心,從國際品牌轉移至中國本土品牌。

20年前,郭靖凱看到中國低價代工優勢,把位在高雄大發工業區的工廠,全數搬遷到中國上海,當時的產能規模僅次於義大利瑩特麗(Intercos)。2009年,太和集團在上海松江擴充二廠,擁有露凡西麗鑫生技兩家化妝品公司,不僅成了臺商產能規模最大,還小贏瑩特麗,成爲亞太彩妝製造業龍頭。

太和集團每年生產出來的睫毛膏口紅脣油眼影粉餅腮紅等彩妝產品,供露華濃、歐萊雅、雅芳(Avon)、博姿(Boots)等大品牌銷售。少了太和集團,露華濃「粉」系列產品,會斷貨兩個月,博姿一年耶誕節營收,可能會少了一半。

敢變革!燒近半股本研發不脫妝產品

想要成爲國際化妝品品牌大廠的代工廠,或許不難,但要讓國際大廠「倚賴」,還要牢牢的「黏」住,不是件容易的事。敢與舍,是太和集團「黏」住客戶的兩大絕招。 爲了控制產品的質量,太和集團比同業敢砸錢,以12.5%的股本,約新臺幣3000萬元建立七間實驗室,取得中國化妝品製造業中國合格評定國家認可委員會(CNAS)唯二認證書的其中一張。

他們還以新臺幣近億元請來雅詩蘭黛前研發主管、曾是法國化妝品協會的主席當研發顧問,以符合國際化妝品大廠的需要,光顧問費約佔年營收1%。有同業笑他傻,「沒有他,我們得不到想要的品質,魚與熊掌要有取捨,」郭靖凱說。

2000年時,它決定擺脫利潤較低的彩妝禮品市場,改走國際化妝品大廠代工路線,營收一度掉了近兩成。2006年,大膽引進烤粉技術,才讓他們的代工技術被歐美、日韓的大廠看見,甚至成爲共同研發的夥伴。 烤粉最大的作用,就是讓「粉」類的產品,可以服貼在臉上,不易脫妝,還有薄透感。而該技術的難度,在於生產過程中,「油跟水比例沒算好,會出現分層或分離的現象,做出來的產品不能賣,」必延生物科技公司董事長吳勝豐說。

但當時,全球只有義大利的彩妝製造廠有這項技術,且價格很高,太和不但跟義大利買下專利配方、生產設備,還燒掉近一半的股本,花費一年才摸索到量產訣竅

拚量產!交貨期減半,獲中國大單 這是該集團的轉捩點,尤其金融海嘯時,女性對化妝品消費支出縮水,轉用價格較便宜的品牌,譬如露華濃就在那五年內股價上漲九倍,太和集團提供的烤粉技術即是其業績大發的功臣之一。

在國際化妝品大廠退出中國市場時,中國本土品牌抓到成長縫隙,中國最大的化妝品公司百雀靈,今年預計營收將達人民幣50億元(約合新臺幣250億元),提前在2013年第四季與太和簽約下單。目前中國前十大化妝品品牌中,就有一半是太和集團的客戶。 因懂得捨去眼前的「小利」,花大錢研發與建構標準實驗室,纔夠資格成爲國際化妝品大廠的合作伙伴,這也是其過去三年裡,能達到平均年營收成長率約三成、毛利率約25%到30%成績單的關鍵。

【 更多報導

震央士林》大地震會接連發生嗎?科學怎麼說

過了30歲,還在領低薪,從此低一輩子

Costco成功的秘密:不僱用MBA畢業生

誰纔有資格決定生死》親弟腦中風 兄阻醫開刀:我養不起他

情人節時在男人面前這樣說,妳就死定了!

精彩全文,詳見《商業週刊》。※ 本文由商業週刊授權刊載,未經同意禁止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