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週刊/「揪科」上架3個月 百萬次下載

臉書花天價一九○億美元買WhatsApp,樂天也花兩億美元購併Viber,即時通訊軟體頓時成了當紅炸子雞。然而,在工研院有一個不到二十人的小團隊,卻研發一款新App,推出不到三個月就有上百萬下載量,它是揪科!

文/顏雅娟

你今天「LINE」了嗎?在臺灣,每十名擁有智慧手機的人,大概有十一個安裝了至少一個即時通訊軟體;這不是玩笑話,而是真實發生的案例,因爲不只手機要用LINE,連桌上的PC也要用LINE。

然而,LINE來自日本、WhatsApp從美國來、微信出身中國,在這些「舶來品」之外,卻有一個不到二十人的團隊,打造了一個「臺版LINE」,上架不到三個月,下載量就衝破一百萬,超過八千家企業申請使用;就連中華電信、遠傳都搶着要技術轉移。它是工研院資通所開發的「揪科(Juiker)」。

避開消費戰場商用市場

爲什麼會想開發揪科?工研院資通所資訊技術總監黃肇嘉笑着說:「很簡單,就只是想砍掉所有的通訊小卡。」

他一邊說、一邊從口袋掏出皮夾裡的通訊錄,「每個人到一家新公司,通常會拿到一張小卡片,甚至是一本小冊子,上面印着公司所有人聯絡電話與分機號碼;每次要找人,都要看着本子慢慢找,找到了還不能立刻撥號,必須按着通訊錄上的數字,一個鍵、一個鍵輸入手機。」

爲了解決這樣的不便,從二○一二年開始,黃肇嘉帶領一羣人研究網路電話相關技術,終極目標就希望能做一款結合室內電話、App,以及智慧型手機的「三合一」通訊軟體。

要達到這樣的技術,工研院不缺,因爲多年前,資通所對於網路電話(VoIP)技術研究就已非常成熟;但是,要在市場找到一塊新的需求,可不是件容易的事。

不同於LINE、微信重兵佈局消費市場,揪科爲了在強敵之中殺出重圍,除了有傳文字訊息、貼圖等基本功能;還整合企業通訊錄服務,只要企業用戶來申請,一點進App,就能清楚看到公司各部門的分機號碼、行動電話資訊,無論對方是在辦公室座位上,或在外頭奔波,都能透過Juiker聯絡到對方。

就拿已經使用揪科一個多月的臺北市資訊局來說,「它最厲害的就是『虛實整合』,不管是在位置上或是行動間,都可以很快找到人。」臺北市資訊局主秘潘瓊如說。

初期太耗電 被自家人抱怨

「與其他即時通訊軟體不同的是,我們只想把『企業溝通』這件事做深、做透。」工研院資通所網路服務技術組副組長周慧娟不諱言,爲了深化企業溝通這項特色,擁有八千名員工的工研院,成了最好的練兵場

一三年六月,揪科先在工研院內推出測試版,爲了確保通話品質,最初的設計是讓App隨時與後端伺服器保持連線,「但這麼一來,手機耗電量便高得嚇人。」掛名團隊技術長、資通所網路服務技術組技術副組長黃崇仁無奈地說。

當時,揪科還一度被評爲「噴電揪科」,意指科會消耗掉大量的手機電力,這可讓工研院內部員工抱怨不停,甚至解除安裝,這是團隊從來沒遭遇過的空前危機,使用者信心全面崩盤,讓團隊成員都忍不住開始質疑自己,「我們真的做得起來嗎?」

確實,誠如黃崇仁所說,「過去,一項技術只要有一%的進步,接着再到實驗室做出雛形,下一步就是開始想怎麼技轉,但揪科打破了這樣的遊戲規則。」這羣工研院的工程師,技術研發能力絕對無庸置疑,但要從頭到尾把一個App做出來,甚至找到用戶,大家都是頭一遭。

「要從『技術本位』進展到全方位的服務,真的是很不容易。」無奈全寫在黃崇仁的臉上,「最困難的,就是把電話與簡訊這兩件大家早就習以爲常的服務結合在一起;因爲大家已經很習慣講電話這件事,(揪科)只要有一秒延遲,或是在電話裡出現迴音,立刻就會被使用者罵翻。」

但這羣團隊沒被現實打敗,一三年十一月,前後經過十八個月的研發與改版,揪科終於正式上架,揪科團隊形容那真是每天「披星戴月」瘋狂作戰。由於每天晚上九點到十一點半,是揪科的使用高峰期,九點一到,所有人都繃緊神經、坐在電腦前嚴陣以待,周慧娟就笑稱團隊是在「看盤」,爲的是盯着每臺處理器後臺伺服器的效能,就擔心繫統超載出包。

「這真的像個震撼教育,完全沒料到揪科會這麼受歡迎。」將近有一個月時間,揪科每天平均有三到四萬次的下載量,那段時間,團隊成員全以辦公室爲家,每一則使用者評論,他們也都逐一回復。

儘管,身體是辛苦的,心裡卻是無比興奮。過去曾在電信產業工作近十年的工研院資通所技術副理簡嘉宏坦言:「當初進來工研院,也曾擔心是否會像個小工程師、毫無用武之地,可是現在我們最大的夢想,就是打敗LINE!」…【全文請見今週刊901期 】(尊重智慧財產權,如需轉載請註明資料來源:今週刊901期 http://www.businesstoday.com.tw 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