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陳(衝):螞蟻不上市 見微早知着

高達345億美元全球史上最大IPO螞蟻金服,遭上海交易所香港交易所同日發出暫緩上市決定。新世代金融基金會董事長陳(衝)發表最新觀點,認爲螞蟻金服未能上市,應非一朝一夕之事。以往互聯網業者一向將螞蟻金服等定位爲FinTech,是互聯網金融平臺,透過類如支付寶的花唄借唄信貸業務(目前已超過2兆人民幣),掌握龐大數據,涉及廣大羣衆權益,但尚未納入金融監理。Fintech與金融業者中間,仍有一條fine line,金融監理機關必須重新審視金融法規,用數位時代眼光,檢討社會未來的需要。

螞蟻金服IPO事件外界初步反應,多認爲此事與馬雲10月24日應邀在外灘金融峰會的演講言辭犀利有關,當時馬雲喊出「好的方式不怕監管,但怕用昨天的方式去管」。聽來有點像本基金會近年主張「數位時代,不要用石器時代的法規」的論調。馬雲或許是急於爲螞蟻金服的生存及未來的發展舖路喊話,以致衝撞同一天王岐山「金融創新要防範系統性金融風險」的論調。但如觀察十月底中國國務院金融發展委員會結論,以及十一月1日及2日連續公開徵求意見的金融控股公司監督管理辦法網路小額貸款業務管理暫行辦法,加上11月2日四大金融監理機關的約談層層相扣,顯示這應該不是即興之作,甚至可能是亡羊補牢的策略

陳(衝)表示,2014年4月兩岸三地媒體,在北京人民大會堂合辦「三經論壇」,我應邀作開幕致詞,會後承熱心友人安排,與金融界舊識晤談,其中有人民銀行高層,我提到近年互聯網支付業者在大陸蓬勃發展,且均由人民銀行發照,該項業務金額龐大,如無妥善法規,日久必將尾大不掉云云。這位老友聞言臉色不甚自然,只說「注意到了」,即顧左右而言他。事後,我由人行換照速度蝸步,以及支付業者數量的劇減來看,他所謂注意,倒不是虛應故事。單純提供支付服務是一回事,利用帳上餘額進行投資、借貸又是另一回事。單純支付寶都已經是頭痛問題,如再加上螞蟻金服的大張旗鼓,自然更引人側目

陳(衝)指出,2015年以後,我早年所說「處理金融問題,臺灣是先緊後鬆,大陸是先鬆後緊」,開始逐步應驗。大陸的支付業者,開始感受壓力,網聯平臺,就是大陸所設第三方支付機構統一清算平臺,2017年3月開始試營運,2018年6月30日起正式「收編」所有網路金融,進行更大的管控目的就是要支付寶、微信等支付機構受理涉及銀行帳戶的網路支付,都必須透過「網聯支付平臺」處理,等於將支付寶、微信等第三方支付業者手中的大數據資料,繳交中央統一控管,也終結了大陸金融大數據業者的壟斷。

陳(衝)點出,美國大選尚未完全落幕,螞蟻事件也是後市可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