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連限購!知名基金經理都這麼幹 在防備什麼?

(原標題:接連限購!知名基金經理周應波楊銳文、林英睿都這麼幹 在防備什麼?)

上半年業績領先金鷹民族新興和寶盈優勢產業限購。周應波、楊銳文、袁芳等知名基金經理管理中歐時代先鋒景順長城公司治理、工銀文體產業等基金也限購……

績優基金紛紛暫停大額申購是爲什麼?

業內人士表示,通過控制申購端資金的流入,可以維持基金規模的相對穩定,減少對基金淨值衝擊,有利於基金經理對產品進行及時有效的調整,是一種保護投資利益方式

績優基金頻繁限購

近期,多隻績優基金紛紛發佈公告限購。

數據顯示,金鷹民族新興上半年收益率達53.15%,但金鷹基金在7月3日和7月7日連發兩次關於金鷹民族新興暫停大額申購(含轉換轉入、定期定額投資)的公告。公告顯示,7月5日起,金鷹基金對金鷹民族新興的申購(含轉換轉入及定投)投資進行大額限額單日單個基金賬戶累計申購(含轉換轉入及定投)基金份額的最高金額爲200萬元(含)。7月7日起,金鷹民族新興的申購限額又降至不超過10萬元(含)。金鷹基金表示,此舉是爲保證基金的穩定運作以及爲保護金鷹民族新興基金份額持有人的利益。

上半年寶盈優勢產業A收益率達到52.17%,寶盈優勢產業6月28日公告,從6月29日起進行大額限制,單日單個基金賬戶累計申購的最高金額爲50萬元(含),原因是“保護基金份額持有人利益”。

今年上半年收益排名靠前,由林英睿管理的廣發價值領先、廣發睿毅領先早在今年4月就發佈了“限購令”,單日單個基金賬戶申購(含轉換轉入、定期定額和不定額投資)基金的業務限額爲80萬元。

除了上半年的績優基金,一些知名基金經理的產品也同樣在近期開始限購。7月5日,中歐基金公告顯示,周應波管理的中歐時代先鋒暫停大額申購,A類基金限額爲1000元/人/天,C類基金限額爲1萬元/人/天。

此外,景順長城基金楊銳文管理的景順長城公司治理,工銀瑞信基金袁芳管理的工銀圓興三年、工銀文體產業等基金也在近期發佈了限購公告,申購上限均爲10萬元。

背後“心思”各不同

值得注意的是,金鷹民族新興和寶盈優勢產業限購前的規模都不算大,一季報顯示,截至一季度末,金鷹民族新興和寶盈優勢產業的規模分別爲1.12億元和1.49億元,在上半年取得了良好的收益就限購是爲何?

對於基金限購的原因,盈米基金研究院高級研究員王帆分析認爲,業績優異的基金往往會受到市場追捧,吸引大量資金,投資者的積極申購導致產品規模快速增長,短期內會給基金經理的投資運作帶來一定壓力,同時還會攤薄基金收益,基金限購通過控制申購端資金的流入,可以維持基金規模的相對穩定,減少對基金淨值的衝擊,有利於基金經理對產品進行及時有效的調整,是一種保護投資者利益的方式。

一位在管規模較小的基金經理表示,也希望限制洶涌而至的申購資金。在他看來,上半年業績較好主要是幾隻重倉股貢獻的收益,資金的不斷流入,將迫使做其它的配置,“一方面,原有重倉股的買點並不理想,另一方面,新的方向拓展,不確定性較大,不斷流入的資金可能最終稀釋投資收益,給新進入的投資者帶來不好的投資體驗。”

而一位管理規模在300億元左右的基金經理則告訴中國證券報記者,旗下在管產品希望通過申贖,爲投資創造較爲舒適的條件。“近期,不少中小基金業績表現較好,而我管理的偏中大型的基金產品,因爲調倉的難度和衝擊成本,業績表現相對落後。投資一定是希望爲投資者創造收益的,利用申贖工具,也是希望投資者給基金經理以用業績說話的時間。”

王帆還表示,基金的規模、業績和流動性就像一個“不可能三角”。基金經理的管理規模和策略容量都有上限,規模迅速擴張會增加基金經理的管理難度。基金規模過大會影響交易靈活性,並承擔更多的交易成本。此外,基金規模增加,也會導致一些特定策略的失效,如近兩年的打新紅利,規模小的基金打新增強更顯著。

緊扣盈利修復和行業景氣主線

頻頻限購是否意味着公募基金對後市的謹慎?

事實上,基金機構仍然積極把握結構性行情德邦基金指出,近期A股市場仍在繼續演繹極致的分化行情,成長股表現仍好於價值股。降准將增加金融機構的長期資金佔比,保持市場流動性總體充裕,時間和力度均好於股票市場預期。全面降準通過釋放流動性來降低綜合融資成本,有助於維護市場主體的經營穩定性。根據歷史經驗,降準可能更加有利於高景氣的成長性板塊的表現,並緩解市場對估值問題的擔憂。

匯豐晉信基金指出,今年的市場是盈利和估值兩個變量相互較勁的一年。今年以來“非牛非熊”以及高波動的市場走勢基本驗證了之前的判斷——2020年的最佳策略是持有好公司,但今年的最佳策略可能是“不斷地翻石頭”,這種策略比較考驗投資機構的投研能力。

展望下半年,匯豐晉信基金對於市場整體的判斷沒有變化,隨着經濟增速邊際回落,流動性整體會維持相對緊平衡。同時當前市場的風險溢價雖然沒有大的風險,但仍不具有很大吸引力,從過去10年的市場表現來看,當風險溢價落在這一區間內時,市場走勢的不確定性通常較大。預計下半年指數層面大概率仍以區間震盪爲主,將重點以自下而上,緊扣盈利修復和行業景氣度作爲主線,挖掘個股和細分行業的結構性機會,包括受益於全球經濟復甦的有色、石油產業鏈、金融等順週期板塊,家電、家居和汽車等可選消費,新能源等盈利增速可以消化估值的高景氣度板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