紅色旅遊背後的紅色傳承

作者 宋宇晟 袁超 石小杰 瞿宏倫

早上8:30剛一開門,就有大批遊人排隊進入紀念館。這是記者近日在貴州遵義會議會址看到的場景

事實上,每天開館只需十幾分鍾,遵義會議會址就已遊人如織。遵義會議紀念館副館長王志力向記者介紹,這裡每天接待超兩萬名遊客旅遊旺季時每日接待遊客超過5萬人次,可以說是“淡季不淡,旺季更旺”。

圖爲遊客在遵義會議會址紀念館參觀。 瞿宏倫 攝

在中國共產黨的歷史上,貴州遵義有着特殊的意義。

1935年1月,黨中央在貴州遵義召開政治局擴大會議,作出增選毛澤東同志爲中央政治局常委、取消“三人團”等一系列重大決定,使中國革命轉危爲安。

中國革命在這裡從“谷底”走向光明。在此之前,紅軍湘江岸邊險些全軍覆沒;在此之後,婁山關下,紅軍取得了長征以來的一場大勝

一寸山河一寸血,一抔熱土一抔魂。

貴州省遵義市仁懷魯班紅軍烈士陵園內,長眠着146名在魯班場戰鬥中犧牲的紅軍烈士。

1935年3月13日,紅軍第二次進入仁懷境內,準備三渡赤水,魯班場是必經之路。3月15日,魯班場戰鬥打響。這場戰鬥打亂了敵人的部署,確保了三渡赤水的勝利

四渡赤水地圖。瞿宏倫 攝

今年70歲的郭德剛,是這裡的第二代守陵人。郭德剛還記得,22年前,他接替第一代守陵人劉富昌時,劉富昌告訴他,“不僅要守好陵,還要講好紅軍的故事”。

22年來,郭德剛每天清晨六點半就開始打掃陵園、擦拭墓碑;面對前來祭奠烈士的遊客,他更願意分享紅軍故事。

郭德剛告訴記者,堅持這麼多年守陵,是因爲自己心裡有一個信念:時刻銘記老一輩用生命換來的幸福生活。

雄關漫道真如鐵,而今邁步從頭越。”

毛澤東這句詞中所寫的,正是見證了紅軍長征路大捷的婁山關。

婁山關。瞿宏倫 攝

遵義會議後,爲迅速脫困,中央紅軍回師東進,二渡赤水,重佔婁山關,再佔遵義城,先後擊潰和殲滅國民黨軍隊兩個師又八個團,俘敵約3000人,取得長征以來最大一次勝利。

近年來,貴州遵義婁山關景區排演了實景演出《婁山關大捷》,向遊人講述紅軍浴血攻佔婁山關天險的故事,再現當年硝煙瀰漫的戰爭場面

七十多歲的當地村民楊思瑜,如今成了《婁山關大捷》中的一名羣衆演員。在演出中,他扮演一名爲紅軍帶路的獵人,他的兒子和兒媳婦也在其中出演不同角色。

楊思瑜在《婁山關大捷》實景演出現場。瞿宏倫 攝

從小聽着紅軍故事長大的楊思瑜,現在特別願意向遊人講述那段歷史。

而他家的生活也實實在在地發生了改變:楊思瑜一家的身份,從過去種地爲生的農民,變成了如今“吃上旅遊飯”的演員。與之相似,當地幾百名村民也因此走上了脫貧的道路。

在婁山關,還流傳着“一條腿走完長征路”的故事:後來成爲“開國中將”的鐘赤兵,在婁山關戰鬥中被敵人子彈擊中小腿。但他堅持不下火線,拖着傷腿趴在石頭上指揮。紅軍佔領遵義城後,醫生立即爲鍾赤兵治傷。可由於鍾赤兵沒有及時包紮,受傷後又繼續戰鬥,把子彈擊中的骨頭都扭碎了,只能從小腿下截肢

在沒有麻醉藥物的情況下,鍾赤兵在手術中幾次昏死過去。可由於醫療條件太差,加上貴州天氣陰冷潮溼,導致傷口感染,醫生又先後給鍾赤兵進行了兩次截肢手術,最終把整個右腿截去。

即便經過三次截肢手術,鍾赤兵依然跟着大部隊長征到達陝北

每一代有每一代人的長征路,每一代人都要走好自己的長征路。

圖爲婁山關紅軍小學全景。 瞿宏倫 攝

今天,在婁山關腳下,婁山關紅軍小學將鍾赤兵的傳奇故事寫進學校的紅色課本。該校5年級的學生馬興蕾是婁山關紅軍戰鬥遺址陳列館的一名“小小紅色義務宣講員”。她告訴記者,在一次次講述中,她對紅軍長征的故事有了更多更深的理解,更加清楚地知道今天的幸福生活來之不易。

在遵義,這樣的“小小宣講員”還有很多。

在遵義會議紀念館,記者見到了13歲的“小小宣講員” 張瑞凝。她在該館一年至少要講解60次。

張瑞凝告訴記者,講解這段歷史不僅讓她學到很多知識、提高了閱讀寫作能力,更是一次深入瞭解並講述家鄉歷史文化的難得機會。(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