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成爲一個普通人,真的那麼可怕嗎?

澎湃特約評論員 張明揚

最近,一篇清華教授劉瑜的演講《我的女兒正勢不可擋地成爲一個普通人》刷屏了。在她看來,擺脫迷茫和焦慮,不妨先從“堅定地成爲一個普通人”開始。在引發共鳴的同時,也收到了一些諸如精英們勸你看開,不是真的讓你看開,是讓你認命”的批評。

無論是劉瑜的演講,還是花式批評,坦白說各有各的道理,孩子教育本來就很難說是一門科學,每個人基於自己的教育背景、經濟基礎、所在城市、孩子天資個性偏好,以及更玄乎價值觀,得出不同的看法都是極其正常的事情,而且註定互相難以說服,但卻會相互提升焦慮。

然而,爲什麼我們如此反感或者恐懼孩子成爲一個普通人呢?對於這個可能大而無當的問題,我只有把自己和親友作爲方法,來嘗試討論一下。

第一,幾乎每個家長都有高估自己孩子天資和潛能的傾向。在我女兒的成長過程中,我不知道聽到多少次“這個孩子很聰明,我們(你們)要好好培養”之類的自負評判,當然這也包括我。在這種將自家孩子當作天才集體氣氛下,你壓根就不願意接受“普通人”這個人設。

當然,會有人說,西方的教育理論不是說“每個孩子都是特別的,有潛能的”,然後更加拒絕“普通人”這個思維方向,認爲這是一種對孩子的低估和矮化。請注意,西方教育理論可沒強調“每個孩子都是天才”,它的立足點就是普通孩子導向的,是說我們可以在普通孩子身上發現各自的閃光點。並且,中國家長可能不會接受孩子只有一個或兩個“潛能”,在日常行爲是總是將孩子作爲“全能天才”來開發的。

第二,教育競爭參與者往往傾向於不顧自己家庭的經濟實力和時間成本,幾乎無節制地提高教育費用在家庭總收入中的比重。一些經濟條件普通,卻將大部分收入投入到教育競爭中的家長或許還很有些“再苦也不能苦孩子”的崇高感,爲了孩子接受雙語教育甚至不惜賣房。同樣讓參賽者自我感動的是,一些家庭在教育投入上甚至對標的是比自己條件更好的家庭,人家投入3成拼教育,我們家大不了就5成7成等等。如果你學過世界現代史的話,應該會知道軍備競賽會拖垮一個國家的,何況一個家呢?

在這種白熱化的競爭氛圍下,許多家庭都被迫加大教育投入,結果是家庭生活質量肉眼可見的下降。這麼多家庭都付出了這麼大的成本,然後你告訴他們“孩子做個普通人也很好”,這怎麼可以接受呢?

最荒誕的是,在你身邊的大多數人都在升級軍備競賽時,恐怕“普通孩子”的概念也悄然發生了改變。嗯,別人家孩子一週六個培訓班,太雞血了,我們家的“普娃”一週只有五個班。

第三,社交媒體成爲了教育競爭的放大器。我們男同胞之間常開玩笑:自己的老婆最近認識了一幫雞血媽媽,在微信羣裡每天互相加壓,然後就被無可挽救地迅速帶壞了,然後就開始反過來指責老公昧於時勢,空談誤娃,做了個甩手掌櫃

但很多爸爸不得不承認的是,自己之所以可以擺出一副“超然”的樣子,歸根結底未必只是媽媽天然更雞血,而是媽媽們通過社交媒體無遠弗屆的密切交流掌握了大量信息,而這些信息基本都是導向“全力雞血”的大方向。如果有一個普通家庭父母做出鄙夷雞血的姿態,而不是裝出來的話,多半就是因爲他們還沒來得及“睜眼看世界”,或者說,他們還沒有進入這樣的社交圈子。一旦認真研究消化這些觸及靈魂的雞血文,相信我,沒有一種“高冷”能真正經得起考驗的。

也就是說,即使你一開始懷着放養孩子,將孩子視作“普通孩子”的田園牧歌幻夢,一旦你進入由無數雞血父母和教育機構構成的社交媒體包圍圈,你就逃無可逃。他們會告訴你,“普通孩子論”就是不負責任,就是“精英們勸你看開,不是真的讓你看開,是讓你認命”。

教育競爭的氣氛越凝重,讓孩子成爲一個普通人的心理壓力就越沉重,轉向是大概率的事。

第四,我們懼怕孩子成爲普通人,除了以上更偏向主觀的因素之外,也因爲現實情況就是鼓勵“雞血”和競爭的。要知道,在中國的很多城市裡,不要說中小學,就連看個幼兒園簡介都足以讓你雞血上身,力爭上游,完全不留給你歲月靜好、自我催眠的空間。如果不同學校之間確實存在差距,你不可能像鴕鳥一樣無視這種差距,想要做到心如止水,這簡直是拿米其林餐廳誘惑減肥者。

很多人接受的一個潛在預設是,如果在教育競爭中被甩下,變成了“普通人”,那麼一個人的人生似乎從此就喪失了開放性和更多可能性,應該無奈地接受困窘和匱乏。在這種集體意識下,“普通人”的意義和價值很可能是被相對忽視的,於是乎,成爲普通人的種種不快也就被自我證實了。

必須說,能否理直氣壯地喊出“我希望讓孩子成爲一個普通人”,的確是一個值得討論的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