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際經濟》只是暫時? 聯準會可能低估通膨風險(2-1)
每當談及美國的通膨形勢時,聯準會主席鮑爾(Jerome Powell)和其他主要決策官員總喜歡使用「暫時」(transitory)一詞來形容升高的通膨壓力,即使是剛發佈的4月決策會議紀要暗示聯準會可能開始討論收緊政策的計劃,但也再度重申美國央行對通膨前景的樂觀看法,惟隨着美國社會持續解封、經濟熱度不斷升高,越來越多經濟學家和重量級產業人士向聯準會喊話,該是時候正視通膨威脅了。
部分經濟學家警告,美國通膨升高的態勢,似乎遠超出聯準會所希望的。聯準會一直以來不斷重申與強調的「暫時」一詞,最後很有可能變成暫時的用語,鮑爾或許將需要一個新的名言,來描述通膨或許已經變成一個「有點棘手」的問題。
無論是美國財政部長及前聯準會主席葉倫(Janet Yellen),還是現任主席鮑爾和其他央行官員,均一再重申美國經濟尚未從疫情造成的衰退中完全復原,尤其是就業市場。
聯準會上週發佈的4月會議紀要顯示,隨着美國經濟活動強勁復甦,央行決策官員認爲或許有必要在某個時間點開始討論收緊貨幣政策。但儘管如此,聯準會官員對美國的通膨情勢仍大致抱持樂觀的看法,認爲近期的物價壓力會在今年逐漸消退。會議紀要指出,隨着經濟逐漸重啓,持續升高的需求加上供應鏈問題,將使通膨率升破央行設定之2%目標,但央行決策官員們大多認爲,在這些因素造成的「暫時性」影響消退後,通膨就會緩解。
聯準會聯邦公開市場委員會(FOMC)在4月會議通過維持基準利率於近零水準不變,每月至少1200億美元的購債規模亦維持不變。除此之外,聯準會亦上修了對美國經濟的看法,稱經濟成長已經「增強」,而通膨正在升高。
當時聯準會主席鮑爾在會後的記者會上對政策按兵不動提出瞭解釋,他表示,美國的經濟復甦仍「不均衡,且距離完全復甦仍然遙遠」,經濟尚未達到「進一步取得實質進展」這個讓聯準會開始調整政策的門檻。
惟隨着美國持續普及疫苖接種,以及消費者手上還有政府發放的現金可以花用,美國正加速走出疫情的陰霾,其國內薪資攀升、公債殖利率升高、房市持續熱絡,且由於需求高漲,加上供應吃緊,許多零售商品價格也正在上揚。
美國4月消費者物價指數(CPI)較去年同期上揚4.2%,遠超出3月的年增2.6%,並創下2008年9月來最大年漲幅。而美國第二季國內生產毛額(GDP)估將成長近10%,近來發布的製造業和支出等指標亦展現強勁的成長動能。
在國際方面,近來印度、日本、南韓、臺灣、越南、泰國、新加坡等亞洲國家疫情急速惡化,這些國家大多是全球製造業的重鎮,一旦疫情失控導致產品和零組件的供應再度斷鏈,勢必使困擾全球的供應短缺問題更加雪上加霜,也將很快反映在美國已經急升的物價上。
IMA Asia常務董事Richard Martin上週接受媒體訪問時提出警告,亞洲主要工廠若爲了防疫而關廠,或是供應鏈出現其他任何「閃失」,都很有可能導致通膨急升,這很快就會反映在美國的消費者物價上,速度之快將超出此事對中國物價的影響。他認爲隨着通膨急升,聯準會可能被迫提前升息,「聯準會可能不得不在今年底提高政策利率,而非像他們所說的,距離升息還有一兩年時間。」
另有經濟學家警告,雖然美國經濟、尤其是就業市場,確實仍未完全脫離谷底,但聯準會可能低估了近來的反彈,以及像1970年代末期和1980年代初期那種通膨飛漲的可能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