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際經濟》房價飆升+通膨預期 聯準會頭更痛了

標普凱斯-席勒(S&P/Case-Shiller)全美20大城市6月房價指數上漲1.77%,與去年同期相比則大漲19.08%,超出市場預期的年漲18.6%,並創下1987年展開這項調查以來的最大漲幅。

全美房價指數年漲18.6%,高於5月的年漲16.8%,創下史上最大漲幅。與2006年上一次房市榮景的高峰值相比,今年全美房價還上漲了41%。

全美前10大城市6月房價指數年漲18.5%,亦高於5月的年漲16.6%。

在2007年爆發次貸危機,並在2008年引爆全球金融海嘯之前,美國房價漲最兇時,是在2005年9月的年漲14.4%。

此外,世界大型企業聯合會公佈,8月美國消費者對未來12個月的通膨預期從7月的6.6%進一步升高至6.8%,更較去年同期大幅升高1整個百分點。

這兩項指標都發出重要的警訊,住房成本在大多數通膨指標的佔比都很大,例如約佔整體消費者物價指數(CPI)的三分之一,在覈心CPI的佔比則更高,而通膨預期向來被視爲是衡量通膨走勢的關鍵指標。

美國前財政部長、歐巴馬時期的白宮經濟顧問桑默斯(Larry Summers)最近在推特上發文表示:「每當你聽到通膨是暫時的,請記住翻倍的房價通膨尚未出現在指數中。住房佔核心CPI高達40%」。

上週五聯準會主席鮑爾在全球央行年會上表示,央行將在年底前縮減購債規模,但不急於調升利率,他並重申通膨將隨着時間降溫。桑默斯對此看法相當不以爲然,並表示鮑爾誤判通膨情勢和其風險。

儘管如此,許多華爾街經濟學家仍然認爲,隨着供應鏈問題,以及商品和勞動力等暫時性因素消退,聯準會對於通膨將降溫的預期是正確的。Pantheon Macroeconomics首席經濟學家Ian Shepherdson表示:「我們認爲通膨預期已經接近到頂,隨着油價放緩帶動零售汽油價格下滑,通膨預期應該會在未來幾個月下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