觀念平臺-強化第三循環:看人才外流、迴流或循環

2021,沒想到這麼快就到了!曾經,牛津經濟(Oxford Economic)在全球人才報告中預言,臺灣在這一年淪爲全世界人才最貧脊的經濟體;五十年前的曾經,臺灣退出聯合國;一百年前的曾經,中國共產黨建黨。將近一年半前(2019年8月26日)的曾經,美國在臺協會發表人才循環大聯盟(Talent Circulation Alliance)白皮書,其中一個重要的目標是預防人才外流(Brain Drain)。

人浮於事,多數人求的只是一個生活的安定!水往低處流、人望高處爬,人才流動的主要因素是嚮往更好的生活型態,因此,五十年前臺灣局勢的不安定引發人才的外流,也觸發了臺北市補習街的順口溜(來來來~來臺大!去去去~去美國!),這兒的臺大是紅極一時的臺大補習班,以庶民語彙勾勒一個清晰的年輕人生涯路徑,極爲成功!五十年前的兩岸還沒有地緣政治這樣的與會,但兩岸風雲再起,美中國力消長的態勢對2021的臺灣形塑了另一番地景地貌。臺灣於1970年代經歷人才外流、1990年代經歷人才迴流(Reverse Brain Drain),在二十一世紀的互聯網新經濟中,人才循環以多元網絡型態串接線下線上的型態,挑戰個人、公司與國家的抉擇。

過去四年,美中貿易戰疫情帶來的雙重衝擊,對於企業經營帶來一波又一波的激烈衝擊。貿易戰延伸的科技戰與金融戰,爲地緣政治鋪陳了嶄新的邊界條件,在國家政策規劃上也出現了迥異於過去四十年來全球化框架。中國領導人習近平數次在會議中雙循環戰略,就是在擁抱全球化的同時,有必要在一些特別階段強調與「擴大內需」結合。擴大內需指的是釋放國內需求的潛力,而且一定要得到本土供給的迴應,「內循環」形成的就是一個在中國境內的供需循環。雖然外循環存在着巨大的不確定性和種種壓力,中國大陸要更多側重於擴大內需的「內循環」,但絕不意味着要回到閉關鎖國,雙循環的發展策略於焉誕生。

對臺灣而言,產業發展除了需要緊扣中國雙循環的趨勢外,還需要強化第三循環:人才循環。第1728期商業週刊以「臺灣關鍵時刻」與「25萬人才返鄉」醒目的標題作爲進入新海歸時代。「海歸」這個詞在中國大陸,往往等同於臺灣的「鮭魚返鄉」,1990年代臺灣受惠於政策的引導(科學園區的建立與發展半導體產業),以及美國不景氣的外在推力,促使臺灣有個人型態的鮭魚返鄉,當年那些來來來、來臺灣大學,又去去去、去美國念電機研究所的莘莘學子,成爲對臺灣三十年後最重要的一羣產業人才。護國的,無論是一座山、一個山脈、或是羣山,臺灣社會冀望這些獨領風騷的產業人才能不斷締造經濟奇蹟。

這些半導體人才不僅擁有國外(多數是美國)的名校學位,也擁有多年頂尖國際半導體公司的歷練,三十年來領導臺灣半導體的上、中、下游串鏈,將一個又一個國際競爭者甩到難以望其項背的處境。然而鮭魚返鄉的人才所締造的卓越企業又在互聯網新經濟中踏上了國際征途經略國際市場的他們並未留在臺灣,串接國際物聯網、大數據與人工智慧新商機的他們成爲串連國際人才循環背後最重要的推手。人往高處爬的現象再度拾級而上、登泰山而小天下,只不過這次的決策者,又有誰能與臺灣人爭鋒呢!

人才循環,讓蘇姿豐黃仁勳這些鎮守美國的臺灣人才,與劉德音蔡明介、張虔生這些留守臺灣的半導體巨擘,吸納全球菁英串連起領導人類邁向新經濟的價值鏈。對臺灣其他產業而言,與其抱怨半導體產業吸納了各個學科專業的人才,造成非半導體產業的人才外流,不如認清這個以半導體爲核心的跨領域時代,人才循環的新模式該如何運作。對於臺灣教育而言,如何發展以半導體爲核心的跨領域人才培育,是個方興未艾的趨勢,有待持續加碼;而臺灣這些資深人才迴流如何被導入創建社會資本的洪流青銀共創應該不只是社會企業的倡議;國際人才如何在這一波疫情所改變的國際教育框架中,積極規劃人才外流、迴流或循環,挹注臺灣產業發展的活水

臺灣社會在2020年正式邁向人口負成長的循環,雖然在疫情當下,國內經濟亮麗的表現,但規模造成的內循環動能不足,值得近一步深究突圍之道。臺灣賴以爲永續的外循環有在新臺幣強升的挑戰下,產業有待進一步升級轉型。最後,人才爲國家之本不應淪爲口號,國際人才的第三循環該如何強化,可能是前兩個循環的動能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