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商社論》2030雙語國家政策的三大挑戰
回顧去年到2021年伊始,行政院各部會積極超前部署,推動蔡英文總統的「2030雙語國家」的政策,然而,以「提升國家競爭力,厚植國人英語力」的政策願景觀之,迄今有三個挑戰有待克服:教育政策體制的問題、社會弱勢羣體的問題、以及「立意甚佳,陳義過高」的問題。
就教育政策體制的問題而言,「2030雙語國家」政策應該做卻沒有做到的,是與2019年8月1日上路、12年國民基本教育的108課綱,進行有機的結合。教育部108課綱所揭櫫自發、互動、共好的「自─動─好」三大理念,考量的是要成就每一個孩子的適性揚才與終身學習。就此而言,如何將英語貫穿融合於國小學童與國高中學生,他們日常生活的自主行動、溝通互動、社會學習,需要的當然不只是政府和公私立學校的努力,更重要的當是家庭教育的潛移默化。
要如何落實雙語國家政策,首要正視現今的教育體制。學校老師因爲學生會在外補習,但教學的深度也要顧及一般學生,如果不符合社經地位和教育程度高的家長之期望,面對積極參與校務推展、聲量大的家長們,學校老師可能因而不以拉昇全體學生的普遍程度爲依歸,反而追求進階、艱澀的課程,則被犧牲的將會是弱勢家庭的子女。他們可能因而在國小國中階段,就已經放棄英文;尤其,大學的學測,上萬考生英文拿零分,其間的社會意義,還要請主導政策者明鑑。
這種因爲貧富懸殊、城鄉差距愈來愈大的情況,可見諸於教學最前線的老師,以及學生的家長。一方面,經濟能力好和教育程度高的家長,可以有更多、更好的選擇,像是在國內,就選擇雙語學校或優質但學費高昂的私立學校,從幼兒園一路唸到高中畢業。另一方面,在課餘之後,想要「厚植學生英語力」的家長們,還必須額外再負擔五花八門的補習班學費。由於公立學校的英文教學,從公立幼兒園到國中小高中,從課本的編寫到現場教學的師資,都不及坊間林立的英/美語補習班,活潑的教材教具、上課方式,以及家長們最爲喜愛的外國教師。更上焉者,則是送子女出國就學,帶着英美國家的學位返臺,有英文加持的光環在工作職場上,更受到企業主的青睞。
這種種的問題,其實指涉的是,另一個社會文化的刻板印象:家長們傾向於認爲,「洋和尚(應該)比較會念經」,而企業主認爲,「洋碩博士的英語能力,(應該)比土碩博士要來得更強」。然而,母語是英文的英美加澳紐各國人士,就一定會教的比較好,臺灣在地「草地郎」的英語就難登大雅之堂,這是家長們的長期迷思使然,更是職場老闆的誤解。
以當前全球化的程度,真正要學好英語,其實可以「不求人,上網就有」。政府在推動「2030雙語國家」的政策,美好的願景應該是讓對外經貿的拓展,以及吸引外資來臺、降低在地居家生活的障礙,從而引導更多科技、金融、經貿、教育、文化或具備政府所需要各種其他特殊專長的外國籍人士,能夠來臺申請就業金卡。
換言之,「2030雙語國家」的政策,是國家帶領着全體國人更上一層樓的手段,而不是最終的目標。從這個角度觀之,則沒有能力送子女出國求學,也沒有能力在課後,爲子女安排到補習班學習各種才藝、或語文的學童或國高中學生,他們成長後面對的,將不只是原有經濟和教育雙重弱勢,還要加上社會的殷切期盼,以及工作職場的另類弱勢,甚至是隱形天花板的歧視。難以迴避的是,這必須透過地方政府有效能的執行力,還要仰賴各縣市首長積極提出配套的措施計劃方案。進一步言,全面提升莘莘學子們的英語能力,誠可謂經緯萬端。因爲,這並不只是教育政策的問題,而是經濟社會的問題,還是一個複雜的政治問題。
在新冠疫情一波未平,一波又起的去年與今年,面對更多家庭在經濟上受到的衝擊,有鑑於M型化的經社發展形勢日趨嚴峻,政府推動「2030雙語國家」的政策,需要更有高度、更深廣的國家社會視野。而「滾動式檢討」的重點之一,必須是補救並加強經濟教育弱勢的學子,這是跨部會的龐大工程,既和疫情和經濟有關,更與國家長遠的發展有關。不能讓這個「立意甚佳」的重大政策,最後變成「陳義過高」,甚至造成貧窮世襲或階級世襲的悲劇,在臺灣,持續發生在衆目睽睽之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