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商社論》先進國家2030年將停產汽油車,那我們的政策呢?

工商社論

1954年馬斯洛提出人類需求的五個層次(生理、安全、社交、尊重、自我實現),其底層需求是「生理需求」,是維持生命基本需求,包括:食物、飲水衣物居所交通等,如果這些基本需求得不到滿足,人類的生存就成了問題;滿足了生理需求,再來最重要的是「安全需求」,包括:人身與生命、家庭與財產、生活工作等,如果對周遭的人、事、物感覺受到威脅,就會徬徨不安;近一個半月來的疫情三級警戒,已有部分臺灣人民,基本「生理需求」及「安全需求」面臨困境,而對自身的未來感到強烈不安。

面對這波疫情,政府各部會於6月啓動紓困4.0方案,多少可解受災者燃眉之急;但疫情終有結束的一天,有工作、有收入纔是生活;如果政府對超前部署,只說不做,對國家未來10年、20年後產業發展沒有規劃,我們也將看不到未來。

確保人類最基本「生理需求」及「安全需求」是人民對政府最卑微的要求;國家每次興衰的轉變,都是發生在產業技術有重大突破之際,產業技術若沒能銜接上「破壞性創新」的新科技,產業會失去競爭力,影響人民工作、就業與生活;人類根本需求就在溫飽與安全,關鍵點就在能源,能源改變了動能,動能改變了溫飽與交通;以車輛爲例:蒸氣車、汽油車、電動車,因使用能源不同而進化,爲什麼?世界許多先進國家會宣佈2030年將停產汽油車,這是產業重大的轉變,不知政府關注到了嗎?

因科技突破,使生產成本大幅下降,性價比高的新產品取代市場已有產品,就是破壞性創新。「內燃機油箱」,是汽油車的動力系統,而「馬達+大電量電池」,就是電動車的動力系統;汽油車,最重要、最貴的部分是內燃機引擎,內燃機引擎使用已超過一個世紀,已沒有成本下降空間;電動車,馬達也許像引擎一樣,但大電量電池,是「新科技」,有很大的成本降價空間;地球溫室氣體排放,人類已有很高的共識,電動車需求日增,電動車生產成本必然持續下降。

2003年特斯拉電動車成立,新創之初,以新北市林口區爲生產基地,2008年10月第一批Roadster車在臺產出,2009年響應其總統歐巴馬政策,將生產基地移回美國;Roadster早期有換電池服務,要價12000美元,現在特斯拉電池保固8年,幾乎沒有客人需要換電池;近年來,電池模組大約只賣5000到7000美元,價格幾乎減半,這個較便宜的電池,壽命較長,充電較快,安全性較高,而且容量還更大。

蘋果與特斯拉本質上都是電腦公司,只是設計的電腦,一個當手機用,一個當車子用;車子的設計以電腦爲中心,則所有車上功能都會連接這電腦,日後的軟體更新,不用動到硬體就可以功能升級,要多一個功能,只要把硬體與車上電腦連接,用軟體來中央控制;車子的設計以引擎爲中心,要多一個功能就需再加一個電腦、一個介面工程浩大,而這多出來的電腦晶片,很可能和其它系統,完全沒有關係;特斯拉主要的錢是用在電池和電腦上,而電池和電腦又深受半導體科技影響,成本每年都會大幅下降,電動車成本低於汽油車應該會很快來到。

電池馬達傳動系統大約只需20個零組件,而內燃機系統至少要200個,這差別不是隻在零組件數目,尚影響很多層面;汽油車要不斷進行爆炸、燃燒汽油及排廢氣,過程複雜且傷害零組件,所以汽油車維修的前15項中,電動車只有一項,就是充電插座蓋的替換,維修簡單又價廉;電動車幾乎可以不需要經常保養及維修,故不需廣設維修點,只要在幾個區域內開一個直營廠,就可以兼理區域內維修及行銷業務;電動車生產成本即將低於汽油車,功能好又環保,維修及行銷成本低,性價比高,電動車取代汽油車已指日可待;內燃機200個零組件上游廠即將面臨工作轉換,2020年疫情造成汽車產業重創,但全球尚有7680萬輛的商機,背後就是代表百萬、千萬人的生機;當2030年汽油車不再生產時,我們有多少人會受影響?這已是迫在眉睫,政府已超前部署了嗎?

綜上所述,2030年世界許多先進國家將停產汽油車只生產電動車,這個不僅只是汽油車產業價值鏈受到影響,與其相關的周邊產業,例如:加油站維修站等也深受損害,這是產業發展史上一件大事,事關數百萬國人工作與生活,政府已未雨綢繆了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