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募REITs不適合A股市場IPO中常見的“炒新”

今日,資本市場將“精彩迎新”——首批公募REITs上市交易,資本市場的大類資產類別正式擴圍。試點工作啓動至今400多天的協同創新成果,也將在今天呈現給公衆

公募REITs雖爲資本市場“新生”,但是其對應底層資產——基礎設施建設卻早已成爲“中國名片”之一。有研究顯示,我國的基建存量規模早已超過百萬億元,且技術、設計、研發能力國際領先

不過,基礎設施建設也有着顯而易見的短板——資產較重、建設週期長、社會資本參與度有限,需要推動完善市場化規範化投融資體系。而公募REITs,正是補齊這一短板的有力工具。由此不難理解,“十四五”規劃中緣何部署,“推動基礎設施領域不動產投資信託基金(REITs)健康發展,有效盤活存量資產,形成存量資產和新增投資的良性循環。”

從可謂是“跑步完成”的首批公募REITs的戰略配售網上網下申購情況來看,無論以機構投資者還是個人投資者視角分析,產品的受歡迎程度毋庸置疑。

積極認購的背後,是項目運營成熟、現金流穩定的樸素基本面。公開招募資料顯示,首批9個項目對應的底層資產涵蓋收費公路產業園區、倉儲物流污水處理垃圾處理生物質發電等主流基礎設施類型,覆蓋京津冀長江經濟帶粵港澳大灣區、長江三角洲重點區域

可以預見,隨着公募REITs項目未來供給的增加,資本市場服務上述重點區域基礎設施建設的能力將顯著提升。公募REITs項目的審覈過程,包括了對其是否符合國家重大戰略、宏觀調控政策、產業政策、固定資產投資管理法規制度等的判斷,而且回收資金主要用於基礎設施補短板項目建設,有利於形成投資良性循環。在中國經濟新發展階段,更是有利於促進基礎設施高質量發展。

而對投資端,公募REITs項目的抗衡經濟週期波動特性,對於有能力承受其風險等級的投資者自然有較強吸引力,有利於提升直接融資比例;同時,公募REITs能夠吸引更多的增量機構投資者進入資本市場進行長期投資,持續優化市場結構。

雖然公募REITs市場前景廣闊、首批項目對應的底層資產優中選優,但在上市首日最需提醒市場參與者的,仍是理性投資。

對於國內資本市場而言,公募REITs屬於無準確參照系新生事物,市場需要在交投中逐步達成對估值之錨的共識。多位項目管理人近日對筆者坦陳,公募REITs底層資產的篩選標準,決定了產品本身的成長邏輯直觀清晰,如果排除未來擴募、續期等特殊情況,產品現金流分派率顯著超預期的可能性較小。簡單來說,該產品並不適合A股市場IPO中常見的“炒新”。

就單個產品而言,如果投資者以非理性價格介入,將可能導致產品對應的內部收益率降低,實際投資交易價值貶損;就市場整體發展而言,持續偏離公允價值的交投價格,可能對流動性造成傷害。

而且,伴隨着未來更多產品上市,供求關係調整,“炒新”所代表的對稀缺性的追逐,終將讓位給理性的估值定位。因此,“投而不炒”,應是公募REITs最期待的資本市場“迎新表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