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源體系轉型須去產能、補短板、加強頂層設計

新華社北京4月1日新媒體專電(記者丁雅雯雪青)日前在京舉行的《中國能源發展報告2016》發佈會上,與會專家指出,隨着能源轉型的不斷深入,我國能源領域的深層次矛盾日益突出,“十三五”期間推動能源體系轉型,應加強能源領域的頂層規劃設計,去產能、補短板,系統性地解決“棄風、棄光、棄水”等問題

國家能源局總工程師韓水錶示,隨着能源結構調整速度的加快,發展過程中出現的一系列新動態、新苗頭,與過去長期積累的一些深層次矛盾和問題相互疊加、互相影響,需要高度關注。

中國工程院院士劉吉臻在接受記者專訪時說,多能互補、開展新能源的就地開發利用,是未來能源供給趨勢。能源轉型不僅要提高清潔能源終端佔比,還要提高經濟性

電力規劃設計總院院長徐小東認爲,我國能源發展處於轉型中,增速放緩、結構清潔、統籌協調、提高效益將成爲今後的主要特徵,能源工作的主要任務也應從保障供應向提高系統整體質量和效率轉變。

電力規劃設計總院院長、黨委副書記謝秋野接受記者專訪時說,傳統能源供應過剩是“十三五”時期我國能源領域的主要特點之一。經過大量的研究認爲,“十三五”將面臨的有些是“硬過剩”,有些還需要根據情況發展不斷更新認識。對於“硬過剩”的行業,比如煤炭行業,要堅持去產能,尤其是落後的產能。對於煉化、煤電等投資較大也是企業投資熱點的行業,要防範和化解產能過剩風險。以煤電爲例,到“十三五”末煤電裝機規模目標是控制在11億千瓦以內,“十三五”期間預計將關停5000萬千瓦規模,還要嚴格把控新增投資節奏。同時,還要優化存量煤電的結構,包括冬季清潔取暖、節能減排改造、靈活性改造、耦合生物質改造等。

資源與需求逆向分佈是能源領域的一個突出問題,這種逆向分佈不僅包括傳統的煤炭、水電等,也包括風電、太陽能等新能源。對於傳統能源,西氣東輸、北煤南運是能源基礎設施發展的主要思路。對於新能源,由於其特性與其它傳統能源有本質的區別,三北地區還存在消納能力有限的現實情況。因此,單一將新能源大規模外送,常規的遠距離輸電技術還不能滿足要求,這種情況下三北地區新能源發展較快,就出現了當前較爲嚴重的棄風棄光等現象。專家指出,國家已經採取措施控制棄風棄光嚴重地區新能源的建設速度,並已看到初步效果,“十三五”期間應堅持下去,優先解決存量問題。

謝秋野指出,“十三五”期間應加強能源規劃設計,對於存在產能過剩風險的行業,應嚴格把控投資節奏,根據各行業形勢發展及時調整投資步伐,因爲一旦投資變成實際產能,再做調整的難度和損失都會很大。

“十三五”期間,能源消費革命的重點是轉變消費方式,提高清潔能源消費比重。這不僅需要在能源發展增量中着重發展天然氣和非化石能源,更需要在能源消費的存量中開展能源替代,因爲我國能源消費存量巨大,在存量中提高清潔能源消費比重,取得的效果會更好,尤其是在工業中開展“以氣代煤”。當前,交通領域“以電代油”發展迅速,但在工業領域“以氣代煤”進展緩慢。謝秋野建議,今年在降低終端氣價、因地制宜制定能源替代方案、加大污染懲處力度和加快淘汰低效鍋爐方面採取相應措施。

據《中國能源發展報告2016》預測,2017年我國能源消費將延續消費結構清潔化趨勢,消費總量將呈低速增長,清潔能源比例將繼續提高,交通與建築用能依然將是能源消費增長的主要驅動力石油方面,預計2017年國內石油產量繼續下降的可能性較大,我國石油“大進大出”的格局將愈發突出,建議加大原油勘探投入。天然氣方面,預計今年頁岩氣、煤層氣等非常規氣產量將繼續保持較快增速,建議加大天然氣基礎設施建設力度。電力方面,預計今年新增發電裝機容量將超過1億千瓦,供應能力總體富裕,煤電投產速度將繼續放緩,棄風棄光等現象將有所改善。

韓水認爲,《中國能源發展報告2016》全面梳理了2016年我國能源發展情況,挖掘問題根源、理清發展思路、研判發展形勢,對了解我國能源發展現狀、把握髮展趨勢、做好能源工作具有借鑑作用。(完)

(原標題:能源體系轉型須去產能、補短板、加強頂層設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