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受長征途中的“她力量”(金臺隨筆・紅色足跡②)

貴州遵義土城鎮中國紅軍紀念館門口,矗立着一座人物羣雕遊客能從中重溫女紅軍把僅有的被子剪下一半留給老百姓故事長征路上,這樣的女紅軍還有很多。4113位女紅軍的名字,731位女紅軍的英雄事蹟,600餘張女紅軍的生平照片,216件與女紅軍相關的實物……這些紅色記憶,刻印着她們在長征中的傳奇

館內一面長長的照片牆上,展示着數百位女紅軍的面孔。有的面帶笑意,有的平靜沉穩,有的風華正茂,有的白髮蒼蒼……還有很多女紅軍來不及留下真容生命永遠定格在了長征路上。無論表情細節,無論年紀大小,她們的眼裡都閃爍着樂觀與堅毅的光芒

“紅軍不怕遠征難”,一個“難”字,道出了二萬五千裡征程上的艱難險阻。尤其對女紅軍們來說,她們不僅要面對惡劣的自然環境,還需要克服難以想象的困難挑戰。戰士曾玉在長征途中分娩,山林中沒有人家,幾個女紅軍就把她圍起來,在枯草上生下孩子;王澤南裹着小腳參加長征,她隨着部隊雪山、過草地,與其他紅軍戰士一樣吃苦耐勞;行軍途中遇到敵人襲擊,鄧六金擡起別人扔下的擔架就走,膝蓋磕破、肩膀磨爛也不曾動搖……懷中一寸心,千載永不易。女紅軍們用女性特有的堅韌,與艱苦環境進行殊死抗爭,爲中國革命的勝利作出了卓越貢獻

除了頻繁的戰鬥、高強度的行軍,女紅軍們在長征途中往往身兼數職。物資匱乏,女紅軍們就是籌糧能手醫護緊張,女紅軍們盡力救護傷病員。在部隊駐紮休整時,她們一邊通過刷寫標語、演講等形式,向當地老百姓宣傳黨的政策,一邊組織活動爲紅軍戰士鼓舞士氣董必武回憶起長征往事時感慨:她們是那樣的不怕困難,那樣去完成她們所負的任務,是許多男子所望塵莫及的!

爬過皚皚雪山,征服茫茫草地,跨越滔滔急流,突破層層封鎖……長征途中,女紅軍們付出了青春、健康、鮮血,甚至是生命。近年來,從雕塑浴血天使》到電視劇戰地黃花》,從圖書《長征女紅軍謝飛》到話劇馬蹄聲碎》……一大批與女紅軍、女戰士相關的文藝作品,或以形象的造型、或以深沉的筆觸、或以溫情鏡頭、或以深情的講述,展示了她們的錚錚鐵骨。由此而言,我們聆聽英雄事蹟,就是傳承精神力量;我們重溫歷史細節,就是經受思想洗禮

在中國女紅軍紀念館裡,來自附近紅軍小學的小小宣講員爲參觀者志願講解。伴隨着稚嫩的聲音,到訪者再次走近那段歷史,感受長征途中的“她力量”。她們是目光堅定的先行者,也是剛柔並濟的女英雄。長征不僅創造了可歌可泣的史詩,而且譜寫了豪情萬丈的精神。銘記這些故事,傳承這種精神,紅色血脈必將代代相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