貝萊德助攻 永鑫能源拚5年內完成1GW太陽能電廠建置

2020年受到疫情影響,面臨臺灣太陽能市場史上第一個衰退期,新增安裝量下滑,InfoLink預估單一年度裝置量爲1.2GW。永鑫能源2020年併網容量仍突破100MW,9月份時國際投資團隊貝萊德實物資產正式入股成爲策略夥伴,更是創下臺灣再生能源企業獲得外資鉅額股權投資頭一遭。

2020年6月15日,水利署公告實施「海岸管理計劃」、2020年7月7日,農委會公告修正「農業主管機關同意農業用地變更使用審查作業要點」,2020年11月12日的「環境與社會檢核機制」入法,嚴重改變太陽能產業發展的腳步,在法規修正的連續衝擊下,原先在計劃中要建置的地面案場,在政策轉彎後受到很大的阻礙、甚至中斷。而永鑫能源依舊完成許多指標性案場。包括高雄臺船、這是全臺年度最大單一屋頂型案場,雲林口湖、這是全臺最大地層下陷區私人土地整合之地面型案場,還有高雄前峰子滯洪池水面型案場,以及嘉義新塭滯洪池、這是全臺最大水面型滯洪池案場。

多面向案場的發展除了能克服單一型別案場,易受法規調整而裹足不前的窘境,也能汲取不同類型案場的建置經驗,落實在往後各案場的運營。

其中在2020年9月份完工併網的新塭滯洪池便是永鑫能源相當寶貴的經驗和里程碑,臺灣地狹人稠、發展水面型光電、不需要與人爭地,且水面型光電能減少對水體環境的影響,提高發電效率並減少水分蒸發及水體優養化,儘管如此,因技術門檻較屋頂及地面型高,故較少業者投入此領域。永鑫能源自2018年高雄永安滯洪池起,便屢次完成水面型案場的建置。

2020年完工的新塭滯洪爲當前全臺最大水面型滯洪池案場,在開工前就面臨生態維護與產業發展的兩難議題,雖未處於國家重要溼地範圍內,卻有保育類小燕鷗棲息繁殖,以及高蹺鴴、東方環頸鴴及鳳頭潛鴨等多種水鳥,爲維護珍貴物種,永鑫在開工前即請益鳥類生態專家並調整工程進度,並將施工噪音控制在100dB內,藉以減緩對鳥類繁殖育雛的影響。

同年冬季,考量候鳥渡冬及生態保育,於2019年11月初起停工至2020年3月底再次復工。在設計此案時,也將水面及所有升壓設備的設置面積規劃爲30.4公頃,不超過總水域面積50%,達到生態與產業共榮共好。於2020年9月底,在冬候鳥渡冬季節前完成最後並聯試運轉程序,確保不影響冬候鳥棲息覓食,並設置生態浮島,提供生物棲息,增加景觀豐富度,並持續進行鳥類及水質檢測追蹤。

在新塭滯洪池這個案場,除了定期的社區回饋、積極參與當地文化及節慶活動之外,永鑫能源結合當地歷史人文、鹽業發展和生態資源,展開一連串的計劃。除了和當地居民進行數次的工作坊教導新塭國小的小朋友再生能源、生態及溼地的重要性;並一同彩繪藝術作品。也邀請在地長輩,以剔花技法繪製當地特產蝨目魚。這些藝術作品施釉、燒成後裝置在社區街角,與當地居民的日常生活產生高度的連結和共鳴。其餘幾件藝術品亦緊扣新塭在地風土民情而設計,座落在滯洪池周邊與新塭各處,並製作社區導覽圖及解說指標,同時修建賞鳥休憩平臺,吸引遊客走入新塭,活絡在地觀光產業。

除了屋頂型案場外,自「七七事變」後,地面型案場各項限制變多,2021年太陽能的推動重點便是「漁電共生」,永鑫能源2018年時,便完成全臺首例漁電共生之魚塭、嘉義仲駿魚塭。接下來也會配合政府政策積極推動進行各項漁電共生之建置;在政府的領導下,繼續往2025年再生能源發電佔比20%的目標前進。

在貝萊德實物資產成爲永鑫能源的策略合作伙伴之後,永鑫能源將善用更豐足的資源,強化公司治理、爲客戶創造價值、建立高效能團隊,目標在未來三至五年內在臺完成1GW的太陽能電廠建置,同時加速往新的市場擴展之規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