復刻秦朝 裡耶簡牘記載實況
湖南龍山裡耶秦簡文化展在國博開幕,圖爲民衆參觀展覽。(新華社)
「北有西安兵馬俑,南有裡耶秦簡牘」,日前在北京中國國家博物館登場的「小城故事──湖南龍山裡耶秦簡文化展」,不僅透過秦朝時人所書寫的「工作日誌」,還原秦朝縣政情況;而且展出170餘枚簡牘中的40餘枚,更是首次對外公開發布,讓北京觀衆先睹爲快。
位居湖南武陵山腹地的湘西龍山縣裡耶鎮,2002年出土3萬8000餘枚秦簡,可說是秦朝當時的工作日誌;填補秦朝史料佚缺之餘,也最大限度地「復刻」秦朝縣政實況。在專家學者眼中,裡耶秦簡堪稱21世紀以來大陸全國最重要的考古發現之一,甚至認爲其學術價值堪與殷墟甲骨、敦煌文書相媲美。
由中國國家博物館、湖南省文物局、湘西龍山縣政府共同舉辦的「小城故事──湖南龍山裡耶秦簡文化展」,展覽分爲「秦城遷陵」、「秦人生活」、「秦朝縣政」、「一統之制」四部分,210件秦代文物除湖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與裡耶秦簡博物館收藏的175件(組)裡耶秦簡,尚有以陽陵虎符、始皇廿六年銅詔版等爲代表的35件(套)國博秦代館藏文物。
學者曾用「一個時代濃縮於一個城,一個城又濃縮於片片木簡」,來形容裡耶秦簡出土的龐大數量,爲之前大陸全國發現秦代竹簡總和的10倍、總計20餘萬字。現已清洗的秦簡紀年,自秦王政廿五年(西元前222年)至秦二世胡亥二年(西元前208年),紀年完整、資料翔實,成爲大陸海內外罕見的考古發現。
裡耶古城曾是楚國西南邊陲重要的軍事城堡,被秦沿用爲洞庭郡遷陵縣縣治,扮演着秦朝糧秣兵甲的中轉站、補給點,直至兩漢仍爲遷陵縣治,發揮其軍事交通要地、地方行政中心的雙重功能。經過科學考古發掘,裡耶古城重見天日、呈現在世人面前,當中一號古井出土逾3萬8000枚秦代簡牘尤其珍貴。
裡耶秦簡全景式地展現秦代縣政運行、社會生活,勾勒出鮮活龐大的帝國一統景象,宛若爲後世瞭解秦朝文化打開一扇窗。裡耶秦簡博物館爲大陸第一個以收藏、展示、研究秦簡爲主要功能的專題博物館,位於湖南省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龍山縣裡耶鎮,2010年10月起正式開放,現爲大陸國家二級博物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