瘋狂買買買的杭州媽媽凌晨傻眼:娃的大事忘了!

“週末也不敢放鬆,因爲有這事!”杭州家長女士

說的“不敢放鬆”的,是自家孩子每天的“打卡”任務

10月31日晚上,林女士熬到半夜等着雙11第一波購物車是順利清空了,但熬到凌晨一點半的林女士突然崩潰。“睡前纔想起來娃有兩個卡沒打!而且是不允許補卡的!這下完了,週一要被老師@了!”

每天睡覺前,

都要刷一遍“打卡任務”

林女士細數了自家三年級小學生每天的N個打卡作業語文有背古詩、小古文打卡,數學口算打卡,英語有朗讀打卡,體育跳繩、仰臥起坐、坐位體前屈打卡,再加上疫情後每天要進行的健康打卡。“每天一起牀,就要惦記打卡這事,晚上睡覺前,還要再刷一遍釘釘,看是不是都打完了!”

林女士說,自己和老公的公司離家都遠,下班到家經常快晚上7點了。“累了一天,回家不光要檢查作業,還要給娃錄各種視頻,打各種卡。”她介紹,自家孩子的一分鐘跳繩要練至少三次,拍視頻,睡前再錄仰臥起坐、坐位體前屈的視頻;口算打卡先檢查對錯,再拍照;英語讀課本或者自選繪本,先讀熟了再錄視頻;語文有時候是背一首古詩,有時候是一篇小古文,也是要錄視頻。

“分開來看,每個作業的視頻都不長的,跳繩也就是三個一分鐘,口算也就是拍一張照片事兒,但四五項作業下來,光體育的視頻就有五個,每天手機新增七八個視頻不在話下,真的很煩。”如果遇上孩子狀態不好,一首古詩、一篇小古文要錄個五六遍纔沒有卡殼的地方,一看時間,半個多小時已經沒了。

“三年級盯書面作業已經很累了,還要搞各種打卡,有時候錄視頻孩子自己很要,不能有差錯,陪着反覆拍,心態時時刻刻處在崩潰邊緣!經常有個導火線點一下就炸毛了!”幾乎每天,林女士家都雞飛狗跳,爭分奪秒在晚上八點清完作業,她再花上半個多小時給孩子錄視頻,急匆匆地催着孩子洗洗睡,打開釘釘一個個上傳視頻。

忘記打卡,

家長最怕被老師在羣裡單獨@

“有時候有雜事,忙到12點想起來還沒有打卡,又是沒法補卡的簡直要崩潰!還要被老師在羣裡單獨@!”林女士本來想和老公分工打卡,爸爸運動和數學打卡,媽媽負責剩下的,執行了一週,“發現豬隊友經常忘,我還要提醒好幾次,心累,還是自己搞定吧。”

到了週末,打卡這根弦也得蹦着。“放飛一時爽,忘打了週一就火葬場了!不光被老師@,孩子也會來吐槽。”

林女士說,督促孩子完成作業、家校配合她也覺得家長是應該配合的,但每天那麼頻繁的打卡,讓家長的負擔很重。

對於打卡的吐槽,家長黃女士也深有同感。

“之前,沒有疫情時,我們還要經常去第二課堂打卡、假日小隊打卡。”黃女士對前幾年兒子的假日小隊活動很感慨。“有一次是寒假最後一天纔想起沒打卡,急哄哄和小隊其他同學一起跑到西湖邊的一個場館。到了後驚呆了,很多人都和我們一樣,隊伍排到了大街上,排隊進館就花了一個多小時。”黃女士說,除了提前去做橫幅旗子,在現場“打卡”拍照後,寫感想、做小報等事兒都得家長們承擔。“小孩子才二年級,寫字磕磕巴巴的,讓他們做小報也不指望了。”

從一年級開始打卡,

母親

的很適應了

記者在採訪中發現,“打卡”已經成了很多家長每天必備的任務。

家長茅女士說,孩子的打卡作業最初是從一年級開始的,主要是體育,記錄鍛鍊項目和鍛鍊情況,寫在家校本上。

“當時覺得順理成章,家校本本來就要簽字的,體育鍛煉確實要每天堅持。後來數學要求每天練口算,但是沒有指定打卡,也挺輕鬆的。比較煩的,是從疫情期間在家上課開始,英語朗讀、數學口算,後來暑假裡語文練字等等都要打卡。”茅女士說,慶幸的是,經過一個學期,基本適應了,最主要的原因小朋友長大了,自己能熟練操作打卡,不需要家長來幫忙了,老母親就解脫了。

“而且各科老師佈置作業也比較人性化,偶爾忘記,還有補打機會。”

關於作業打卡,

老師們這麼看

一位小學班主任老師告訴記者,她也給孩子們佈置了“打卡”作業。她表示,佈置“打卡”的初衷是爲了讓孩子們高質量地完成一些“非紙面”作業,對孩子來說有督促的正面作用。

“比如說背誦,如果不打卡,很多孩子會隨隨便便糊弄過去,要錄視頻,就會認認真真地完成。再比如體育運動作業,不要求錄視頻,有些孩子會覺得反正老師也看不到,偷懶不做。實踐下來,有‘打卡’任務的確效果更好。用‘打卡’督促孩子們,形成好習慣,也是爲了以後‘不打卡’。”

另一位小學老師表示,“打卡”這種形式沒錯,但目前的確有些老師佈置的打卡任務過多,引起家長的反感。“有些家長覺得太繁瑣,會提前錄製好視頻來應付一下,反而產生了副作用。”這位老師認爲,打卡的任務可以更靈活一些,也不要作爲強制性,家長要多關注孩子的各方面情況,高質量陪伴,最重要的是家校雙方要達成共識,形成合力

那麼你們怎麼看?

歡迎留言討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