粉牆黛瓦里的鄉村新墨色

中青報·中青網見習記者 陳鼎 來源:中國青年報 ( 2021年07月06日 08 版)

唐模村民曬秋忙。陳鼎/攝

坤沙村裡,一幢幢徽派建築鱗次櫛比,綠水映着青山,好一派令人心曠神怡的田園風光。坤沙村地處黃山南麓,隸屬黃山市徽州潛口鎮,區域面積2.53平方公里,其中耕地面積1200畝、集體林場1600畝,轄3個自然村,共有337戶1165人。坤沙村黨支部書記、村委會主任劉立紅說起村裡的情況如數家珍,作爲土生土長的坤沙村人,他看到村子變得愈發美麗、村民的日子過得舒心幸福是最開心的事。

曾經的坤沙村卻並不是如今的模樣。坤沙村的村民告訴中青報·中青網記者,從前村子裡雞鴨牛到處跑,走到哪裡都是臭氣熏天的。劉立紅帶頭髮動村民,對村子進行環境整治,集中解決髒、亂、差等問題,同時進行基礎設施建設,讓泥巴路變成了水泥路。在2013年安徽省美麗鄉村皖南示範點考覈驗收中,坤沙村作爲樣本點,代表徽州區參加全省驗收,獲得皖南片11個區縣第一名,並先後獲評全國文明村鎮、全省“五個好”黨組織標兵、省廉政文化建設示範點、省級美麗鄉村示範村

2019年以來,坤沙村逐步完成了村內道路硬化黑化、污水管道敷設、農田生產道路拓寬澆築、水塘水渠清淤等建設項目,既便利了村民的生產生活,又美化了村居環境。良好的環境和基礎設施進而推動了坤沙村旅遊業的發展。劉立紅介紹,坤沙村東鄰中國歷史文化名村、國家5A級景區——唐模,西接全國文物保護單位、國家5A級景區——潛口民宅,南面是全國科普教育基地4A級景區謝裕大茶葉博物館距合銅黃高速路口5公里、黃山高鐵北站8公里、黃山國際機場20公里。“坤沙村周邊景區多,坤沙村是中心點,具有地理位置優勢,交通也便利,很適合發展旅遊產業。”劉立紅說。

1979年7月,75歲的鄧小平克服交通不便等諸多困難登上黃山,並在山上發表了著名的“黃山談話”。“黃山談話”不僅爲黃山的旅遊產業指明瞭方向,更確立了旅遊在國民經濟中的重要地位,中國現代旅遊業的序幕從此正式拉開。

9年後,黃山市(地級市)正式成立,下轄3區4縣。其中,徽州區素有“黃山南大門”之稱,轄4鎮、3鄉,自建區以來,始終將發展旅遊業作爲重要建設目標。2016年至2019年,徽州區累計旅遊接待量達2247.38萬人次,年均增長率達12.94%,旅遊總收入151.72億元。粉牆黛瓦馬頭牆小橋流水老街巷,如今,一幅徽韻鄉村畫卷正暈染開新的墨色

坤沙村的旅遊經營模式吸引着周邊的遊人。“很多遊客在周邊的景區遊玩後都會到我們村裡來住宿,並且在我們的農家樂裡進行採摘、垂釣、農耕文化體驗等活動,老百姓家中的各種土特產也因此有了好的銷路。現在很多村民都不需要再外出打工了,70%的人在村裡就可以工作。”劉立紅說。

2020年,坤沙村集體經濟收入達102.26萬元,其中旅遊業帶動的收入佔到了40%。劉立紅告訴中青報·中青網記者,下一步坤沙村將與周邊景區進行整合,打造“兩日遊”,讓人們不僅“遊在鄉村”也能“住在鄉村”。

在徽州區,像坤沙村這樣的“美麗鄉村”還有很多,它們憑藉着整潔的村容村貌、地道的徽州風韻成爲遊客的“打卡地”。黃山市徽州區文化旅遊體育局黨組成員、文旅融合發展中心主任桂權介紹,徽州區在美麗鄉村建設成果的基礎上,發揮不同村莊的特色和優勢,着力開展“微空間”打造工程。桂權解釋說:“‘微空間’就是以一個村爲單位,在保留農村原有風味的基礎上,融入吃、住、行、娛、購等旅遊元素,如此遊客既能擁有旅遊體驗,又能感受到最真實的鄉村生活氣息,讓‘煙雨徽州’‘田園徽州’‘村落徽州’成爲徽州鄉村旅遊的IP。”

“美麗鄉村建設”同時也爲徽州區的老百姓帶來了實惠,推動了當地的經濟發展。“比如富溪鄉碣石村通過紅色旅遊的開發和建設,2020年一年獲得了30餘萬元的村集體經濟收入。同樣主打紅色旅遊的小練村,從2019年至今,僅紅色旅遊一項就爲當地帶來了超過60萬元的村集體經濟收入,同時,餐飲、住宿、土特產銷售等讓當地老百姓實現了致富。”桂權說。

徽州區現擁有一家5A級旅遊景區——古徽州文化旅遊區(包括呈坎、唐模、潛口民宅),巖寺新四軍軍部舊址紀念館等4A級旅遊景區3家,黃山徽茶文化博物館等3A級旅遊景區3家,全國鄉村旅遊重點村2處,省級特色旅遊名鎮2處。全區現保存有明清古建築1200處,其中登記的文物點449處,國家級文保單位8處、省級文保單位7處,享有“徽派古建長廊”和“文物之海”的美譽。

據介紹,“十四五”期間,黃山市徽州區文化旅遊體育局將貫徹實施“文旅名區”戰略,以文旅農體融合發展助力鄉村振興工程,其中,包括利用鄉村閒置民房發展民宿經濟;擴展鄉村農業採摘園;開展農耕文化體驗遊、攝影寫生遊等活動;利用鄉村傳統工坊和作坊以及徽州非遺基地,開展研學體驗遊等,旨在持續將美麗鄉村轉化爲美麗經濟,推進富民強村

2021年07月06日 08 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