樊綱最新演講:《城市化與數字化》

(原標題:樊綱最新演講:《城市化與數字化》)

11月13日,與第22屆中國國際高新技術成果交易會同期舉辦的"華爲城市智能峰會2020",邀請到經濟博士、中國經濟體制改革研究副會長樊綱發表《城市化與數字化》主題演講,重點探討從城市化的角度研究城市未來發展的一些基本問題,以及從數字化智慧城市的發展,看新基建對城市化進程的作用。

(經濟學博士、中國經濟體制改革研究會副會長樊綱)

演講全文:

非常高興參加今天的論壇,非常高興看到華爲在努力推動和參與城市化數字化的建設,舉辦本次城市智能體峰會。數字化的重要意義(看到大家現在戴着口罩),在這次疫情當中充分體現了它的作用和重要性。昨天晚上入住酒店,先掃了一個碼,因爲我昨天剛從上海來,就顯示有一個紅點,讓我再掃一個碼,查出我去上海的地方是低風險區之後,就順利入住了。

這在以前是難以想象的事情,14億人管理起來,沒有數字化、新基建、算法算力數據,是不可能實現的事情。而所謂城市管理的數字化,其實就是對人的管理,最終說到城市是人的聚集地。所以,今天我參加這個會,想從兩個方面談談我對這個問題的看法:第一,從城市化的角度研究城市未來發展的一些基本問題;然後看看數字化、智慧城市的發展,我們新基建對城市化的進程會有哪些方面的作用。

一、從城市化的角度研究城市未來發展的一些基本問題

國內外形勢變化與中國經濟發展新階段

首先,我們知道國內外城市發生了很大的變化,所謂百年未有之大變局,這個變局是誰變的呢?首先是我們變的,40年我們高增長對一些發達國家產生了競爭關係,導致他們用國家的力量對我們的企業進行打壓。因此,我們要更加重視國內的循環,重視我們自己的自主創新,重視我們國內自己的市場。因此,最近中央政府提出"十四五"期間新的發展理念,以國內循環爲主,國內國際雙循環的新發展格局。在這個發展格局當中,城市化的2.0版將會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使得我們整個經濟能夠循環起來,社會能夠循環起來,我們的科技能夠發展,人可以獲得更好的就業,追求美好生活,使我們的市場不斷擴大。城市化在這個過程當中將會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

城市化的基本邏輯及中國四大城市羣與其特點

大家可以關注到,最近這幾年來,中央政府對於城市化這個概念,城市化的戰略也在發生不斷地調整。過去,往往對大城市的發展設很多的限制,不讓大城市獲得更大的發展。但是最近幾年,開始特別強調大城市和城市羣的概念,提出了若干個大城市羣發展的規劃,首先提出了雄安新區,給京津冀羣加了一塊地。第二是提出了粵港澳大灣區的發展規劃,作爲國家級戰略。第三是長三角一體化發展,長三角更大的城市羣、城市帶,那是三省一市的規模。然後是最近又提出了城市羣的概念,大都市羣的概念重點在什麼地方呢?就在於我們可以用基建和新基建,把一個區域的大中小城市結合起來,資源互補,在土地、住房等問題上,中小城市可以爲大城市互補,解決大城市的資源不足問題,房價太高的問題,各種城市病的問題。大城市可以爲中小城市在醫療、教育、社會保障等方面,公共服務領域進行互補,使得一個區域的大中小城市,甚至城鄉結合共同發展,解決現在特別是大城市發展當中面臨的各種問題。

首先要認識這樣一個格局對於未來發展的重要意義,在於我們的資源整合,資源過去處在非常分散的狀態下是無法提高效率的。想想最初的時候,我們曾經想象過中國的發展要走鄉村工業發展的道路,結果發現鄉村工業企業都離的很遠,拉根電話線的成本得多高,然後大家發現要向城市集中,一開始向小城市集中,後來越來越開始往大城市集中。爲什麼向大城市集中呢?因爲大城市有各種資源的配置,包括人才、高端人才。從這些年的發展中可以看到,我們的企業做大之後越來越向大城市發展,從而大城市提供越來越多的就業,我們的年輕人、畢業生也越來越向大城市發展,大城市產生了很多城市病,怎麼化解這些城市病?從社會機制的角度,我們現在提出的城市羣是解決這些問題的一個重要途徑。

第二方面就是技術,剛纔說的是體制、社會、經濟關係。另一方面就是應用技術,在我們發展大城市羣的過程當中,我們迎來了一個新的時代,也正好趕上一個新的時代。新的時代是我們的數字技術飛速發展的時代,是我們的算法、算力、數據的存儲,數據傳輸的速度取得巨大進步的時代,這就爲我們的大城市羣發展提供了非常好的技術支撐。

這時候我們就會想到,管理一箇中小城市已經很複雜了,剛纔魯勇先生談到城市管理涉及到方方面面,因爲不是一個場景,而是多個場景、多個方面怎麼整合的問題。將來還有一個維度,大中小城市要結合起來,不僅是交通問題,也不僅僅是連接的問題。曼哈頓的精英不住在曼哈頓而住在康乃狄克州,早上的通勤和通勤人員的管理以及城市人員流動和管理,就涉及到大量的公共服務的整合問題。要到一個周邊的小城市去住,年輕人首先會問有沒有學校,老年人首先問有沒有醫院,學校和醫院的資源整合,公共服務互相的連接,是將來城市羣發展非常重要的問題。不僅僅是硬件的問題,還涉及到軟件的問題;不僅是經濟發展、產業發展的問題,還是公共服務發展的問題。這個時候的城市發展就會更復雜,它有一個規模擴大的問題。而在這些問題上,我們應用新的數字技術,是我們解決這些問題的一個非常好的途徑,我們正好趕上這個時候,也是大城市羣發展會成功的一個重要保障。

大灣區"特殊優勢"和它巨大的潛力

我們要看到城市羣的發展具有巨大的潛力,不說別的,我們身處在深圳,想想粵港澳大灣區現在是7000萬人口,很容易想象到2030年甚至再長一點的時間我們有1.2億人口、1.4億人口,這是完全可以想象的,我們的GDP可以翻幾番,在這個區域當中有這麼多人,包括各類人才,我們在這個區域當中獲得更大的發展。這個區域還有兩種制度、三個稅區、三種貨幣,使得國內循環和國際大循環當中我們處在交口的地帶,有着巨大的發展機遇

二、從數字化智慧城市的發展,看新基建對城市化進程的作用

數字化技術爲城市羣的發展提供技術支持

在這個發展機遇當中,如果我們能夠用數字化的技術,使得我們的潛力都發揮出來,對於區域的發展、中國的發展將作出重大的貢獻

這個時候我們就要認真研究數字化的問題,如何應用新的技術,如何應用數字化的工具,使得我們在城市羣的發展當中能夠利用各種優勢,規避各種劣勢,使得我們的經濟能夠充分的發展起來。數字化的發展無非就是這幾個方面,剛纔前面發言的嘉賓都說了,算法、算力、數據,數據的採集、數據的傳輸。說到底,從經濟學的角度,這是我們信息成本不斷降低的一個過程,信息的傳輸從古到今都是人類生活的一個重要方面。

城市數字化管理的"硬件"與"軟件"

到了現在,我們要想使得這個技術能夠充分利用,我想分成兩個方面:第一,要實現"硬件"的發展,"硬件"的發展就是以新基建,以數字化管理的各種"硬件",包括5G、AI和雲計算等等爲重點的數字基礎建設,沒有這些東西,很多"軟件"無法應用。我們再好的一些"軟件",我們可以借用別人的"軟件",我們沒有這些基礎設施就沒法應用這些東西,我們沒法實現管理的各種設想。

另一方面非常重要的是,我們的政府體制也要改革,各個部門的功能要加以整合,要加以連通,才能實現高效的"軟件"系統和應用平臺,我們的各種"軟件"才能夠用上。我們才能應用那些"硬件",才能夠實現城市管理。

在這兩方面要齊頭並進,缺一不可,相輔相成。有了這些基礎設施,我們怎麼把它用好?這是我們政府的問題了。

核心問題是"降低成本、提高效率"

政府的問題當中,其中一個重要的問題是,怎麼應用這些數據,我們的目的是什麼?我們的方向是什麼?這是我們要想到的,根本的問題在於降低成本、提高效率,包括降低我們管理城市的成本。

講講經濟學的基本道理,每個人、每個企業每天都在收集信息、整理信息、分析信息、傳遞信息,比如說收集信息,互聯網節省了大量收集商品的成本,一上平臺打出幾個關鍵詞馬上收集到各種商品,然後我們可以進行各種選擇。過去我們要跑遍各種商店,經濟學過去有一個詞,"鞋底成本",要跑去收集各種成本。有了這個信息技術,我們就可以節省這些成本。隨着信息技術的發展,我們的成本越來越低,才能夠獲得更好的效益。因此,我們這些技術的應用,應用基礎的成本,現在所謂的數字經濟製造的設備和算法,這些收益從哪來呢?是從節省了別人的成本那一塊東西里來。信息的傳遞本身沒有創造用途,沒有創造一個新的產品,它只是降低了人們獲得某種享受的信息服務的成本。

我們要防止出現一種情況,就是用了很多信息技術,但是並沒有降低成本,這在國際上的一些調研中,很多國家有過這種情況。就問大家用了信息技術,用了萬物互聯的技術,有沒有降低成本提高效率?很多人說用了,雖然很好用,但是也沒有降低成本,這就給我們提出了一個問題,我們的方向是什麼?我們發展的技術,新的管理方法,目的是提高經濟效率,使得成本逐步下降,來提高人們的幸福指數,提高人們對各種新的產品能夠享受到的那些福利,這是從經濟學的角度對這個問題提出的方向和解答。

數字技術在城市管理中的應用

我們如何用信息技術打通城市管理當中的各種"堵點",使得市民節省了時間,而不僅僅是政府節省了時間;使得大家的生活更加便利,而不是僅僅使得政府的管理更加方便。比如說政府的管理方便了,卻把問題推給了市民,讓市民自己去找各種數據、各種資料。

我們現在要思考在城市管理當中,我們公共服務的供給方是政府,需求方是市民,產品是公共的共有產品,有時無法直接用市場的成本收益概念來加以分析。但是基本的經濟邏輯是一樣的,如何用同樣的公共支出提供質量更高、更便捷、更有效、更及時、更普惠的公共服務,核心的點在於如何打通"堵點",節省大家的時間和成本。

智慧城市發展中的一個重要問題:數字分享

在這些問題當中,就有一個重要的問題需要考慮,就是我們的數字分享。什麼樣的數字可以成爲公共品?這是值得我們討論的問題,這是學術界、政府界和企業界在討論的問題。

有哪些信息是可以公開的,哪些信息是可以跟企業、公共分享的,在這個問題解決之前,我想首要的問題是政府之間的信息要達到最大程度的分享,才能實現數字化的管理,但也不是政府之間所有的信息都能夠分享,而且很多信息分享起來也不容易。

有很多基礎性的信息,比如說人口、交通等城市的一些基礎信息是不是可以分享?有了各個部門的分享,而不是各個部門互相的掣肘,我們城市的各種整合、融合,在充分應用這些新基建技術的基礎上,城市的整合才能實現,才能實現高效的管理。

以政府的"數字化改造",推動城市羣的發展

通過數字化的改造,數字化的城市化,也就是智慧城市的發展,能夠推動城市羣的發展,能夠推動下一階段中國城市化的發展,從而推動中國經濟進一步的在雙循環的過程當中實現新的發展格局。

在這個過程當中,我們要應用新的技術,同時要改革我們的體制,包括改革我們的政府各種體制,使得我們的"硬件"能夠發揮作用,使得我們的"軟件"能夠真正在"硬件"的基礎上對城市的管理提高效率,作出我們應有的貢獻。

我就講這些個人觀點供大家參考。謝謝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