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視劇《覺醒年代》還原時代風骨 感召當代青年

國家廣播電視總局“理想照耀中國”慶祝中國共產黨成立100週年電視劇展播重點劇目《覺醒年代》,近日在中央廣播電視總檯央視一套黃金檔播出。作爲一部首次全景式反映建黨進程的電視劇,該劇集中反映了風雲變幻的時代中,中國共產黨建黨初期所進行過的種種探索,無數個曾經在歷史課本上出現的人物在電視劇裡變得鮮活。

《覺醒年代》以“南陳北李”相約建黨的革命故事爲線索,全景展現了從1915年《青年雜誌》(第二捲起改稱《新青年》)問世到中國共產黨成立這一段風雲激盪的偉大歷史進程,通過李大釗陳獨秀毛澤東、周恩來等爲中國尋找出路的種種探索和思想交鋒,清晰地反映了馬克思主義在中國的早期傳播和中國共產黨創建的全過程。作爲一部講述重大革命歷史進程的電視劇,《覺醒年代》反映的是宏大主題與英雄人物,但該劇在敘事表達、影像呈現以及拍攝手法等多方面進行了明顯的創新。

在人物塑造上,劇中出現的角色均個體性格飽滿,羣像立體豐富。全劇採用宏大敘事和底層敘事相結合的手法,通過生動的細節去凸顯人物,既有先覺者們看世界的格局視角,也有他們溫暖活潑生活化的一面。從該劇開篇時陳獨秀撿盒飯吃的落魄,到辦雜誌時期不惜賣字籌款的窘迫,從李大釗結識、幫助長辛店工人葛樹貴的慷慨和不拘小節,到毛澤東在湖南首次接觸《青年雜誌》時站在雨中慷慨陳詞,那些曾經在歷史課本中出現的名字變得生動而具體。

除了對中國共產黨早期革命領袖的生動刻畫,劇中對文化運動羣賢的呈現也豐富多彩。通過新舊文化陣營中的知識分子公開的思潮交鋒和文化之爭,塑造了不同人物的獨特性格和思想觀點,更進一步表達出思想的鉅變並非紙上談兵,而是在不斷的探索和碰撞中錘鍊出來的。

用電視劇來表現思想交鋒,本身就具有一定難度。從目前播出的劇情來看,該劇較好地完成了對各種思潮論戰戲劇性表達。全劇緊緊圍繞“覺醒”的主題,從李大釗寫下《厭世心與自覺心》,呼籲國人“改進立國之精神,求一可愛之國家而愛之”,陳獨秀創辦《青年雜誌》,呼喚青年“自覺其新鮮活潑之價值與責任”,到毛澤東提出了“文明其思想,野蠻其體魄,心理體力合二爲一,世上事未有不成”,乃至後續發起的新文化運動,到知識分子、青年學生覺醒、工人階級覺醒,儘管前路未知,這羣時代的探索者依然堅定赤誠,從他們探索救國之路的實踐中,可以一窺革命信仰形成和沉澱的過程。該劇藉助《新青年》這個載體,將知識分子的覺醒與時代鉅變相結合,逐步揭示出主題——知識分子和進步學生們的覺醒是社會變革的先兆,由其帶動的民衆廣泛覺醒爲中國共產黨的創立在組織上以及思想理論上做好了準備。

劇中還特別安排了陳延年、陳喬年兄弟這樣的青年代表,他們與父親陳獨秀的關係早年不睦,但伴隨着《新青年》雜誌對學生羣體的影響,逐漸成長爲堅定的革命者。他們的成長經歷其實對於當下的年輕人也很容易產生代入感。在社交網絡中,就有不少年輕觀衆感慨,這部劇裡的陳氏兄弟“眼睛都有星星”,劇情還可以與另一部電視劇《我們的法蘭西歲月》無縫銜接。在豆瓣評分中,該劇始終維持着8.7分的高分,評分還一路看漲。有觀衆直言,該劇看下來熱血沸騰,“看看百年前知識界的中青年們在幹什麼,見證新世界的誕生如此振奮人心。”還有觀衆說,該劇改變了自己的人生選擇,“國難當頭時吾輩當自強,現在和未來也更要永遠自強!”(記者 李夏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