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型文化節目《典籍裡的中國》:跨越時空的對話

作者:馬牧原中國電視藝術委員會編輯)

傳承中華典籍,增強文化自信。前不久,中央廣播電視總檯大型文化節目《典籍裡的中國》第五期《論語》播出後,贏得了社會廣泛好評。

《典籍裡的中國》運用電視化、通俗化表達,讓“遙不可及”的文化典籍變得“觸手可得”,讓“高冷”的歷史故事在電視裡變得“活”了起來,加深了人民羣衆對中華傳統文化的理解。從《尚書》到《天工開物》,從《史記》到《本草綱目》,再到新近播出的《論語》,一本本典籍不僅關乎科技、醫藥、歷史和文化等方方面面,更是老祖宗心血與智慧的結晶。由於中華典籍卷帙浩繁,可能很多人一生都難以通讀一次。這檔節目的出現,不僅讓典籍“活”在了藏書館裡,更“活”在了年輕人的心中。

《典籍裡的中國》把圖書館裡的典籍搬上電視,採用今人和古人相遇的方式,跨越時空界限,實現舞臺對話。過去的電視文化類節目側重演播室錄製,多以訪談形式完成,或藉助明星效應、絢麗燈光等元素呈現歷史文化記憶。但是,由於缺乏對實景實物的真實體驗,缺乏對歷史文化的深層次開掘,很難讓受衆產生身在其中的代入感。在表現形式上,節目以“戲劇+影視+文化訪談”的形式,爲受衆營造“沉浸式”的視聽體驗,讓我們在驚喜和感動之餘,品味歷史之厚重,感受典籍之偉大,汲取精神之營養。在舞臺置景方面,《典籍裡的中國》採用“全包圍式”的舞臺設計,將可旋轉的觀衆區鑲嵌在三個舞臺夾空中,一條時空甬道連接起三個舞臺,使舞臺設計更好地服務節目主題,推動節目的藝術化呈現。在服化道等方面,節目同樣別出心裁,在演員上場時會一面鏡子前駐足,鏡子外的演員穿着現代服裝,而鏡中人則着歷史人物服飾。這種鮮明的服飾對比,讓人產生穿越時空的錯覺,在視覺上產生強烈的反差。在故事講述和情景再現方面,節目採用主持人與演員對話的手法,通過實景拍攝表現與情景再現還原,找到聯結“過去”與“當下”的情感紐帶,爲當代人認知優秀傳統文化提供了多種可能。節目別具一格的構想,實現了視聽語言技術和舞臺空間表演藝術的完美結合。

《典籍裡的中國》注重情節推進,運用既有意思又有意義的故事情節,在引人入勝的敘事中還原歷史、吸引受衆。在《論語》節目中有這樣一幕:當年邁的孔子淚流滿面地呼喚顏回、仲由的名字時,顏回和仲由緩步登上高臺化作了天空中的繁星點點。一句“朝聞道,夕死可矣”,可謂餘音繞樑,響徹心扉。相信無論是演員還是受衆,都會產生“逝者如斯夫,不捨晝夜”的情感認同。扮演孔子的演員王繪春,成功刻畫出有血有肉的孔子形象。孔門師生間的真摯情感,以及孔子的精神世界,在節目中也得到了淋漓盡致地體現,喚起年青一代對中華傳統文化的內在傳承。

傳承,無疑是節目的一大亮點。《典籍裡的中國》第一期選擇了被稱爲“政書之祖,史書之源”的《尚書》。伏生幼年學《書》,家中藏《書》,一生護《書》,晚年講《書》。爲保護《尚書》,他的兒子與亂兵相搏而亡,妻子也挨餓受凍死於荒野。無論是典籍的傳承,還是文脈的延續,節目中環環相扣的環節設計,爲講好中國故事提供了新思路,爲增強文化自信提供了新樣本。第三期《史記》中的司馬遷由演員王學圻張曉龍分飾,無論是王學圻演繹的老年時期的司馬遷,還是張曉龍扮演的中青年時期的司馬遷,演員表演用心用情,演技不僅精彩,且極富感染力。當“現代讀書人”撒貝寧向司馬遷獻上“千年一拜”時,既體現了古代傳統文化的儀式感,又傳遞了司馬遷在歷經忍辱負重歲月裡的孤獨與堅持。

《典籍裡的中國》融合傳播效果顯著網上網下評價積極。網友稱讚,“這是一檔很不錯的節目,應該多讓孩子們看看”“希望這麼好的節目多一些”“這纔是真正的節目,無論多久都值得等待”“傳承中華文化,望吾輩學習歷史文化”。節目播出後,收視率高漲,一躍成爲今年的現象級傳播產品。

光明日報》( 2021年07月14日 15版)